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郵儲銀行發布公告稱,對存量通知存款自動轉存功能進行調整。
公告表示,自5月15日起,存量可自動轉存的個人通知存款(含夢想加郵站)產品將不再自動轉存,通知存款產品的到期日為最後一個轉存周期的到期日期,到期後不自動銷戶。
支取通知存款時,將根據支取日相應通知品種的通知存款掛牌利率計算最後一個轉存周期的利息,逾期部分將按支取日的活期掛牌利率計息。
5月10日,交通銀行公告稱,於5月15日終止雙利存款(普通版/超享版)業務。
兩家大行的加入,意味著智能通知存款「下架潮」的隊伍又迎來擴容。
《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梳理髮現,除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外,還有長沙銀行、廈門銀行、渤海銀行、大連農商行、廣發銀行等「官宣」智能通知存款產品下架。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表示,一些智能儲蓄產品和「手工補息」等行為都存在高息攬儲嫌疑,並可能干擾存款市場正常競爭秩序,需要根據監管相關要求進行調整;同時,從銀行自身情況來看,近年來銀行凈息差壓力較大,銀行下架「高息」產品有助於緩解整體負債成本壓力。
來源: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網站、中國銀行保險報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107907ccba1dcdec0c4afac664632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