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人類最直觀的視覺,同時也是一種抽象的感覺,並不會有具體的形態或者樣子。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進入腦海里的色彩,只是一堆電流,與人的其他感覺交織後,形成的感知。
色彩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
在人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展的過程中,色彩始終煥發著神奇的魅力。
人們不僅發現、觀察、創造、欣賞著絢麗繽紛的色彩世界,還通過日久天長的時代變遷不斷深化著對色彩的認識和運用。
喜歡一種色彩,其實是喜歡這種色彩所表達出來的感受,喜歡與這個色彩有關的世界。
春的青澀,夏的濃烈,秋的清冷,冬的安靜。
就如狀態的自己,每一處生命都包羅萬象,慢慢才有了欣賞懂得的視角。
春天裡鶯飛草長,花色紅,柳絮素。謂日色漸長.春色淡然。
夏日,強烈而又濃郁的視覺衝擊著我們的視覺神經。
深秋時,杏黃與橘紅會短暫拜訪,帶來一絲暖意。
冬雪時,清清白白的世界又回歸安靜與純粹。
色彩,也是一種有態度的表達。
文學裡的色彩美,常常更能讓人身臨其境的遐想與感受。
辛棄疾酒後一聲長吟: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在辛棄疾眼中,山是嫵媚的。
青瓦長憶舊時雨,經歷時間沉澱的青瓦,能讓人感受到時間匆匆的流逝有種悵然若失的心。
氣凌霜色劍光動,終日在高山上雨霧為伴,霜氣給人的感覺多了幾分安靜與清冷。
清風徐來,金烏西墜,灑下一片彤色籠罩花間。在詩人眼中,彤是柔和的,或許在我們眼中,它又是清遠的。
想要理解色彩,就要去理解那些山川湖泊,松林草木的自然之美。
可以關注角馬,每天分享美圖,攝影,旅遊哦,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qJ-aW4BMH2_cNUgLq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