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年幼時很乖巧,聽話,也沒有太大的管教問題。他上小學時,還時常跟我出去逛街。但是,自從上了中學,他就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現在的他,很叛逆,不肯聽我的話,也不跟我出門了。他會為了一點小事而時常與我發生口角。在一次爭吵時, 他還出口說出「我恨你」三個字,讓我非常痛心。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我該注意哪些事項?——陳女士
當孩子步入青春期時,將會面對身心上的改變。 這是個不穩定的成長階段,而父母及孩子都將面臨不同的考驗。青春期的孩子會因發育而產生荷爾蒙的變化。比如說,他可能開始長青春痘和鬍子,聲音變沉或對異性感興趣。這可能會令孩子感到困擾與擔憂,因而導致心情暴躁。
孩子在這階段開始建立自我定位與意識、喜好和目標。成長中的孩子,思想可能比較不切實際和充滿理想,與父母的務實態度形成強烈對比。孩子在這個階段會試圖嘗試獨立,不願家長過於干涉他的生活。他會比幼年時更注重隱私,有自己的價值觀、理想和計劃,也因而極力爭取獨立自主。他或許認為父母在約束他,所以導致與父母頻頻產生摩擦。
孩子在這時除了必須與其他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建立關係外, 也得應付繁重的功課壓力和學校的課餘活動。與此同時,他也得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衝動行為。在面對種種變化之餘,孩子難免覺得無法負荷而變得煩躁。 以往乖巧的孩子如今轉變成叛逆的青年也是情有可原的。在這個時候,他更需要的是諒解與支持。
良好的溝通可以促進彼此的關係。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較容易與父母在溝通上產生摩擦,親子關係大多因此受到影響。溝通是雙向交流,當其中一方或雙方無法理解溝通中的內容和含義時,問題就會產生。溝通方式包括言語和非言語上的溝通模式,例如肢體語言等。有些時候,我們所說的和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可能是兩回事。打個比方,當青春期孩子在憤怒的情緒下向父母說:「我恨你!」他的意思其實是「我不喜歡你限制我的行動,不讓我去朋友的家」。他並不是恨,而是不喜歡受到約束,他喜歡自由。若父母誤解孩子的真正意思並產生激烈的反應,便會引起和孩子的爭執。往往在這時, 雙方都不會認真地聽對方在說些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你以平靜的語氣作出回應,避免和孩子發生激烈的口角。
有效的溝通方法
下列是幾種與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
尊重孩子。切勿說令他難受的話或企圖諷刺他。可以嘗試以心平氣和的語氣和孩子說話, 因為大聲或生氣的語氣並不是良好的溝通方式。若無法平靜地和孩子說話,就應該歇一會,待雙方都已冷靜和較為理智時,才開始交談。
讓孩子有發言權並聆聽他的想法與心聲,別急於給孩子忠告。每當孩子要分享些重要的話卻經常被父母打斷時,他將不願再和父母溝通,而轉向外尋找其他聽眾。嘗試聆聽孩子的心聲和了解他要表達的意思。當他說: 「我不要上學」時,他可能是要表達:「我無法應付課業的壓力,請幫我。」
避免不必要的爭執
若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發生口角,別和他產生無謂的爭執。有時候,他之所以和你爭吵,是為了要表示他的看法。避免採取對峙和喊罵的管教方式,因為這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而使他變得更叛逆。當你不讓兒子遲回家,而他說:「你很令人討厭」,你可以試著以平靜的語氣告訴他:「你或許認為我很討人厭,但我不准你夜歸不是為了控制你,而是因為我擔心你的安全。」孩子會意識到,對於明確、無商量餘地的課題,爭吵也不會有結果時,他就會乖乖地呆在家。
讓孩子參與家庭討論,在必要時,達致折衷的方法。這一來,他更容易接受和願意遵守家規。當然,有些家規可以堅持,無商量的餘地,例如不准吸煙和不准吸毒等。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楷模。若不要孩子說粗話,父母就別在他面前這麼做。別在孩子面前展現頹廢的樣子或抱怨工作上的問題,因為孩子會耳濡目染,而對學業產生厭惡。當孩子做得對或作出努力時,應適時誇獎他, 運用贊語來給他推動力。
你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改變是一種必經的考驗,但只要你以愛為本,耐心地和他相處,這艱難的階段終將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