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夏天穿得很保守?古籍中的插畫曝光,真相讓人大開眼界

2023-11-24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古人夏天穿得很保守?古籍中的插畫曝光,真相讓人大開眼界

古代社會受到封建思想影響,在思想文化上都比較保守,古代女子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將貞潔看得比命還重要,很多人認為古代人都非常古板,其實並不是這樣。

我們在看電視劇時,發現古人夏天也長袖長袍,穿得里三層外三層的,到了夏天這樣穿,人恐怕得熱死。

其實古人可沒有那麼死板,他們對時間和季節的變化非常敏感,他們認為按照氣溫變化增減衣物,是對上天尊崇膜拜的行為,順應了上天的期望,根本不會出現在夏天穿長袍這種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

高溫天氣是具有很大危害的,會引起中暑和精神性神經障礙,在高溫環境下對情緒、工作能力等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高溫會誘發許多疾病,比如熱傷風、熱中風等,嚴重者還可能造成死亡。「高溫」不管是對現代還是古代,都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存在。

古代跟現代不同,現代有很多散熱工具,天熱可以吹風扇、吹空調,可古代唯一的散熱工具就是扇子。為了應對高溫天氣,穿對衣服非常重要。

清朝有一幅畫叫《燕寢怡情》,裡面有一位男子穿的就非常奔放。

在清朝之前,人們的穿著也十分開放,《北齊校書圖》中一群男子穿著弔帶裙披著薄紗,比現代男性穿得更開放。

女子也比較放飛自我,古籍中一幅插畫,有一個女子穿著高腰闊腿褲,披著一層薄紗,看著就很涼快,而且非常性感。

可能很多人會奇怪,古代社會對於女性那麼嚴苛,怎麼會讓她們穿得這樣開放去見人呢?

其實這些女性就算結婚了也大多待在家裡,在沒有客人時,才會穿著比較隨便,見客人時穿著還是比較正式的。

古人夏季衣服非常具有設計性,比起現代也毫不遜色。古人的夏衣大致可以分為窮人和富人兩種。

有錢人夏天穿的衣服是紗衣,據說重量只有50克左右,馬王堆曾出土過「素紗禪衣」,重量跟雞蛋差不多,十分輕薄,十層衣服疊加都能看到底部的字。

因為這種衣服的透氣性,所以它成為有錢人的夏季首選,在唐朝時,有一位官員穿著紗衣接待阿拉伯商人,那個商人驚訝道:「怎麼隔了兩層衣服,還能看到你的痣?」這位官員大笑,讓商人近距離觀察,原來他穿了五層衣服。

當然,這種紗衣造價昂貴,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但窮人也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竹衣和麻衣」。

古代社會麻種植廣泛,麻衣也非常涼快。麻衣裡面穿一件「竹衣」,這樣會透氣和隔汗。

當然,古人的解暑方式還有許多,比如我們夏天喜歡吃的「冷飲」,在古代就存在。

《魏志》記載: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為凌室,故號冰井。

冷飲大約起源於3000年前的商代,當時的富貴人家已經用冬天鑿冰儲藏於窖中,以備來年消暑時用,《詩經》中就有相關記載。

這些冰塊融化後也可以用來清洗身體,冰塊比較多的人家,還能把冰塊放到房間各個角落,這樣會降低房間溫度,達到消熱解暑的目的。

在不同朝代,人們生活習俗也會不同,穿衣習慣有很大差別,但相同的是,古人夏天需要消暑,他們的思想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保守,這些古籍插畫就能證明,其實古人比我們想像得開放多了。

雖然古代科技不夠發達,但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如今的很多解暑方式,其實都是從古人的基礎上不斷演化而來的,古人的很多做法,對我們如今的生活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就是研究歷史的目的,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如今的生活,其實我們對歷史的認知只是冰山一角,當你不斷地去探索,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真相。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b7f427cd565145e90624c674b11d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