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復活,奇瑞手裡還有什麼「牌」?

2023-11-13     EV視界

【EV視界報道】1999年,奇瑞的第一輛轎車正式投產,並命名為奇瑞風雲。這款轎車以其不到10萬元的頂配版性價比策略,讓很多國人實現了家轎夢。在上市第一年,便取得了超過2.8萬輛的銷售業績。到了2002年,年銷量更是突破了五萬輛,成為奇瑞品牌的重要支柱。然而,從風雲到風雲2,風雲系列最終在2016年被自家的艾瑞澤系列所取代,徹底停產。

然而,關於奇瑞風雲的故事還在繼續...

11月9日,奇瑞汽車在北京舉辦2023奇瑞風雲新能源之夜,正式發布了全新的混動產品序列「風雲」,並公布了全新的混動技術——第三代鯤鵬超能混動C-DM。同時亮相了兩款搭載該技術的風雲系列概念車,分別為風雲A9轎車概念版和風雲T11 SUV概念車。至此,「風雲」的復活之路正式開啟。

「起大早,趕晚集」,奇瑞「轉身」不晚

作為國內領先的自主品牌,奇瑞在燃油車領域表現出色,但在新能源領域稍顯落後。實際上,奇瑞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並不晚,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第一個清潔能源項目組,並在2010年4月正式成立了奇瑞新能源汽車公司。相比之下,在99年的時候,比亞迪當時還只是電池製造商,吉利剛剛推出第一款車型——豪情,而馬斯克還沒有創立特斯拉。從時間上來看,奇瑞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具有先發優勢。

但從發展來看,奇瑞的新能源路線走的並不順利,就連尹同躍都調侃是「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從最早的奇瑞E5,再到如今的小螞蟻、QQ冰淇淋,奇瑞推出新能源車型的頻率明顯要低於競爭對手們。

作為國內的老牌車企,2022年奇瑞創造了四個「歷史首次」: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兩千億元大關;年銷量首次突破123萬輛;年出口首次突破45萬輛;新能源年銷量首次突破23萬輛。2023年,奇瑞以遠超行業增速的「加速度」,實現逆勢增長,1-10月份,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453,550輛,同比增長41.6%,其中,10月份銷售汽車200,313輛,同比增長50.8%;單月銷量首次突破20萬輛,再次刷新紀錄。近4個月以來,奇瑞集團已連續跨越15萬、17萬、19萬和20萬的單月銷量新台階。這些驕傲的成績單背後,在國內大火的新能源板塊,奇瑞的 " 存在感 " 卻日漸薄弱。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奇瑞新能源車型的產品線包括小螞蟻、QQ冰淇淋、無界Pro、艾瑞澤e和奇瑞舒享家等。其中,銷量最好的是微型車小螞蟻和QQ冰淇淋,這兩款車型占據了新能源板塊九成以上的銷量。然而,隨著市場消費環境的變化,微型小車告別了此前的高速增長態勢,甚至成為了銷量下滑最為嚴重的細分市場之一。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電動微型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只有30萬輛,同比跌幅達到42.1%,是所有級別乘用車市場上跌幅較大的細分市場之一。這也是導致奇瑞在新能源領域銷量出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奇瑞這個向來低調的「理工男」,似乎有些「坐不住了」,高調宣布向新能源轉型。儘管奇瑞今年前三季度銷量同比大漲,但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卻遠低於競爭對手。未來國內汽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奇瑞不能只依靠傳統燃油車和微型電動車的紅利。新能源領域的落後將影響奇瑞的整體發展。現在,奇瑞的態度非常明確,那就是全面「all in」新能源。

「理工男」還是得靠技術吃飯

奇瑞這個「理工男」終究還是要靠技術吃飯,將重心從過去的產品開發轉向技術突破和創新。

為了全面趕超競爭對手,奇瑞計劃每年將投資200億元用於研發,未來5年,奇瑞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打造瑤光實驗室,吸納研發人員超2.5萬人。屆時,「瑤光2025」技術體系將再次升級,形成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智艙、大卓智駕、銀河生態五項技術基礎,將「智能化」與「電動化」同時加速推進,開啟燃油、混動、純電多技術路線探索,並通過「車海戰術」加速布局新能源市場。

此次發布會上,奇瑞官方表示將在2024年全面發力,推出24款超級混動產品和15款E0X高端電動產品。奇瑞汽車計劃將旗下奇瑞、捷途、星途、iCAR四個品牌進行細分。奇瑞、捷途以燃油車為基礎發展混動,星途、iCAR品牌以發展純電為主。奇瑞品牌重啟風雲序列,捷途推出山海序列,定位越野和旅行。

在此基礎上,E0X平台打高端純電,歸屬星途以及與華為合作的智界,而C-DM插混技術,則以風雲系列承載。值得一提的是,捷途、星途品牌旗下,也有應用C-DM插混技術的產品。

