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治本之策
——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解讀之四
王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了要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向上突圍,在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中發揮更大作用的目標,就必然要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治本之策,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
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治本之策,要紮實踐行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唐山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城市,綠色低碳轉型難度大、任務重,生態文明建設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只有深入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這「五個重大關係」,深刻把握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才能真正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斷加快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方位、革命性變革,讓綠色成為普遍形態,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最終實現「雙碳」目標,打造出更多更好的中國式現代化唐山場景。
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治本之策,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體、潔凈的土壤既是群眾的關切、社會的關注,又是發展之基、治污之要。唐山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出台了《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若干措施》,對進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了部署。近兩年來,唐山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實現了里程碑式突破,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我市大氣污染防治經驗被中組部列為全國幹部學習培訓教材典型案例。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16家鋼鐵企業完成環保績效創A,總量居全省第一。培育省級以上綠色工廠124家,其中國家級41家,全域幸福河湖示範區建設紮實推進。今後,唐山將繼續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紮實開展工業排放深度治理、重污染天氣精準應對等攻堅行動,確保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穩定「退後十」;深入推進全域治水、河湖生態環境修復等重點工程,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強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頭防控,統籌推進城鄉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穩步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治本之策,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發展要轉型,能源必先行。新型能源體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礎性工程,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作為與碳達峰碳中和密切相關的重點碳排放行業,能源產業綠色低碳化轉型責任重大。唐山因煤而立、因鋼而興,既是能源生產大市,更是能源消耗大市,亟需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轉變能源利用方式,擺脫對傳統能源的過度依賴,落實落細國家發改委關於《支持唐山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打造北方地區新型能源生產應用基地。在能源供給側市場化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加快形成「風光水火儲氫氨」多能互補的新能源格局;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大規模推進「綠電入唐」,實施「綠電+」行動,積極跑辦爭取峰谷電價調整方案,抓緊研究儲能電站與電網的結算機制,實現谷電峰用、降本增效;全力推進新型電力管理平台、充換電智能管理平台、能碳管理平台和「綠享生活」碳普惠平台建設,探索實施農村「風機+分布式光伏+儲能」模式,推動新型能源全產業鏈落戶唐山,加快打造儲能之城;制定新能源汽車替換支持政策,科學有序推動制氫廠、加氫站、充換電站建設,做大做強環保治理設施、新能源重卡「租售並舉」推廣平台,爭創全域公路清潔運輸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將有效提升我市傳統支柱產業的「含綠量」,為構建具有唐山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蓄勢聚能。
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治本之策,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雙碳」目標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鋼鐵行業是碳排放量最高的製造行業,唐山是鋼鐵工業大市,擁有國內最大的鋼鐵產業集群體,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對我市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正確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係,堅持生態優先、先立後破,將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礎上,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處理好整體和局部的關係,緊密結合唐山本地資源分布和產業分工實際,確定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雙碳」行動方案,既要與頂層設計相銜接,又不能搞「一刀切」;處理好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係,既要立足當下,腳踏實地解決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具體問題,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又要放眼長遠,克服「碳衝鋒」等急功近利傾向;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堅持雙輪驅動、兩手發力,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更好結合,形成「雙碳」工作激勵約束機制。需要利用好《支持唐山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加快完善「1+N」政策體系,開展能源資源基地零排放示範區研究,謀劃實施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探索開展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加快建設大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範項目,積極爭取建設碳交易市場,著力建設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探索推行綠色低碳生活積分獎勵機制,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加強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高標準建設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打造「無廢城市」。
念茲在茲,必有迴響。唐山已經吹響了向綠髮展、向新而變的號角,已經描繪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已經邁出推動綠色低碳新發展的堅實步伐,必將會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加快實現「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奮鬥目標,譜寫出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唐山新篇章。
(作者為中共唐山市委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室主任、教授)
來源: 唐山勞動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