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溫泉文化為基石 建世界一流溫泉旅遊目的地

2019-12-04   龍門發布


編者按

溫泉,當之無愧成為龍門旅遊最閃亮的一塊金字招牌。據披露,龍門縣的兩條溫泉帶長達100公里,有13處溫泉景區,其中4個獲評國家4A級景區。龍門溫泉礦物元素豐富、溫度適中、出水量大、自湧泉多,龍門為此獲得「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最佳溫泉養生旅遊名縣」等稱號。

如何在保護好溫泉水資源的同時,進一步深入挖掘龍門的溫泉文化和健康療養功能,全面做好溫泉旅遊的發展規劃,大力延伸溫泉產業鏈,打響龍門溫泉知名度,做出龍門的溫泉品牌,龍門縣委、縣政府把龍門溫泉旅遊提檔升級提上了龍門溫泉產業發展議程。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借鑑國外溫泉旅遊先進經驗做法,全面提升龍門溫泉旅遊品質和檔次的要求,今年以來龍門縣委、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及鎮(街)組成2個專題調研組,分赴日本、瑞士和德國,圍繞溫泉資源的開發管理,溫泉旅遊的規劃、管理服務、營銷策劃、功能定位、配套設施和產業鏈延伸等深入考察學習。經過深入調研、反覆討論、充分論證,形成了《規劃提標 硬體提升 管理提效 品牌提質 打造世界一流溫泉旅遊目的地》的調研報告。《惠州日報》現將此次考察調研的成果整理刊登,以期對各有關部門、行業人士和廣大讀者有所啟示和借鑑。

總體現狀

硬體和文化等與國外有差距

「龍門溫泉與日本、瑞士及德國溫泉產業發展相比,既有差異又有差距。」經過數日實地調研,調研組成員深有感觸,認為龍門溫泉與日本、瑞士和德國溫泉產業發展的對比,主要差異體現在發展階段、硬體設施及溫泉文化上;主要差距則體現在瑞士、德國和日本注重配套人性化、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控制溫泉開發使用、一流的醫療康養水平以及令人驚喜的服務管理等方面。

調研組認為,龍門憑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重大機遇,優越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地理優勢,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和全縣上下發揚「萬眾一心、迎難而上、奮勇爭先、樂於奉獻」的「創文精神」,有信心將龍門溫泉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溫泉養生旅遊目的地,形成龍門溫泉乃至龍門旅遊「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發展態勢。

經驗做法

日本溫泉:

制定法規開發和保護

產業凸顯文化和精細

據介紹,日本是世界溫泉之鄉,溫泉資源有1萬多處,其中有3000多座溫泉池;有7.5萬家溫泉旅館,每年有近1.1億人次使用溫泉。江戶時代末期日本溫泉主要是用於療養,明治時代後融合了娛樂功能。日本溫泉旅遊已成為日本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日本旅遊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為什麼日本溫泉旅遊可以成為日本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調研組了解到,日本擁有獨特而濃厚的溫泉文化傳統。日本人稱澡堂為「風呂」,由於沐浴文化濃厚,日本人有了「風呂民族」的稱譽。

自古以來,日本就有「湯治」的傳統,日本人認為「湯治」可以調理身體、促進健康,是一種天然無害又有效的身體療法,因此日本溫泉文化具有「湯治(溫泉治療)」文化的特點。溫泉洗浴作為日本社會特有的生活文化,已經被升華為至高至美的享受,日本學者更是把這些溫泉文化融入文學創作,通過文學作品把日本的溫泉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在日本,泡溫泉有約定俗成的程序、步驟和傳統服飾,這種「儀式感」讓溫泉旅行成為日本人傳統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日本文化享譽海外的獨特招牌。

經過數日調研發現,日本溫泉產業早在70多年前就已經實行嚴格的溫泉資源管理制度。據了解,日本在1948年制定了《溫泉法》,對溫泉資源的開發利用及保護作了明確規定,其內容涵蓋了對溫泉區域規劃、功能區劃分、設施整備、環境整備、管理運營計劃等方面,要求溫泉企業依據權威機構的分析結果在入浴設施處明示溫泉成分和注意事項,溫泉企業通過繳納溫泉稅獲得溫泉使用權。

