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Reports》(科學報告)於4月4日刊載一項由東京上智大學對78隻貓展開的研究證明「貓能從口語詞彙中分辨出自己的名字」。
大部分養貓人士會告訴你,他們的貓咪能聽懂自己的名字。但科學從來沒有完全接受過這個概念。與過去用寵物狗進行的研究不同,在確定貓咪是否能夠理解自己的名字方面,還沒有大量的科學努力。
東京上智大學的比較認知科學副教授齋藤慈子希望能確定貓咪是否能聽懂它們自己的名字,為了證明或反駁貓咪是否具有識別自己名字的能力,由齋藤慈子領導的研究人員在各種環境中觀察了78隻貓,其中包括個人住宅和貓咪咖啡館。
確定如何測試每隻貓咪名稱識別能力的挑戰,促使團隊設計了一個有點明顯的實驗。首先,研究人員選擇隨機詞或其他名稱並重複讀出,讓他們習慣於聽到,並成為習慣。一旦動物習慣於一個詞,並意識到這對它們自身沒有影響,基本上會忽略它。
然後,團隊將每隻貓的名字與重複的單詞混合在一起,在存在對它們沒有意義的單詞的情況下,測試貓咪是否會在它們聽到自己的名字時仍然保持專注。研究人員根據貓咪的反應進行評分,耳朵和尾巴的運動被認為是動物識別它們名字的積極跡象。
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有些貓咪確實似乎對其名字做出回應而忽略其他重複的詞語,但這並不是一種普遍的回應。家貓似乎反應最快能夠將自己的名字與其他寵物的名字或隨機的單詞區分開來。然而,咖啡館中的貓似乎對它們的名字不太感興趣。
一直以來,雖然大家都知道狗能夠理解相當多的人類語言,針對貓咪的研究卻一直不太明晰。根據齋藤慈子副教授的說法,相較於挑選合適與人類共處的狗進行繁殖的繁育過程,貓咪的繁育並沒有進行特別積極的甄選,因此貓咪一般只會在自己想獲得人類注意力時來和人類交流。
齋藤慈子副教授認為:「我們現在能夠意識到並不能因為叫貓咪而貓咪沒有反應,就認為貓咪智力低下。要不要搭理人類,主動權在貓咪手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w5cr3QBd8y1i3sJ998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