不畏浮雲遮望眼 達沃斯傳遞中國經濟強音

2024-01-18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不畏浮雲遮望眼 達沃斯傳遞中國經濟強音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娜 王麗娟

透過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迷霧,世界從這裡更懂中國。

當地時間1月16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以下簡稱「冬季達沃斯論壇」)並發表特别致辭。針對各方對中國經濟形勢的關切,李強總理全面闡釋了中國當前經濟情況、增長潛力和光明前景,並就重建信任、加強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提出五點建議。

達沃斯,向世界傳遞出中國經濟強音、中國發展信心!

01

中國將持續為世界經濟發展

提供強大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羅雨澤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冬季達沃斯年會上的「中國強音」,向世界傳遞了中國在複雜嚴峻、不確定性上升的外部環境下對開放合作的堅持,對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建設的堅持,對中國經濟乘風破浪、攻堅克難、穩健前行的信心。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的開放大國,中國展現出了開放、包容、自信、擔當的姿態,是對「重建信任」的有力支持,是本屆達沃斯論壇的一大亮點。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一直是在30%左右。2023年,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中國製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達30%以上,是全球經濟增長第一重要的引擎。中國經濟對於全球經濟的增長至關重要,在持續帶動全球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是抵禦各種風險挑戰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任志宏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分析說,「不可預測」「更加不穩定」「高度動盪」成為2024年國際形勢變化風險的高頻詞。地緣政治、中美關係、極端氣候、人工智慧濫用等都在加劇新一年的政治經濟社會的不確定性。以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為特徵的和平崛起成為當下低迷國際環境下的一道風景線,並且成為國際社會抵禦各種風險挑戰的「壓艙石」和「穩定器」。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3年中國經濟年報顯示,2023年中國GDP超126萬億元,同比增長5.2%。彰顯了中國經濟在巨大的風險挑戰和下行壓力下能夠經受風險、承受壓力,具有很強的韌性與活力。

儘管當前全球經濟復甦迷霧重重,但中國經濟復甦所呈現出的良好勢頭受到世界關注。未來,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並處於需求快速釋放階段,在新型城鎮化、綠色轉型等方面將形成規模龐大的發展增量,將為世界貿易、投資增長提供更寬廣的天地。

02

重建信任,達沃斯迎來「中國方案」

進入2024年,我們看到巴以衝突影響外溢、俄烏局勢膠著、半島矛盾升級,分裂加劇、衝突激增、債務危機、通貨膨脹、貿易不振……

正是在這樣一個「迄今為止最複雜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背景下」舉行的冬季達沃斯論壇,以「重建信任」為主題,致力於在一個日益分裂和兩極分化的世界中重建和加強全球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任,並呼籲各方採取有力有效的合作舉措,共同破解世界經濟難題。

重建信任,達沃斯迎來「中國方案」: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更好匯聚世界經濟增長合力;加強國際產業分工協作,堅定不移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切實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攜手打造開放、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打破制約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加強綠色發展合作,破除各種綠色壁壘,共同推進綠色轉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強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彌合發展鴻溝,著力建設普惠包容的世界經濟。

羅雨澤分析認為,重建信任的「中國方案」非常具有針對性。首先,在各國經濟復甦不同步的情況下,需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避免各自為戰、互相掣肘,甚至出現囚徒困境的多輸局面。其次,需要加強國際產業分工協作,消除疫情期間及一些國家安全泛化採取的限制性措施,重建信任,推動全球化合作回到以效率效益為中心的正常軌道上來,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各種問題、防控各類風險。第三,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讓科技創新和進步更好地惠及全人類。第四,要加強綠色發展合作,這對當前追求美好生活和未來可持續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最後,就是打破地域界限、群體界限,求同存異、凝聚共識,開展更廣泛的務實合作,努力消除各種鴻溝,使全球發展更平衡、更協調。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就經濟方面重建信任,中國可以做的工作有很多,比如:在開放方面,可以通過更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為全球經濟提供充足的動力;在新興產業和新技術方面,加大人力資本培育和數字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推動全球技術進步和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等。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孝松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秉持開放理念、進一步擴大開放,不僅能促進世界經濟復甦,而且能在全球範圍內幫助各國「重建新任」。

更重要的是,面對全球共同挑戰,各方唯有以誠相待,相向而行,才能夯實信任之基,收穫更多的合作之果。

03

凝聚共識,綠色發展合作、應對通脹和氣候變化尤為迫切

此次冬季達沃斯論壇議題廣泛,主要包括:在分裂的世界實現安全和合作,為新的時代創造增長和就業,用人工智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探討氣候、自然和能源的長期戰略。哪些議題更迫切更容易達成共識?

「相對而言,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加強綠色發展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和彌合發展鴻溝存在較強共識,易以此為突破口,通過務實合作取得更多看得見的成果成效,來不斷增進信任、積累信心。」羅雨澤說。

高凌雲表示,此次論壇有望在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社會公正、創新、數字經濟等方面取得共識。但在具體落實的層面,無論是長期問題,還是短期問題,達成共識均存在困難。

王孝松認為,最為迫切的議題主要是在世界範圍內應對通脹和應對氣候變化。過去兩年里,眾多已開發國家跟隨美聯儲加息的步伐,而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進入了加息的軌道,這會抑制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未來各國要加強貨幣金融領域政策的協調,既保證實現國內經濟調控目標,又儘量避免對夥伴國帶來不利的溢出效應。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各國應制定並執行有力的政策和法規,鼓勵綠色技術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實施,並在研究和開發等方面加強國際合作,共同降低碳排放,使全球各國平穩地過渡到低碳時代。

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任志宏表示,更可能在人工智慧領域。他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在當前AI發展面臨極為突出的嚴峻挑戰面前,中國與世界展開人工智慧的對話將大大有助於加強技術合作、推動AI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消弭和化解分歧,積極有效應對AI技術帶來的種種挑戰,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一個穩定、安全和可持續的AI發展環境。

04

堅持對外開放,選擇中國市場不是風險,而是機遇

當前,全球的總需求仍然不足,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之一,中國的市場空間廣闊,縱深也在不斷地延展,這必將為提升全球總需求發揮重大的作用。

達沃斯傳遞出中國堅定對外開放的決心,「不管世界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選擇中國市場不是風險,而是機遇。」

「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和潛力有目共睹。」任志宏分析,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規模已經突破50萬億元,其背後反映的是中國經濟發展動能轉換步穩蹄疾,新動能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當前中國繼續增強外資企業在華發展信心,逐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有效發揮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優勢,以「在中國、為世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姿態深度參與國際大循環。

在王孝松看來,中國早已成為全球價值鏈的樞紐,因此,在開放進程中,不斷地強鏈、固鏈、穩鏈,不僅能維護自身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且能推進世界經濟的正常運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抑制逆全球化思潮帶來的不利影響、打破近年來各國高築的貿易和投資壁壘,不斷加強各國之間的產業合作,維護全球化的發展成果。

在張建平看來,全球化的進程不能走回頭路,各個區域之間的合作在持續加強,全球經濟治理、貿易治理、投資治理、金融治理以及可持續發展治理都需要加強全球合作,以應對當前面臨的共同挑戰。

不畏浮雲遮望眼!期待在「達沃斯時間」里,各方珍視溝通與交流,珍視團結與合作,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拆牆而不築牆、開放而不隔絕、融合而不脫鉤,重建信任,共創未來。

本文圖片來源:新華社

總 監 制丨王 輝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鄒 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d68030c731de205c5016157f80d8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