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五大三粗」,一腰粗,二腿粗,三粗指的竟然是這位置

2021-02-01   王春秋史

原標題:農村俗話:「五大三粗」,一腰粗,二腿粗,三粗指的竟然是這位置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尤其是在古代,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這裡面最受現代人喜愛的當屬俗語了,現如今在民間還有很多俗話諺語,裡面包含了很深的生活哲理。它們語言詼諧,朗朗上口,並且淺顯易懂,而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封建社會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非常少,所以這些民間俗語也就成為了很多人成長過程中對做人道理學習的重要途徑。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解析一下俗話:「五大三粗」。

農村俗話:「五大三粗」,一腰粗,二腿粗,三粗指的竟然是這位置!我想每個人都聽說過一個用來形容男人的習語「五大三粗」。說到這個詞,每個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充滿貶義的詞。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男人,說這個人粗俗粗俗。提到這個成語,許多人都會想像出一個有著一個發達的肢體和一個簡單的頭腦的男人。例如,趙本山曾說:頭很大,脖子粗,不是土豪就是燒鍋爐的。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的。

在古代,這個詞語可是一個好詞,這個詞可是誇你長得健碩、高大、威猛。其實,這句話不難理解。我們應該知道,在古代,大多數人靠務農養家,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對勞動力的需求,而在男耕女織的舊社會,男人自然成為家庭的骨幹,也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勞動力,所以高大健康的男人自然受到歡迎,而身體虛弱的人則不能做農活。而在農村,男人總是跟著家裡長輩做農活,時間一長自然就能鍛鍊身體,身體素質自然會越來越好,所以會變得越來越五大三粗。

那么小編要問大家一個問題了,大家知道這「五大三粗」指的是哪五大哪三粗嗎?其實,五大是指:一個人的雙手雙腳和頭都大。三粗是指:一是腿粗二是腰粗,而第三粗指的竟是脖子粗。在古代的時候,古人之所以會這麼說,就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是小農經濟,需要干很多的力氣活。這樣的話,男人自然就是家庭中最主要的勞動力了,只有五大三粗的男人在幹活的時候才能利落又有力氣。所以說,在古代的時候大家都會喜歡五大三粗的男人。

而且在他們那個時候看來人,長的五大三粗的也是一個富貴之命,畢竟古代人都是很講究迷信的。其實五大三粗這個詞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形容人長得粗壯,也未必有那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意思,人們慢慢的傳下來就出現了這種意思,說一個人五大三粗的,就說他什麼都不懂,只空有力氣,現代人們工作有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也不再需要五大三粗來解決家庭的溫飽,他們自然就會瞧不上這樣的一個形象。

古代流傳來的東西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且不管是五大三粗還是白面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小編認為外在形象是次要的。看人們主要取決於內心的事物,就算是真的符合「五大三粗」,但這個男人心胸狹隘也是不可取的。不管是五大三粗還是小鮮肉,我們都不應該以貌取人,畢竟人不可貌相。大家說是不是呢?話說大家是喜歡強壯的男生還是喜歡白面小生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