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後才發現,保研生和考研生不一樣,三方面道出考研生的苦惱

2023-03-21     青湖已

原標題:讀研後才發現,保研生和考研生不一樣,三方面道出考研生的苦惱

大學生畢業後,一部分學生會選擇考研。近年來,考研人數越來越多,2021年超過400萬人加入了考研大軍。

當然了,和一些辛苦考研的人不同,每所高校都有那麼一小撮學生是保研直接就讀研究生。有的人認為二者差別很大,有的人認為沒有什麼區別。那麼,到底哪種說法正確?過來人表示,二者真的不一樣,考研生心中苦惱更多。

讀研後才發現,保研生和考研生的不一樣,三方面道出考研生的苦惱

很多人對於考研和保研的區別,只能通過經驗來評價。大部分學生只有在讀研後,才能知道二者的差別,等到後悔就來不及了。大家應深入理解二者的差別。從現狀來說,考研與保研的學生,在三個方面不同。

努力程度不一樣,一般保研生成績不會太差,甚至有的從大一開始,就已經被學校內定。因此,這些學生會在能力和學習上盡全力展現自己。但考研生一般是從大三開始準備考研,或許前兩年根本就不努力。

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基礎很差,考研完全是靠著死記硬背拿到的分數,在導師看來,是有一定水分的。比不上保研生,更加實打實。

導師對於二者關注程度相差很大。就導師而言,保研生毫無疑問更加優秀。由於客觀原因,保研生肯定是在某個學科或整體能力特別突出,才會進入學校保研名單中。這樣的學生一方面學習成績好,另一方面,深得導師器重,導師自然另眼相待。

考研生就不一定了。考研生可能來自全國各地,有好的學校,有普通學校,層次不一。因此,一些985/211高校的導師,對於來自普通院校的考研生不是很關注。

這就導致二者享受的待遇差距相差很大。甚至,在一些重要項目中,導師都是先交給保研生,不合適後再交給考研生。

二者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儘管無法從是否保研來判斷學生綜合實力,但二者研究生入學標準卻大不相同。

舉例來說,考研實際上是短期的能力提升,在許多方面可能並非如此優秀。保研生卻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導師自然更喜歡後者。

如果想拿到考研資格,學生需付出四年的辛苦努力

總的來說,保研生質量是要高於考研生,無論是日後發展還是享受的待遇,保研生都要高出一籌。

那麼,學生該如何成為保研生?學校各個專業都有保研的配額,現實中合格的學生比較少,再加上部分院校缺乏客觀的評價體系,導致原本一些適合保研的學生,只能通過考研來讀書。

因此,如果想成為雙一流高校的保研生,最好是先成為這個學校的本科生,然後要保持四年的好成績,才能有可能保研。

想要保研,一定要注重英語成績。一般來說,考研學生,英語只要通過四級就差不多了,但如果想要考研,英語成績至少要超過六級。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要想成為研究生,就必須在各方面都取得優異的成績,尤其是本專業知識,如果成績一直都很好,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導師會對你有很深刻的印象。

因此,相對於考研,保研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至少要在這四年期間,成績非常好,才能有可能進入保研資格中,因此,哪個更難大家心中應該有數。

除了上述條件外,保研生更加受到導師注重,多半原因是「自家的孩子」,因為保研學生都是本校學生,對於學校、師生情況更熟悉,也更有可能適合學校的學習與生活。

因此,學生如果想要成為保研生,一定要做好努力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準備,不可先玩兩年,在大三才努力學習,到那時,學校根本不會把你放在保研名單中,保研機率要小之又小。

此外,即便是考研上去的學生也無需太擔心,畢竟每個導師帶的研究生人數不是很多,如果在上岸後,能主動與導師搞好關係,不會太吃虧。

【今日話題】考研生和保研生哪個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f56e84cb238140aab9084f1a260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