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吃面的講究和排場,全世界都比不過老陝

2020-04-22     小企9999的吃喝玩樂

BY小企9999

遠方,未必有詩意的樂趣,卻往往能邂逅出乎意料的飲食。

大塊朵頤的之後的踏實和歡愉,於我這樣的飯桶而言,是金不換的「苟且」。

這一次,我要鄭重記錄一頓讓我震驚的獨食,一種走遍全國吃過無數美味後,依然嘆為觀止的麵食。

因為中午一個人清空一盤張掖炒炮仗和一碗湯麵片,直到晚上8點還不覺餓,走進這間老陝麵館窯洞型的門面時早過了正常飯點。

店裡很空,只有一位食客。但他面前那一堆藍花花小碗迅速吸引了我。

「也給我上份那樣的。」對迎上來招呼的小姑娘提要求後,坐下來打量這間很有陝北味的麵館。店不大,桌椅地面乾乾淨淨,風格質樸帶有一種西北風的歡騰勁兒。

緊隨一碗麵湯,小妹子把一個木托盤擺上了桌。

盤子裡整整12隻乾乾淨淨的青花瓷碗,裝著各種各樣的小菜。

這是?借用我在北京學會的詞兒,面碼!

忍不住手機相機齊上陣,拍得不亦樂乎。

一大海碗漿水湯和一碗寸許來長的散碎麵條上桌,哦,這才算齊活吧?我估摸著趕緊擺好姿勢重新拍過。

正對著桌上眼花繚亂的面碼琢磨該從哪兒開始吃時。

duang、duang、duang、duang!小妹子又往我桌上放三碗不同顏色的麵條,以及那個我點來準備搭配一碗面的羊蹄。

「這四碗先吃著,其他的吃完再煮,免得涼。」小妹的陝北味普通話讓我琢磨了好一會兒回過味來。

」什麼!敢情這都沒上完?!「剛放下相機我驚呼。

」我們這兒一共七種面,菜吃完還可以再添。「

至此,我已徹底凌亂,表情必是瞠目結舌驚恐萬狀。

」能幫我演示一下平常你們怎麼吃嗎?「

看出我這南方口音蠻子的困窘,小老闆娘笑著過來幫忙,邊舀邊介紹:「澤蒙油,這是用一種野生小花花熬的,香;陝北老醬也是必須的;能吃辣不?沒忌口啊,那就先都來上一點兒......黃豆多來幾顆。」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這碗尚未拌勻的高粱面里光調味就還有花生芝麻粉,肉末醬,芝麻醬,以及陝西面面們的靈魂油潑辣子。配菜則有香菜、韭菜、酸菜、腌蘿蔔、黃瓜絲、胡蘿蔔、番茄醬,蒜泥油、黑木耳、紫甘藍,青紅辣椒圈等,浩蕩澎湃,陣容強大。

吃吃看,口味複雜,層次豐富,讓原本筋性不強的高粱面變得多姿多彩,耐人尋味。

第二碗我用筋道的莜麥面搭配漿水湯,湯里的土豆丁綿軟,胡蘿蔔丁鬆脆,豆腐丁柔韌,豇豆丁脆甜,家常味十足的面鹵里連各種配料也做得各有各的講究,再淋上醋,酸香可口吃起來甚是開胃。

第三第四碗是白(小麥)面、豌豆面,其實吃到這裡我完全飽啦。但是就像我在以前的記錄帖中總結過那樣:「人們在吃到特別滿意的食物時,往往戰鬥力會有突破性的飆升,所謂意猶未盡也。」

還有綠豆面、玉米面,雜拌面。

為了記錄的完整,我決然放棄原本計劃中的烤肉,請店裡的小妹幫我把其他三種麵條一起煮上。

」不過,分量減半好嗎?我怕實在吃不動浪費糧食。「

武松在景陽岡喝了18碗米酒,我在嘉峪關吃了七碗面!

以後憑上圖有得吹啦!(得意地笑)

作為參照,我把在北京吃過的一頓自以為已經很排場的炸醬麵翻出來做個對比。

微信朋友圈把手機里前4碗面和菜碼,調料的合影發出,感慨:論吃面的講究和排場,全世界都比不過老陝!

看到這裡,一定有看官想問:」這樣一頓豐盛的面得多少錢?「

請允許激動的我用淘寶咆哮體回復您:

不算羊蹄只算面才18塊啊!親!

便宜得令人髮指有木有!!

親,驚世駭俗有木有!!

面面俱到有木有啊!親!

附:門口老陝北抿節簡介

抿節在陝北方言中讀「抿節兒」,所以也寫作「抿尖」是榆林一種粗糧細做的傳統麵食小吃。陝北抿節由豌豆、玉米、高粱、蕎麥、莜麥等磨合而成的面,將和好的麵糰放在密布篩孔的特製抿節床上,用手壓而成一寸來長的小節。食時,將下鍋煮熟,澆以素湯,湯內有豆腐丁,豆丁、豆角丁等,並佐以黃、芝麻、辣醬、香菜......等。伴隨著現代人對飲食鍵康的推崇,粗糧細作的抿節兒,保證了粗糧的豐富的營養,清淡可口易於消化。乃陝北麵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點之品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6dhpXEBnkjnB-0zMA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