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品牌COUGH IN VAIN |「不搞藝術的男孩不會做首飾」!

2021-06-10   FashionWeek

原標題:先鋒品牌COUGH IN VAIN |「不搞藝術的男孩不會做首飾」!

小程序:我的衣櫥 我的美妝間

玫瑰——

插頭——

燕尾夾——

鑰匙——

以上這些物品看上去是不是熟悉又陌生?

鑰匙缺個口、玫瑰轉了彎、插頭鍍上「金」、燕尾夾是超迷你版本——它們都來自小眾首飾品牌COUGH IN VAIN

庸常的生活物品變為有意思的藝術首飾,這個充滿趣味的先鋒配飾品牌,值得你好好認識一番。

字面拆解「COUGH IN VAIN」的意思——「無意義的咳嗽」,對於這個名字,設計師Yu 的解釋是: 「首飾本身並不具備功能性,它無法保護你的安全,也不能讓你感到更加溫暖,是否擁有一件首飾完全不會妨礙你的生存。

但是,人們會出於美或是一種情感的寄託而選擇首飾,這種對首飾賦予的情感寄託非常純粹,是一種脫離實用屬性的選擇。」

一言蔽之,首飾本身並不具備功能性,但它又是詮釋風格、表達個性的點睛之筆

COUGH IN VAIN 成立於2016年,不過五年時間,已經成長為國內具有代表性的配飾品牌。

不搞藝術的男孩不會做首飾——這是COUGH IN VAIN 設計師Yu 的真實寫照。

設計師曾表示: 「對COUGH IN VAIN 來說,在產品中附屬創意是一個原始動力,但我想有一塊更純粹的空間,可以去表達一些不用考慮太多因素的東西, 這也是我堅持做品牌的動力,如果這個支撐點都沒了,我也就沒法繼續做下去了。」

作為兼具實用屬性和個性表達的存在,時尚是否能歸屬於藝術範疇,始終是行業內外爭論不下的話題。

時尚領域與藝術領域合作,並非罕事。對藝術作品的借鑑、運用;與藝術家的聯名合作成為一種大勢所趨。

作為一個新興品牌,COUGH IN VAIN的做法卻不盡相同。品牌不僅僅是淺面地在作品中借鑑藝術作品,也鮮少做聯名系列。品牌與藝術的交涉實在地植根於「創造」之上——

形體舞蹈、音樂聲效、視覺裝置、藝術展覽……品牌形象與品牌概念藉由這些藝術形式進行輸出。

就在5月份,它們還與Mandarin 樂隊成員安雨在位於阿那亞海邊的禮堂進行了一場以「風平浪靜Tranquil waves」為主題的現場表演。

COUGH IN VAIN團隊承接了本次演出的整體空間配飾設計

這些非常規的理念當然也是串聯COUGH IN VAIN 設計的重要線索——

COUGH IN VAIN 每個系列的名字都很有趣——自戀」、「愛與術」、「旅人」……脫離時間、季節的定義方式,某種程度也是對強調時效性的潮流概念的一種反抗

這樣看,開篇那些從日常用品中提取靈感的作品,也同時帶著一些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意義。

開拓首飾的改變和邊界,是表現COUGH IN VAIN的另一角度。

口紅、香煙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家」。它們巧妙地完成了功能性,又可以為造型添磚加瓦。

反抗概念在材質的融合上也有體現,珍珠、五金,個性各異的元素可以拼接組合,開闢出更為廣闊的審美空間。

COUGH IN VAIN的每件單品看似無關,卻又隱隱地帶有連接性。你常能在它們的大片中看到多條「項鍊疊戴」,項鍊的長短都經過了精心揣摩,成品完成後既自成一派,也能相互搭配,完成新的魅力。

你能感受到,它是一個將藝術性和實用性平衡得極為恰當的品牌。

今天的小眾首飾品牌安利就到這裡啦~給大家總結了好多款!

即看即買也很方便,希望大家能挑到自己最心水的,還想看什麼種類的合集推薦呀?留言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