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華原創丨青煙裊裊的梵唱(散文)

2023-12-05     真言貞語

原標題:石清華原創丨青煙裊裊的梵唱(散文)

青煙裊裊的梵唱

文/石清華

「各位親友,二叔升仙,悼念活動在老家進行。」長江大學代教授在家族群發布消息。老婆代雲父系中的最後一位長輩升仙,她要看護孫子,我不能不去。

乘車七個多小時,到達紫金村四組逝者三伯代仁家的稻場上,房前的堰塘邊,鞭炮「噼噼啪啪」地炸響。據說當地有個習慣:凡是重要的客人來祭奠時,皆放鞭炮歡迎,離開時也放鞭炮相送,以表達主人的誠心、敬意。我是重要的客人嗎?顯然不是。但卻是么房的代表,乘了約八小時的車,也許沒有功勞有苦勞吧。鞭炮炸起的青煙裊裊上升、四面擴散、飄向八方,與碧空中來去自由的雲朵融為一體,悠然自得地隨處遊逛。

給三伯磕頭、作揖、燒紙、點香,紅紅的火苗慢慢吐著縷縷青煙,吻過靈台前含笑的遺像,拂過和尚懸掛的經幡,左右晃動、繚繞而上。也許逝者的靈魂會隨著青煙飄飄蕩蕩上九霄吧。

已經八個多小時沒吃飯了,胃裡鬧革命很正常。被親戚帶到主人屋後公路邊的紫金飯店時,先到的客人已經在吃喝。鄉下舉辦喪事也叫白事,似乎不那麼規範,不必等齊一桌十人。先到先吃,吃完就走,後來者雖然是殘湯剩菜,但吃飽飯是沒問題的。主人安排我才開席的一桌,迅速占據一個位置,自拿碗筷盛飯,瞄一眼桌面,似乎缺點什麼,原來主人沒有擺上酒,可能辦事人員忙而忘了吧。掃視店中,發現儲櫃里有泡的中藥酒,不問三七二十一,倒了一杯三兩酒,把葷素菜夾了大半碗,可以放心地慢慢吃喝啦。在這種場合,那是斯文不得的。

酒後,要在田地果園轉轉,看看曾經勞動的地方,活動活動筋骨,提高體溫,做整夜守靈的準備。

晚霞把地平線上連綿的雲彩染成了暗紅色,愈高愈淡,直到什麼也看不見的高空。在滿坡餘暉的橘園裡,沿採摘橘子的小徑蜿蜒上行。進入未採摘的區域,每棵橘樹從下到上、從裡到外,皆掛著鈴鐺似的橘子。樹挨著樹,果挨著果,不論你怎麼繞行,總有橘子乒桌球乓地碰到上半身的不同部位。

獨立在山坡間的「土饅頭」上,環顧周邊,遠近小丘的一面或多面,金黃的橘子在餘暉下泛著光芒。爭相撲入眼帘的果子,似乎淹沒了枝葉,只在果子的縫隙間,才露出些許綠葉。看到此時,不禁拉著身前的兩根果枝,每根枝冠(枝頭向陽的面)可能0.5平方米吧。仔細數了數枝冠上面的果子:46個。選了個最漂亮的橘子,咬上一瓣,甜入心扉。這麼多、這麼大、這麼甜的橘子,正是橘農盼望的大豐收哇。

回到靈堂守靈,與果農們聊天,他們異口同聲:今年橘子大豐收,但卻很難賣出去。九月時賣三角一斤,十月時賣兩角七分一斤,十一月兩角一斤也沒人買。我說在武漢市先前是十元買三斤,現在十元買四斤,還遠不如這山坡上的橘子好吃。而今信息傳遞快捷,公路四通八達,這麼好吃的果子,理應暢銷,怎麼會有一片一片的山坡閃耀著金光呢?也許是果農待價而沽,也許是經銷者認為時機未到,也許只有千家萬戶佳節團聚時,才能品嘗這美味的美好。總之,衷心希望人們皆心想事成: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和尚「梆、梆」地敲著木魚,「當、當」地打著銅鑼,哼哼唧唧地誦起經來。在這短短的經卷里,書寫著逝者八十六個春秋。其中很多年的稻飄香、果金黃時節,我總有一次邀請逝者和相關親戚去卷橋水庫轉一轉。望望秀美的山,看看清澈的水,嘗嘗肥碩的魚,喝喝自釀的酒,品品家鄉的茶。雖然是幾代人相聚,但互不設防、坦誠相見,都說心裡話。

逝者祖、父皆是地方小吏、家庭富有、鄉里名人。其父坐穿牢底,葬於獄中。三伯儘管頗識幾字、能說會道、勤勞肯干,也只能終生務農。哪怕夾著尾巴做人,也因失言而惹禍。

有段時間在偏遠的鄉村,「資本主義的尾巴」割得不徹底:允許農民家裡養雞,雞可下蛋,蛋可換鹽。千家萬戶放養的雞,在房前屋後啄食集體的糧食在所難免。秋末一日,三伯家的雞偷吃長在田裡的晚稻時,被生產隊長發現,立馬召來三伯質問:「你家的雞也不老實,膽子大得很,竟然偷吃集體的稻穀。」

「隊長,雞雖然偷吃了稻穀,但把屎拉在田裡,這是最好的肥料哇。」

隊長一時語塞,地主分子就是不老實,居然對抗革命,得給點顏色看看。於是拿起鐵皮喇叭一叫:立即召開現場批鬥會。地主分子代仁被民兵隊長五花大綁,會計給他戴上高帽子。初時站在稻田邊批鬥,與會群眾振臂高呼:「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打倒地主分子代仁。」此時有個覺悟高的貧下中農代表衝上前去,猛地一腳將代仁踢跪在田埂上。然後有人找來一個破鐵皮盆子,一根小木棍交給代仁。由民兵隊長用繩子在身後牽著,代仁一邊敲著鐵皮盆子,一邊喊「我是地主分子代仁,放雞偷吃了稻穀。破壞生產,罪該萬死。」游完全村,布告世界,不得對抗革命。

和尚哼哼唧唧的說唱,也許送走了最後一撥戴高帽子遊街走村的各類壞分子。但願在另一個世界裡,革命者和被革命者不再你爭我斗,彼此和睦相處。

和尚帶著孝子賢孫繞棺告別亡者,不論關係遠近、情感厚薄,此後再也不能相見,不禁潸然淚下、放聲悲泣。

從靈堂來到屋外,孝子賢孫抬著美麗高樓房,拿著大大的元寶,抱著亡者生前穿用過的衣物等,統統堆放在稻場前的堰塘邊,然後四邊點火,瞬間便嗶嗶剝剝地燃起來。下粗上細的火焰,仔細查看堆放的所有物什,舔食其中的水分、濕氣,吐出一縷縷黑的、青的、白的煙。煙隨火苗前後左右晃悠,大約燒完了酸甜苦辣、離合悲歡,然後匯聚在一起,直衝上空、回歸自然,獲得了絕對自由。

升仙的煙火,告別了昨天憂傷的腳步,迎著今日的朝霞,將會照耀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2023年11月13日)

【作者簡介】石清華(男),退休教師。出身卑微,有幸長成,但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只好勤奮幹事,踏實做人。胸無大志,交遊平民,酸甜苦辣,離合悲歡,滲透於心。然盼其覺醒,努力上進。替己謀福利,為國盡忠誠。暢敘平民事,共享人間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f4cffc2ee4d901ee8e6e7f0c135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