日本還成立了溫泉協會管理溫泉企業。目前日本一半以上的溫泉企業已成為協會會員,協會每年向溫泉企業、社會民眾宣傳和普及溫泉資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促使企業在經營中嚴格控制溫泉資源使用量,營造全民節約溫泉資源的濃厚氛圍。

除了優良的傳統文化以及精細明確的管理制度之外,還有哪些方面的做法讓日本溫泉產業發展到世界溫泉之鄉的高度?調研組在與日本溫泉企業、相關專家交流時了解到,日本的溫泉產業發展呈現「五個精」。一是規劃設計精緻化。日本溫泉酒店主題突出,建築風格統一,有極強的標誌性,充分利用四季的景觀變化營造溫泉休閒空間,如春季櫻花、夏季瀑布、秋季紅葉、冬季雪景,豐富了遊客的泡浴體驗。二是管理服務精細化。日本溫泉酒店房間數量約五六十間,便於控制服務品質和精簡成本;酒店通過地板顏色指引客戶到達泡溫泉的區域,服務細緻周到。三是市場營銷精準化。日本溫泉有美人湯、瘦身湯、婦人湯、胃腸湯、療傷湯、明目聰慧湯和文學湯等7大主題,每個主題都有細分市場和對應的營銷策劃。四是景點建設精品化。溫泉酒店及景區雖然規模都不大,但每一處建設都獨具匠心,融入了日本文化元素讓遊客眼前一亮。五是形象塑造精美化。溫泉區內隨處可見的各種景觀和展示都充滿了濃厚的日式文化標識,與周邊的自然風光形成精美的畫卷。

「日本溫泉產業的主要做法還體現在產業集群和空間集約發展模式上。」調研組介紹,溫泉小鎮是近一兩百年來國際溫泉產業發展中最常見也是最成功的一種產業集群和空間集約發展模式,產業集群是日本溫泉小鎮發展的核心理念。日本有馬溫泉、下呂溫泉和湯布院溫泉鄉通過「溫泉創意產業+文旅小鎮」的發展模式打造區域旅遊新亮點,構建溫泉依託型特色小鎮,培育新的增長力。日本的溫泉小鎮一般配備了室內洗浴、露天洗浴、溫泉游泳、溫泉戲水等項目,還設置了溫泉博物館、溫泉紀念品街等溫泉文化項目;為了凸顯溫泉小鎮的主題,還設有高爾夫球場、滑雪場等大型旅遊項目。

經驗做法

瑞士、德國溫泉:

科學規劃和政府主導

多手段管理溫泉資源

在瑞士和德國,調研組經過數日實地考察調研,了解到了與日本不一樣的經驗做法。

調研組介紹,歐洲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溫泉的地區之一,歐洲溫泉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羅馬時期的社交沐浴型溫泉;第二階段是文藝復興後的醫療保健型溫泉;第三階段是20世紀後期以來的娛樂休閒型溫泉。瑞士、德國溫泉發展正處於醫療保健溫泉向娛樂休閒溫泉轉型時期,目前以醫療保健為主。瑞士既是已開發國家,又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國家之一,境內共有33家溫泉企業;德國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現有溫泉企業200多家,著名的溫泉有巴登巴登和威斯巴登等。

「歐洲國家對溫泉資源有著嚴格的管理手段和有償使用規則。」調研組了解到,歐洲國家堅持科學規劃和政府主導,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和加強行政管理等手段嚴格管理溫泉資源,溫泉的採礦權由政府控制,溫泉水只提供給公共場所統一使用,不進入酒店客房。

在瑞士,該國的溫泉小鎮基本由政府主導開發,溫泉企業每年繳納水資源費;絕大部分溫泉企業都有完善的加熱、消毒、過濾等設施;溫泉企業非常注重環保,泳池的溫泉水每24小時徹底更換一次,經降低礦物質含量、溫度等處理後排放到河流。

德國方面,德國的《自然保護法》規定,企業法人團體凡生產過程中需開採地下水,必須事先向管理部門提供詳細材料,包括地質資料測量數據、生態風險評估報告、施工計劃和補償方案等。

「瑞士、德國更加突出溫泉的康養和醫療價值。」調研組介紹,歐洲溫泉的開發以醫療康復為主,大部分溫泉都有醫療中心以及專業醫院、康復醫院等,為旅客提供專業的健康療養服務。