所以,鯤鵬超能混動C-DM作為奇瑞第三代混動科技正式發布意義重大,官方定義其為奇瑞集團全面邁向新能源化轉型的重要技術支持。鯤鵬超能混動C-DM由混動專用發動機、混動專用變速箱以及混動專用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新三大件」組成,純電續航可達200+km,同時,城市擁堵路段能量回收再利用,饋電油耗僅4.2L/100km,0-100km/h加速成績可以達到4.26秒。

混動專用電動機即第五代ACTECO 1.5TGDI擁有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技術,搭載深度米勒循環。並擁有第四代i-HEC智效燃燒系統等六大核心技術。其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220N·m。

而混動專用變速箱方面包括無極超級電混DHT和三擋超級電混DHT。其中無極超級電混DHT可實現EV最高機械效率98.5%,並可以提供150kW的最大功率。而三擋超級電混DHT擁有雙電機驅動+3當DHT系統,最大功率165kW,輪端扭矩4000N·m,並使最高傳動效率>97.6%,電驅動平均效率>90%。

在電池包技術方面,混動專用電池包漆防水水平是目前國標的48倍,整車防水能力是國標的3倍。電池等整車各系統超寬使用溫度帶能夠達到-35℃至60℃區域內正常工作。

對於電池安全方面,第三代鯤鵬超能混動C-DM制定了三重標準,包括電池本體(電芯安全、電池包結構)、電池信息管理(大數據保護、高效熱管理)和整車電池安全(碰撞、充電、涉水、高壓)三大部分。

在日常通勤條件下,可以保證一周僅需要充電一次,純電續航能力超過200公里,綜合續航里程(WLTC)可達1400公里,百公里饋電油耗4.2L。車輛極限時速可達240km/h,0-100公里加速僅需4.26秒。發動機高效區間可覆蓋1000-5500轉,有效熱效率>44.5%。

在智能方面,風雲序列產品將繼續搭載雄獅智能等技術,擁有200-400k算力平台,支持城區路口/環島/狹窄路段等複雜路況的智能駕駛NOP。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奇瑞風雲手中的「牌」。

A9和T11亮相, 「風雲」復活似乎與情懷無關

既然必做,還要快做,與其他品牌命名新系列不同,奇瑞選擇復活「風雲」。其實這從傳播的角度來說更為合適,因為在上一個擴張周期,「風雲」這個IP在市場上站住腳,而且最多時承擔了奇瑞近一半的銷量。在我看來,「風雲」這個車系形象上還是正面的,比再起一個新的名字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不僅如此,奇瑞專門為風雲用戶打造了全新的服務體系,建成400家銷售網點、1500家服務網點,覆蓋全國多地。針對風雲的用車養車環節,奇瑞提供10000公里保養1次、整車終身質保的貼心福利,還有24小時多對一VIP服務。

當然,這個IP也不是拿來就能用,需要對此前油車的內涵進行煥新。於是風雲A9和風雲T11就此誕生。

風雲A9為艾瑞澤STAR概念車的量產版車型。風雲A9相較概念車對大燈進行了更量產化的改動,內側三顆三角形LED燈源具備了非常高的辨識度。此外,風雲A9還對前保險槓上的輔助進氣口造型進行了改動,使得前臉更有視覺衝擊力。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鯤鵬超能混動C-DM動力系統,由混動專用發動機、混動專用變速箱、混動專用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 「新三大件」構成,能夠實現較高的燃油經濟性和整車安全性。

風雲序列第二款車型代號為T11,新車定位為大型混動SUV。外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新車整體十分簡潔大氣。前臉採用封閉式的設計,下方為貫穿式的進氣口。搭配貫穿式的前大燈大型以及造型排列整齊的LED燈帶,看起來科技感十足。值得一提的是,風雲 T11 車頂還配備了雷射雷達,車身裝有電子外後視鏡,預計新車上市後會將智能駕駛輔助方面的表現作為看點之一。

車身側面採用了隱藏式B/C/D柱的設計,營造出懸浮式車頂的既視感。車身腰線從車頭一直延伸至尾燈,能夠讓車輛的整體視覺感受更加氣派。此外,新車採用了隱藏式門把手設計,預計將會擁有不錯的風阻係數。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鯤鵬超能混動C-DM技術,擁有熱效率高於44.5%,綜合續航1400+km,百公里油耗4.2L,百公里加速4.26s等強勁參數。

寫在最後

自奇瑞新能源戰略發布以來,直至今天奇瑞風雲產品序列的正式發布,奇瑞的「動作」一直相當密集,這也符合業內對其「理工男」的一貫認知。我認為,奇瑞將走精品路線,通過不同的核心技術賦能,打造與眾不同的、有品位的、高質量的拳頭產品。「沒有奇瑞的混動市場,就不是完整的。」這是奇瑞放出的狠話,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期待市場的檢驗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06e161097c59f3ea51a5478261a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