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會傳染!這些傳播途徑需要提防→

2024-07-29     全科與心理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個「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消除肝炎,積極行動」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器官,也是消化系統中最大的消化器官。聽著好像很「硬核」,但它其實也脆弱,特別是在病毒面前。

哪些肝病由病毒引起?肝炎會傳染嗎?需要如何預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肝炎、愛護肝臟!

一、哪些肝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肝炎有病毒性及非病毒性之分。

非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病、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和藥物性肝損害等;

病毒性肝炎是由於感染嗜肝病毒等引起的肝臟傳染性疾病,具體包括A肝、B肝、C肝、丁肝和戊肝,我國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是B型肝炎和C型肝炎。

二、肝炎的哪些傳播途徑需要提防?

首先需要明確,非病毒性肝炎沒有傳染性,只有病毒性肝炎會傳染。

A型肝炎

A型肝炎病毒最常見的傳播形式為糞-口途徑,也稱為腸道途徑,即被污染的食物和水進入消化道引起A肝感染。

生活在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很可能被A型肝炎病毒污染。當人們食用未煮熟的牡蠣、蛤、蚝等水產品時,有較高的A型肝炎病毒感染風險。

A肝感染的主要人群為兒童和青少年,冬春季節是A肝發病高峰期。

B肝和C肝

B肝和C肝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和醫源性傳播。

1.血液傳播:極少量含有B肝或C肝病毒的血液或血製品進入人體後即可導致感染,輸血、血液透析、器官移植都可以傳播。

2.母嬰傳播:如果母親是B肝或C肝病毒的攜帶者,那麼在分娩前後會有一定機率傳給胎兒。

3.性傳播:與感染了B肝病毒的患者發生無防護的性接觸,經破損的皮膚黏膜可以傳播B肝病毒。

4.醫源性傳播:醫療工作中使用受污染或者消毒不嚴的針管、針頭,都可造成B肝或C肝病毒的人為傳染。

特別提醒:沒有血液暴露的日常接觸,如跟B肝、C肝患者握手擁抱、住一個房間,甚至一起用餐和共用廁所,理論上都不會被傳染。

但如果是親密接觸,比如與B肝、C肝患者結婚,那麼建議婚前進行各項肝炎病毒的檢驗。如果是陽性,就要儘早治療。

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與B型肝炎病毒有著相同的傳播途徑,即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但丁型肝炎病毒極少單獨感染,多與B型肝炎病毒等DNA病毒共同感染。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則同A肝一樣,也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具有季節性,多見於雨季或洪水之後,且多見於有不潔飲食史的人群。發病人群以青壯年為主,孕婦易感性較高,易出現重症戊肝,病死率較高。

三、愛護肝臟從日常做起

1.規範行為

預防感染主要依靠良好的衛生習慣。

(1)剃鬚刀、牙刷等私人物品避免與他人混用;

(2)飯前便後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3)勤洗澡、勤換衣、勤曬被褥;

(4)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5)注意外購的肉類熟食,充分加熱後才可以食用;

(6)避免到不正規的私人診所拔牙、補牙,避免到不正規的機構文眉、文身;

(7)有男男性行為者或有多個性伴侶者,均需使用安全套並定期檢測;

(8)肝炎患者也需做到規範治療,遵從醫囑、做好防護措施、定期體檢,以守護家人、孩子的身體健康。

2.及時接種疫苗

全面接種B肝疫苗,能有效降低B肝病毒的感染風險。

B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種共3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1針疫苗後,間隔1個月、6個月分別注射第2針、第3針疫苗。

B肝疫苗接種後產生的抗體水平隨時間會逐漸下降,在首次接種後1~2年複測B肝抗體滴度,根據抗體滴度水平決定是否接種B肝疫苗。

此外,我國目前還有A型肝炎疫苗及戊型肝炎疫苗可供接種。

建議有基礎肝臟疾病的患者到肝病科諮詢疫苗接種的相關事宜。

3.嚴格戒酒

酒精是引起酒精性肝病的唯一原因,也是其他慢性肝病的主要誘因。

長期飲酒史是診斷酒精性肝病的基礎。

判斷標準:

飲酒超過5年,男性每天乙醇攝入量≥40克、女性≥20克;

或近兩周內大量飲酒,每天乙醇攝取量≥80克。

乙醇計算量=飲酒量(毫升)×酒精度數×0.8。

對於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來說,無論哪種類型的酒都應禁止飲用。研究表明,戒酒4周~6周後,肝內沉積的脂肪肝就會有很大程度緩解。

4.合理膳食

脂肪肝是危害肝臟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的膳食結構以及積極的體育鍛鍊是改善脂肪肝的關鍵。

我們要注意少吃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碳酸飲料、高糖食物。

烹飪方式推薦清蒸、煮、燉、拌等,並增加纖維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5.避免應用肝損害藥物

藥物性肝損害也是常見引起肝病的原因之一。由於其早期臨床症狀較輕微,常常被忽視,建議大家要避免長期應用有肝毒性的藥物,在用藥過程中注意定期監測肝功能。

健康人群每年做一次全面體檢,了解身體狀況。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建議每3~6個月到專科醫院完善相關檢查。

已有肝硬化或者肝癌的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監測病情變化。

文字來源:健康中國

國家疾控局

科普中國

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38301682bf643fbbcca5344aa6ac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