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師傅:烏魯木齊新增1萬餘個停車泊位,看看都在哪?

2019-11-13   旅人手冊

消息來源:晨報

好消息來啦

今年烏魯木齊市

又新增了1萬餘個停車泊位

緩解市民停車難問題

目前已經投入使用

家樂福超市南湖店附近的立體車庫內部。圖 / 記者 任春香

11月11日

記者從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了解到

隨著經濟發展

烏魯木齊私家車保有量越來越高

停車難的問題不斷凸顯

今年新增的1萬餘個停車泊位

主要由42個平面停車場

和中心城區路側停車泊位組成

圖 / 記者 劉昕

其中

已完工的42個平面停車場

共計7658個泊位

分別是

天山區7個

(1269個泊位)

沙依巴克區3個

(160個泊位)

高新區(新市區)6個

(1355個泊位)

水磨溝區11個

(2382個泊位)

米東區11個

(1000個泊位)

經開區(頭屯河區)4個

(1492個泊位)

在中心城區路側停車泊位項目中

截止到10月底

已完成天山區(9條路,568個泊位)

沙區(16條路,602個泊位)

高新區(新市區)(26條路,1403個泊位)

水區(11條路,342個泊位)

4個中心城區共62條道路

2915個泊位線施劃任務

圖 / 記者 劉昕

目前

智慧停車管理模式研究試點工作

正在推進

計劃11月底前完成設備調試

泊位工程

是今年烏魯木齊十大民生實事之一


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

(行政執法局)

積極引導各區縣和社會力量

開展停車設施建設

因地制宜,緩解停車難問題


全年計劃新增泊位10000個

其中天山區、沙依巴克區、水磨溝區

高新區(新市區)新增泊位

不少於2000個

米東區、經開區(頭區)新增泊位

不少於1000個

去年烏魯木齊市南門國際置地小區修建的立體停車庫。圖 / 記者 喻義昌

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政設施管理處處長李俊說,今年主要是引導各區和社會力量積極開展停車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多選多建,宜立體則立體,宜平面則平面,有效提高了新增停車泊位數量,加快形成多渠道建設、多元化投資、規模化經營的停車產業化格局。


據統計

目前烏魯木齊市

共有各類停車場4457處

停車泊位數達40.3萬個

截至去年年底

公共立體停車庫已達53座

另外

還有一波出行消息

趕緊看

烏魯木齊車主注意了

沙依巴克區兩處路口通行方式有變

日前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

兩處主要路口

西環中路與克西街交會路口

西環中路與新醫路西延交會路口的

交通出行有了新變化

常在西環中路沿線

開車通行的市民應該已經發現

在早晚高峰期

開車通過這兩個路口的效率明顯提升

在西環中路與克西街交會路口

記者看到

原本東西雙向排長隊的景象

已經沒有了

取而代之的則是

東西雙向隨著直行車輛的綠燈通行

左轉車有序駛入待轉區

而南北雙向的車輛

則是在LED顯示屏的提示下

駛入待駛區

路口雖沒有交警指揮

但仍舊秩序井然

烏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沙依巴克區交警大隊西北路中隊民警

桂佳江告訴記者

自從老北園春市場

搬遷至新北園春市場後

每日的早晚高峰

西環中路與克西街交會路口

東西雙向的車輛都會出現較長的排隊

最長時往西能排到平川路附近


經過交警現場調研,根據該路口的車輛通行需求,重新調整了東西雙向的信號燈控方案,雙向車輛先全放直行車,再全放左轉車。同時,該路口還設置了東西雙向的左轉待轉區,以及南北雙向的待駛區,由LED顯示屏提示車輛有序通行,目前,該路口尖峰時段通行能力比之前提升約20%。


而路中設有護欄的

西環中路與新醫路西延交會路口

也在近期拆除了護欄

並啟用了路口信號燈


這也使原本

從西虹路方向駛來

欲進入經開區(頭屯河區)

需要通過路口前行300米掉頭

方能前往的車輛

可以直接通過路口

按信號燈指示左轉前往

而從經開區(頭屯河區)方向

欲前往機場方向的車輛

也不用右轉進入西環中路後掉頭

可通過放開的路口直接前往

當然

路口處設置的南北雙向的待駛區

也使車輛可以提前進入路口

如此也大大提高了

從此路口進出經開區(頭屯河區)