瑞士洛伊克巴德溫泉小鎮自羅馬時期就因利用溫泉幫士兵療傷而聞名,全鎮共有22個公共泡池和私人泡池,涵蓋了健康養生、療養功能的星級溫泉酒店和租住式小型假日公寓,提供各種按摩理療服務,還專門為客戶提供多達250種的療養方案供其探尋和選擇;德國特別注重溫泉的治療效果,溫泉開發更注重發揮療養和保養功能,巴德克羅欽根溫泉療養地不斷挖掘和提升養生、保健等文化內涵,配套擁有國際一流的醫療與康復產品及服務,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屬於頂級水平,針對不同的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醫療保健方案。

瑞士、德國溫泉產業發展還體現在完善的整體規划上。據介紹,瑞士、德國通過不斷完善溫泉產業整體規劃,大力延長了溫泉產業鏈。瑞士、德國十分注重將溫泉和山地、田園等周邊環境作為整體來規劃,打造獨具特色的溫泉小鎮,形成了以溫泉為核心的旅遊線路。溫泉小鎮周邊的公共設施由政府配套完善,大部分溫泉小鎮的建築設施保留了歐洲中世紀建築風格。

瑞士的拉韋浴場和洛伊克巴德溫泉小鎮結合不同季節推出不同的旅遊產品,如夏季的攀岩、登山步道和冬季的溜冰、滑雪等;巴特拉加茨推出高爾夫球和水上樂園等。德國的巴登巴登擁有齊全完善的度假設施,有戲院、歌劇院、音樂廳、賽馬場等;巴德克羅欽根溫泉療養地擁有諸多溫泉療養專業健康服務機構,還配備占地約40公頃的療養公園。

瑞士、德國發展溫泉產業還有一項主要做法,舉辦各種特色活動吸引世界各地遊客。溫泉小鎮通過舉辦重大的國際會議、體育賽事和特色節慶活動提高溫泉區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瑞士的琉森每年都會舉行隆重的古典音樂會,蘇黎世舉行電子音樂節、船上葡萄酒展和狂歡節等活動,洛伊克巴德溫泉小鎮每個月都組織一次主題節慶活動。德國巴登巴登每年兩度舉辦國際賽馬盛事,巴登巴登音樂廳是歐洲第二大音樂廳,每年舉辦大型音樂會;德國還有著名的民間十月節(啤酒節),每年吸引了600多萬遊客。

產業對比

龍門部分地區:

溫泉開發管理無序

外圍農村環境較差

經過數日實地調研,調研組認為龍門溫泉與日本、瑞士和德國溫泉產業發展對比,主要差異體現在發展階段、硬體設施及溫泉文化方面;主要差距則體現在瑞士、德國和日本注重配套人性化、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控制溫泉開發使用、一流的醫療康養水平以及令人驚喜的服務管理等方面。

調研組介紹,主要差異首先體現在發展階段方面。瑞士及德國溫泉發展經歷了社交沐浴型溫泉和醫療保健型溫泉兩個階段,目前向娛樂休閒型溫泉轉型;日本溫泉經歷了湯治、保養、休養、觀光、娛樂等全過程。而龍門溫泉則跳過了這些國家早期溫泉發展的階段,屬於娛樂休閒型溫泉,是復合型的發展方向。

第二方面的差異體現在硬體設施方面。瑞士及德國的溫泉區和酒店,硬體設施方面比較陳舊,日本溫泉的娛樂設施也相對較少。但他們有完善的溫泉開採、傳送和廢棄溫泉水處理的管道設備,有利於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龍門則注重娛樂設施的配備,缺乏專業的溫泉水設施設備。

第三方面的差異體現在溫泉文化方面。瑞士、德國溫泉歷來重視挖掘溫泉的醫療保健養生價值,並引進和配套了先進的醫療機構,形成了濃厚的醫療養生文化;日本溫泉洗浴文化根深蒂固,溫泉旅遊成為日本人的一種生活習慣。而龍門溫泉只是旅遊的附屬品,並沒有形成具有龍門特色的溫泉文化。

「在市場細分上,龍門與日本、瑞士及德國也存在著一定差異。」調研組表示,日本溫泉有7大主題,每個主題都有細分市場;瑞士、德國市場定位較為單一,但能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多元的配套項目。龍門溫泉沒有明確的市場細分,對顧客需求和溫泉發展思考不足,溫泉旅遊呈假日經濟特點。

