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90後教授,26歲博士生導師,28歲成為985大學副院長

2019-07-13   龔老師說教育

她是90後教授,24歲博士畢業,28歲成為中國電子科技大學副院長,她是自然雜誌以第一作者發表文章最年輕的中國女學者!她是誰,她就是劉明偵!

劉明偵,1990年出生,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入選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

劉明偵2008年在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學習,2011年獲得一等學士學位。畢業之後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工程學院研究生,僅用1年時間就獲得了榮譽碩士學位。

2012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光電光伏研發中心,攻讀博士學位。她從本科畢業到博士畢業僅僅用了4年時間。

2015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國,成為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入選者,2016年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時,劉明偵教授就有了招收博士生的資格,此時,她僅僅26歲。

她牽頭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中心」。

2018年,獲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

電子科技大學是中國頂尖的電子器件應用技術的研究單位,劉明偵依託單位的有利條件,同時保持著榮英國眾多知名高校及企業長期密切合作。

爭取在創新型材料和新器件的研究方面做出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劉明偵科研成果斐然,她在新型太陽能器件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

《自然》雜誌是世界科學領域最頂尖的雜誌,主要是報道全球科技領域的重大發現、重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劉明偵當時僅僅23歲,就在《自然》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了論文,是本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最年輕的中國女學者。

她發表的這篇文章,完全摒棄了染料敏化典型的介孔結構,利用真空氣相沉積的方法製備了高效的平面異質結結構的鈣鈦礦太陽電池,為該電池的科學研究帶來了全新的認識。

僅僅三年時間,引用量就超過了2700次,成為鈣鈦礦太陽電池領域被索引次數前三名。

劉明偵被任命為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她也成為該學院最年輕的副院長。

這位女學霸繼續刷新著「最年輕」的記錄。她2017年、2018年先後獲得四川省和國家級「五四青年獎章」,這也是社會、國家對她的肯定。

材料與能源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是電子科技大學優勢學科,也是「雙一流」建設的目標。

面對接肘而來的榮譽,科研成果豐碩,劉明偵對自己嚴格要求,她希望自己成為一名「有理想、有責任、能堅持、有擔當的人」,這也是學校、社會、國家對她的期盼!

劉明偵在「五四青年獎章」獲獎感言是這樣說的「作為重慶人,我一直有著濃厚的川渝家鄉情結,這也是我當初願意放棄在英國的職位回到祖國,來到電子科技大學的初衷」。

在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級新生開學典禮上,劉明偵教授作為教師代表致辭。

她說道,「在座的同學們大都應該是98、99年出生的,我是90年的,和大家一樣,都是90後……」。這句話贏得了陣陣的掌聲,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同學們的距離。

劉明偵教授在開學致辭中說道「很多人說我運氣好,是的,我運氣非常好,一路走來遇到了好父母、好老師;在成電遇到了好領導、好同事、好團隊,但更重要的是,我遇上了一個好時代……,我們不僅要回饋家人、學習、國家,更要承擔起我們這代人的社會責任和時代使命」。

我們都處於一個好時代,這個時代,只要你足夠努力,就會取得收穫的。毛主席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希望,劉明偵能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我是「龔老師說教育」,專注教育,分享教育故事,歡迎關注!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