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曹彬攻金陵,將克,忽稱疾。諸將驚,皆來問疾,冀其早愈,
彬曰:「余之病非藥石所能愈,惟需諸公共發誠心,自誓於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諸將許諾,當即焚香為誓。明日稱愈。及克金陵,城中安堵如故,百姓如常。
又,曹翰伐江州,忿其久不下,城克,屠戮無餘。
注釋
- 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
- 克:攻下,戰勝。
- 冀:希望。
- 余:我,第一人稱代詞。
- 藥石:藥劑和砭石,泛指藥物。
- 妄殺:濫殺,亂殺。妄,胡亂。
- 安堵如故:成語,像原來一樣相安無事。堵,牆壁。故,原來的。
- 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譯文
曹彬率軍攻打金陵,即將攻克的時候,曹彬突然聲稱自己生病了。各位將領十分驚訝,全都來詢問曹彬的病情,希望他能夠早日痊癒。
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藥物能夠治癒的,只需要各位將領共同表現出誠心,各自發誓在攻克金陵的那天,不濫殺一人,那我的病就好了。」將領們都答應了,立即焚香立下誓言。第二天,曹彬聲稱自己的病好了。到了攻克金陵的那天,城中像以前那樣相安無事,百姓像平常一樣地生活。
另外一個將領曹翰,攻打江州的時候,因為久攻不下而惱怒,江州被攻克後,將全城的老百姓都殺光了。
文言知識
說「克」:「克」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見釋義。
- 指「戰勝,攻下」。如上文中的「曹彬攻金陵,將克」。又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 指「制服,克制」。如《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又如,成語「以柔克剛」。
- 指「能,能夠」。如成語「克盡厥職」,意思是「能夠盡到職責,做好自己的工作。」又如,「克承父業」意思是「能夠繼承父業」。
- 指「消化」。如「克食」。
人物故事:曹彬溫情執法
曹彬,字國華,他嚴於治軍,受到宋太祖趙匡胤的信任,在北宋統一中立下汗馬功勞,是北宋的開國名將。
曹彬為人謙和正直,處事嚴謹,在歷史上向來以仁愛著稱,從上文中就可見一斑。
下面再介紹一則曹彬心懷仁愛的故事。
任節度使知徐州時,有個屬吏犯罪,已經結案,一年以後才杖打他,人們不知道為什麼。曹彬道:「我聽說這個人剛娶媳婦,如果杖打他,他的父母必定認為是媳婦克夫,而朝夕鞭打辱罵她,使她不能活下去。所以我遲緩處罰,然而也沒有枉法。」
曹彬曾經兼任徐州的地方長官。有一回,他手下的一個年輕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經查實,可是曹彬卻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副想要不了了之的樣子。
因為曹彬向來執法嚴明,對下屬更是要求嚴格,從來不縱容下屬,所以大家都對這件事情感到奇怪,不明白曹彬為什麼在這件事上如此處理。
一年以後的一天,曹彬忽然下令將那個犯法的下屬抓了起來,打了幾十大板,說這是對他去年所犯罪行的懲罰。
眾人更是大惑不解,問道:「既然此人是一年前犯的罪,而且當時已經查實,為什麼偏要等一年後才處罰呢?」
曹彬解釋道:「一年前,他的罪行查實的時候,我了解到他剛剛結婚。如果那個時候處罰他,打他的板子,他的父母一定會認為是新媳婦克夫,那麼就會對她進行打罵。這個新媳婦也會覺得自己命不好,說不定還會發生什麼意外之事。所以,我才故意把這件案子留到一年以後才處罰。」
眾人一聽,都紛紛稱讚曹彬對下屬的關愛。
——出自《宋史·列傳第十七》
出處
南宋·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錄》
啟發與借鑑
曹彬身為武將,在戰場浴血廝殺之時,仍然能夠保持冷靜,時刻懷著一顆仁愛之心,使得全城百姓免遭塗炭。相較於另一位將領曹翰,曹彬的仁愛更是顯得尤為難得。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只有時刻都為老百姓著想,將老百姓放在心上,這樣百姓才能擁護你。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天天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