對於龍門溫泉產業發展與國外溫泉產業的差距體現,調研組表示,一方面,瑞士、德國和日本注重結合周邊環境和醫療、文化、美食、體育、節慶活動等進行整體規劃,打造獨具特色的溫泉小鎮或溫泉景區,遊客隨時都能休息和觀光購物,配套設施也十分人性化。而龍門溫泉景區普遍缺乏配套,景區外就更少了,而且龍門的道路交通欠發達,交通配套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日本、瑞士和德國等國制定了嚴格的法律法規控制溫泉開發使用,成立了溫泉協會統一管理溫泉企業,在溫泉開發中注重保護溫泉資源和周邊自然風貌。而龍門由於缺乏溫泉資源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溫泉資源開發粗放,部分地區溫泉開發管理無序、混亂,景區周邊特別是外圍農村環境較差。

與此同時,瑞士、德國和日本等國溫泉的醫療康養水平很高,如德國的巴德克羅欽根溫泉小鎮,擁有諸多一流的健康服務機構,醫療養生水平全球聞名,龍門溫泉的醫療養生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展現,康養保健項目主要是SPA和按摩。日本溫泉精細服務體現了個性化和人文關懷,貫穿在溫泉經營管理的每個細節,讓遊客有家的溫馨和舒適感,而龍門溫泉在服務管理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調研組認為,儘管龍門溫泉與日本、瑞士及德國溫泉產業發展相比,既有差異又有差距,但是龍門憑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重大機遇,優越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地理位置優勢,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和全縣上下發揚「萬眾一心、迎難而上、奮勇爭先、樂於奉獻」的「創文精神」,有信心將龍門溫泉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溫泉養生旅遊目的地,形成龍門溫泉乃至龍門旅遊「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發展態勢。

啟示建議

制定法規編制整體規劃

推動溫泉旅遊持續發展

調研組建議,龍門要儘快修訂完善《龍門縣礦產資源(含地熱溫泉)總體規劃》《關於加強地熱資源管理的意見》《龍門縣地熱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實現溫泉資源國有化;制定溫泉地熱資源開發管理程序,細化溫泉水循環利用、地熱綜合利用等各項管理政策,進一步增強節約溫泉資源的理念,切實做到開發與保護並重,實現全縣溫泉開發利用規範有序。

據調研組介紹,目前,龍門縣已從企業回收龍華鎮高沙村3.3平方公里地熱資源探礦權,並投入7000多萬元啟動了該片區供地熱水、供水、排污工程。

接下來,龍門縣政府將統一控制全縣的溫泉採礦權,實現統一管理、科學開發。同時,按照差異化錯位發展的原則,儘快編制好區域溫泉旅遊專項規劃、溫泉旅遊小鎮和溫泉度假區詳細規劃,指導溫泉科學開發、錯位發展、精緻設計、形成特色、永續利用,避免出現溫泉建設項目的低水平開發和同質化競爭。

細分市場吸引目標顧客

調研組表示,要突出以溫泉資源為核心,整合周邊其他資源,實行錯位差異化梯度發展,兼顧發展休閒度假、觀光旅遊和保健養生市場,實現多種資源與溫泉資源緊密結合,打造有深度的產品鏈,豐富遊客的選擇,實現由休閒觀光向健康養生、理療保健、休閒度假等方向轉變。

調研組建議,龍門的溫泉企業要根據現實客源和潛在客源的年齡結構、消費能力、消費偏好等方面的特點進行市場細分,重點研究休閒度假市場、商務會議市場、女性市場、醫療保健市場和大眾觀光市場等5個目標市場。溫泉酒店要根據自身地理區位、資源環境、地方風俗等條件選擇目標市場,提供不同檔次的溫泉體驗滿足目標顧客群體的特定偏好,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不同方式、不同水平的體驗,從而形成競爭優勢。如醫療保健市場以保健養生為主,主推醫療保健和養生服務,推出針對常見亞健康症狀的醫療保健套餐,結合徒步、登山等戶外活動,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環境整治

調研組建議,龍門縣要加強溫泉景區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環境整治,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水、電、路、網及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加大生態建設與保護力度,擦亮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金牌。

