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教融合的價值取向與「融點」探索

2023-06-02   生態體育

原標題:體教融合的價值取向與「融點」探索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幫助學生能夠在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期,體教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如何貫徹落實好《意見》,理清體教融合的價值取向,找准體教融合「融點」並提出有效策略是體教融合能否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

一、體教融合及其多種形態

1.從「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的強化

我國對體育與教育關係問題的研究經歷「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的過程。關於體教結合的研究早在1991年蔣世寬在《體教結合十年業餘訓練的思考》中討論了體教結合的價值和效應等。而至今依然有研究探討體教結合的和諧發展機制和人才培養策略問題。關於體教融合研究也並非從《意見》出台以後,而早在2007、2009年就有《從「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對高水平健美操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論「體教結合」向「體教融合」的轉變》的研究。《意見》出台以後,《中國體育報》等多家媒體也陸續報道了關於體教融合的相關資訊。如《中國體育報》以《讓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題,報道了國家對體教融合的強化政策;武漢體育學院舉辦專題討論「理念、方法、路徑:體教融合的理論闡釋與實踐探討」。無論是從研究的視角還是從《意見》出台的進一步強化,都更加凸顯體育與教育融合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2.「體教融合」的多種形態與融合度

體教融合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從融合程度來看,有的融合度高,有的融合度低。而且,這種融合會因為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呈動態變化。從理論上來分析,體育與教育從各自獨立到完全達到高度的融合,大致存在5種類型,即沒有融合、很少融合、中等融合、很多融合、完全融合。「沒有融合」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因為體育和教育系統中不可能完全隔離。就競技體育而言,即使是沒有專門強化教育,但通過參與競技比賽其育人功能就得到呈現,如吃苦耐勞、拼搏進取、勇往直前、永不言敗、公平競爭等,很多教練都在訓練或運動員參與比賽中灌輸其中,運動員也會潛移默化形成頑強拼搏等體育精神。在國民教育系統中,黨的教育方針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明確呈現出了體育的育人功能和價值體現。「完全融合」也是理論上的一種理想狀態,現實中很難做到。現實中體教融合的常見狀態是從融合度小到融合度增大。融合度的大小一方面反映出政策導向與策略的合理程度,另一方面影響著體教融合作用的發揮和價值體現,而且,與融合度呈正相關。因此,無論是國家出台重要文件,還是地方貫徹落實文件做出重要決策,都充分體現著融合度逐漸增大的期待。

二、體教融合的特點及價值取向

1.體教融合的特點

體教融合的目的非常明確,是將體育與教育充分相融並形成合力更好地發揮育人功效。其主要特點:一是融合程度的遞進性。體教融合是通過體制機制等的建設,融合度由小漸漸變大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二是融合管理的層次性。對於體教融合的管理應該是有層次性的,即國家層面的體教融合管理、地方層面的體教融合管理和學校層面的體教融合管理,不同層面的管理帶有不同的職能,將發揮不同的效能。三是融合區域的差異性。體教融合在不同地區受各種內外環境和制度等影響表現出體教融合有強弱之分,有些地方重視程度高、措施得力、體制機制健全,能夠做到很好的融合,反之就難以融合。四是融合效果的延遲性。常言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體育與教育的融合同樣遵循著這一規律,儘管採取一定的方式開展相關融合活動,但其理想的效果不會立竿見影,而是通過長期的甚至形成制度化以後體教融合作用才能真正的凸現出來,逐漸見到實效。

2.體教融合的價值取向

體教融合總的是發揮綜合育人的作用,但對其價值取向進一步細化不難看出,其價值取向集中在:首先,體教融合是滿足我國全面發展人才培養的總的需求,無論是專業運動員還是普通大中小學生,其成長、成才都是自身的發展需求,尤其是全面發展人才的培養更是國家的意願,體教融合能夠為社會發展、國家建設培養更多的全面發展的人。其次,體教融合是體育事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體育還是教育其事業的發展與進步都需要使其功能發揮最大化。再次,體教融合滿足人的自身發展必然選擇。體教融合政策中明確提出「幫助學生能夠在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還要求「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由此看來,體教融合的突破口不僅是要強化學校體育工作,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進一步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既強調了體教融合的價值,還指明了價值發揮的途徑和突破口,這必將能更有利於促進人的自身發展。

三、體教融合的「融點」及促進策略

1.體教融合的「融點」剖析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在體教結合的基礎上提出了體教融合,是立足於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青少年參加體育鍛鍊。總的體現在體育回歸教育,就要在教育中重視學校體育工作,也要全面把握體育的教育功能與價值,真正實現綜合育人功效。要達到體教的深度融合,就要充分認識到在體教融合過程中,體現著一個共同的利益訴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體教融合的「融點」實際上便集中在了以體育人的價值體現上。簡言之,要突出一個育字,以體育人要發揮體育的教育價值,要育身心健康的人,要育全面發展的人。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實際上是以體育人目標的集中體現,是一個理想的體育人像的塑造。把握好以體育人的全面性、系統性、準確性,是有效實現體教融合的關鍵。

2.體教融合的有效促進策略

由於體教融合是一個育人的重要舉措,也是對育人過程的要求,要達到綜合育人的效果任重而道遠,但採取有效措施將能夠大大推進育人過程。首先,統一思想,思想上對以體育人的一致性認識是做好體教融合的前提。只有高度認識到體教融合是要回答育什麼樣的人,如何育人,等基本問題,才能促進體教融合的發生與發展,這也是體教融合在思想上的高度認同性的體現。假如參與體教融合者都能集中在「融點」的把握上,體教融合就變得更為可能與可行。其次,抓關鍵,行動上對以體育人的過程性把握是體教融合關鍵。體教融合重在育人,需要全面系統地設計融合的方案,強化競賽活動是重中之重,因為不僅賽是最高級的練,而且在各種競賽活動中能夠更加全面地塑造體育精神,更有利於錘鍊意志、健全人格等。除此之外,競賽活動的開展還能滿足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以及在競賽中獲得成就感,享受運動競賽帶來的樂趣。再次,建機制,體教融合需要健全體制機制建設,尤其是融合機制更不可少,包括體教目標融合機制、體教資源整合機制、體教過程管理機制、體教結果評價機制等。只有機制健全才能將體教融合真正地落到實處。

從「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不只是簡單的文字上的改變,而是提出了更高的和更加明確的要求。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青少年參加體育鍛鍊,從而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在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是綜合育人的集中體現。體教融合既要注重育體,更要突出育心,達到綜合育人目的,更好地為國家建設與社會進步培養所需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1 8 8 3 1 1 8 3 2 1 3

生態體育:體育場館園區小鎮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劃,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