車輛的通行效率

記者了解到,進入冬季後,烏魯木齊交警在現有的道路資源中,不斷尋找可提升通行的舉措,普遍應用待駛區、拆除護欄、打通巷道等舉措,意為提高路口、路段的通行效率,緩解冬季因道路濕滑引發的高峰擁堵。

烏魯木齊市豫錦城小區至火車西站

開通S502路社區巴士

11月11日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

河南莊村豫錦城小區至火車西站

正式開通S502路社區巴士

開通後將使豫錦城小區

周邊兩萬餘居民的出行更加便利

「有了社區巴士,以後就方便了。」當天10時許,看到車身上繫著大紅花的S502路社區巴士,豫錦城小區66歲的馬金花很開心,她說,以後接孫女放學,就不用走路了。

記者從

烏魯木齊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經營四部了解到

S502路社區巴士

從豫錦城小區開往火車西站

全線長3公里,共設7對站

實行一元一票制


作為第一批國家公交都市建設

示範試點城市之一

烏魯木齊市

持續推進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建設

不斷優化調整公交網線

將觸角延伸至社區、鄉村

服務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目前

烏魯木齊市已陸續開通

18條社區巴士

其中

2019年開通6條社區巴士

其餘5條線路分別是

10月17日,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兩河片區薩爾達坂村至西山農場的S503社區巴士開通;

村民乘坐新開通的S503公交車出行。圖 / 烏魯木齊晚報


9月30日,由烏魯木齊高新萬達廣場開往紫煜臻城小區的S303路社區巴士開通;

8月17日,由烏魯木齊市紅橋BRT停車場至溫泉的S406路社區巴士開通;同一天,由輪台東路開往石化一號路口的S602路社區巴士開通;

3月12日,烏魯木齊市力鼎新城小區發往西山塑料廠的S501路社區巴士開通運營。

吐烏大北線老龍河路段大霧多發

智能燈為您指路

「你看,當我們的車靠近燈的時候,智能霧區誘導燈的顏色會由紅色閃爍變成黃色閃爍,這種燈光在濃霧天氣里穿透力更強,也更容易讓駕駛員看見。」在吐烏大北線老龍河路段,交警陳少華這樣說。

11月11日

記者從自治區公安廳交警總隊

高等級公路支隊卡子灣大隊了解到

隨著冬季的到來

大隊轄區老龍河路段進入大霧多發期

「老龍河路段冬天水氣充足,前後兩公里的路段常會出現能見度極低的濃霧,駕駛員每次走到這裡,都有比較大的安全隱患。」高支隊卡子灣大隊交警陳少華說。

今年吐烏大北線

進行了四車道改八車道的改擴建施工

老龍河前後兩公里的路段

安裝了一套「智能霧區誘導燈」

能在大霧天氣中

為途經車輛指引方向

記者在安裝了智能霧區誘導燈的路段看見

高速公路護欄兩側

每隔大約20米就有一盞LED誘導燈

燈光呈紅閃和黃閃

變換交替出現

LED燈在單向四條車道兩側

形成一條閃爍的燈帶

@司機師傅:烏魯木齊新增1萬餘個停車泊位,看看都在哪?

陳少華告訴記者

誘導燈能夠根據天氣能見度

車輛與燈的距離

以及車流密集度變換顏色

能見度較好、車輛較遠、車輛較少的時候

是紅閃燈光

當能見度變差或有車輛靠近

或者車流量較大的時候

燈光顏色變為黃閃

同時黃閃的頻率

也會根據外界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因為黃色的燈光穿透力更強,在大霧天氣中,黃閃越頻繁越容易被車輛看見,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地讓駕駛員看見誘導燈的位置,從而辨別道路方向以及道路邊緣的位置,提高了安全行車的係數。」陳少華說。

記者了解到

在沒有安裝這套智能燈的時候

遇到大霧天氣

轄區交警只能通過

人為進行管控和指引

「我們會在這個路段,通過隔離錐筒把車輛引至左側車道,將雙向四車道的道路變成雙向兩車道,這樣車速就會慢下來,從而保證通行車輛的安全。」陳少華說。

如今

改擴建之後的吐烏大北線

由原來的雙向四車道

變為雙向八車道通行

霧區路段通行的安全保障和指路方式

由交警人為管控變成智能霧區誘導燈

對此高速交警提醒廣大駕駛員

通行條件比原來好了

設施比原來完善了

駕駛員不能因此而放鬆警惕

「冬季大霧天氣,駕駛員途經這一路段要控制好車速,根據道路兩側的誘導燈指引緩慢通行,切不可隨意變更車道。」陳少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