在深化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加大「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力度,做好農村建房的風貌管控。把農村垃圾、污水、綠化工作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環節抓牢抓好;探索實施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措施,進一步完善鎮村污水管網。「還要做好村莊綠化,注重房前屋後、大街小巷、庭院內外的綠化美化。」調研組提出,要以繡花功夫做好縣城精細化建設,不斷優化公共運輸、公共空間綠化美化等公共服務。結合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形成以溫泉為核心的旅遊線路,加強周邊交通體系與溫泉休閒遊憩系統的連接,實現旅遊、居住、商業、文化等多產業結合,為全縣旅遊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營造優美大環境。

加強企業管理多元化發展旅遊

日本、瑞士以及德國的經驗做法表明,龍門有必要成立溫泉協會,加強溫泉企業管理,督促引導企業打造自身的特色產品和品牌,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同時,研究制定龍門溫泉管理、服務、質量等行業標準規範,實行標準化管理,提升龍門溫泉旅遊水平;要引導企業加強員工儀容儀表、言行舉止、業務能力與技能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溫泉企業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並通過實行定期質檢制度,對溫泉項目的衛生、安全、價格、環境進行檢查和監督,進一步完善遊客投訴處理機制,形成檢查公告制度和獎懲制度,切實維護遊客的消費權益並提升其滿意度。

調研組還建議,要通過與國際溫泉專家諮詢顧問團隊合作,制定溫泉行業相關管理、衛生、水質、安全、療效等行業標準,全面提升溫泉行業的整體水平;同時,還要逐步擺脫溫泉開發對旅遊房地產的依賴,逐步構建以溫泉資源為核心的多元化旅遊發展模式。

以「溫泉+」打造溫泉旅遊品牌

結合在日本、瑞士以及德國的實地調研,調研組認為,龍門縣要深入挖掘和提煉龍門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康養文化等嶺南地域文化特色,引入文化內涵、塑造龍門溫泉的獨特形象。

可以以溫泉文化為基石,探索採用「溫泉+療養」「溫泉+音樂」「溫泉+選秀」「溫泉+婚戀」等方式,舉辦各類活動,提升龍門溫泉旅遊的知名度。探索「節會搭台,旅遊唱戲」的溫泉旅遊宣傳模式,堅持政府主導每年舉辦溫泉節、溫泉發展研討會等活動,以溫泉節會為載體,打響「龍門十三湯」和全域旅遊等品牌。把溫泉旅遊與「楊桃節」「龍眼節」「玉蘿節」等特色農業節慶活動結合起來,不斷延伸溫泉旅遊產業鏈。同時,抓住大灣區帶來的機遇,採取政府主辦、企業參與的方法,深入香港等地開展龍門溫泉旅遊推介會等活動;藉助報紙、電視、網站等媒體宣傳龍門溫泉旅遊,主動對接旅遊資源互補的兄弟縣區共同推廣旅遊線路,多措並舉打造世界聞名的溫泉旅遊品牌。

加強醫養融合促建溫泉康復醫院

調研組認為,歐洲溫泉開發以醫療康復為主的經驗做法,可以在龍門得以體現。當前,國家和省市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加之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醫護型康復服務需求旺盛。現代社會群體競爭壓力使精神心理問題多發,釋放壓力、潛能開發、體能訓練、心理治療市場需求巨大。

龍門發展中醫藥產業有基礎,目前該縣正在積極推進萬畝南藥種植示範基地建設,規劃打造全省嶺南中藥材生產示範基地,大力發展「溫泉療養+健康養老」產業,逐漸形成龍門獨特的醫療康養文化。

調研組建議,龍門可以牢牢把握大健康時代及養老產業發展新機遇,通過「醫養融合」一體化健康養老服務模式,探索建立溫泉康復醫院,強化健康養生與溫泉資源的結合。鼓勵各溫泉旅遊景區升級改造,提供特色、規範的康療服務。積極引入優質社會資本,努力打造集中醫及國學健康、健康體檢大數據、網際網路醫療為一體的康復醫療機構,以中醫藥文化傳承為紐帶,走出一條紮實的「溫泉療養」之路,形成「林中泉城、養生天堂」「龍門黃金泉、康體養生源」的龍門溫泉康養形象。

來源:惠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