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歷史:赫魯雪夫要把旅順基地還給中國,為何伏羅希洛夫反對?

2024-01-01     郭哥文化

原標題:蘇聯歷史:赫魯雪夫要把旅順基地還給中國,為何伏羅希洛夫反對?

蘇聯建立後,在蘇聯歷史有許多叱吒風雲的軍事將領,這些人既是蘇聯建設的功臣,又是挽救蘇聯的功臣。可以說沒有這些忠心耿耿的軍事將領,蘇聯不可能走到現在。但在蘇聯期間,能歷經四代元首的開國元帥,恐怕沒幾個,除了朱可夫以外,還有一位並不被看好的元帥,此人就是伏羅希洛夫。

對伏羅希洛夫這個人,我們會專門詳細介紹他。今天主要聊一下蘇聯歷史上一段蘇中之間的往事,而這段往事與伏羅希洛夫元帥有點關係。

元首出訪

1954年,蘇聯第二代元首赫魯雪夫穩定了自己職位。史達林死後,蘇聯高層經歷過一段激烈內部鬥爭後,赫魯雪夫最終上位。赫魯雪夫上任後,他開始否定史達林一些工作和決策。那時「秘密報告」還未出台。不過赫魯雪夫在此期間卻做了很多對華友好的事情。比如加大對華援助,幫助國中國進行核能研究。

1954年在新中國成立5周年前夕,當時赫魯雪夫認為蘇聯對中國建國慶典活動太不重視了,每次都派一些低級別官員參加慶典,元首從來未參加過。赫魯雪夫決定親自到中國參加建國慶典。這並非是赫魯雪夫心血來潮,一是證明他要做史達林沒做過的事,二是要拉攏除蘇聯外第二大社會主義國家。

據說,赫魯雪夫準備去中國參加國慶典禮之前,他準備了4個大禮包。其中有兩份禮包最大,一份就是把旅順基地歸還我國,第二個就是與我國進行科技合作,為我國提供科技援助。

對於這四份大禮,赫魯雪夫認為很正常,也是對中國友好的一個舉動。但赫魯雪夫的做法,卻不斷遭到蘇聯內部一些人的反對。如果不是赫魯雪夫堅持這4份禮包送給中國,恐怕我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需要花費更長時間。

最先反對赫魯雪夫的是蘇聯外交部,時任第一副外長葛羅米柯就反對,他甚至向蘇共寫了份報告,不提旅順軍事基地歸還一事,甚至連元首出訪之事他也反對。不過赫魯雪夫很快指示米高揚,今後外交部由他負責,把葛羅米柯晾一邊去。赫魯雪夫的做法,讓葛羅米柯最後妥協,否則葛羅米柯以後連外長也當不上了。

元帥反對

針對赫魯雪夫的四份大禮包,隨著我國國慶節的臨近,蘇共主席團也進入研究討論階段。1954年9月24日,赫魯雪夫與米高揚等主席團成員簽字後,把這個決定送到伏羅希洛夫那裡簽字,沒想到卻遭到伏羅希洛夫的反對。當時蘇聯對外經貿部副部長科瓦利拿著文件挨家跑,到了伏羅希洛夫那裡時,伏羅希洛夫直接對來人說:「向米高揚說,我反對!」然後關上門睡覺了。

誰都知道伏羅希洛夫的地位和作用,此人與列寧一起創業起家,雖然指揮才能一般,但也是開國元老,論資歷他比赫魯雪夫要早很多,論地位,剩下的開國元勛已經不多了。

但到了9月26日開會時,會議由赫魯雪夫組織,赫魯雪夫根本沒慣著伏羅希洛夫,在會上用手指著伏羅希洛夫,問他為什麼反對。

伏羅希羅夫認為蘇聯實力並不強大,為何要援助中國?特別是收回二戰時被日本占領的旅順基地,這是蘇聯恢復沙俄時期的利益。作為二戰勝利產物,蘇聯有權保留旅順基地。

對於伏羅希洛夫的反對,赫魯雪夫當即予以反駁,他認為原來沙俄占領中國土地都應歸還中國。而中蘇兩國有旅順租賃協定,按協議蘇聯也應把基地歸還中國。

赫魯雪夫又痛斥了伏羅希洛夫一番,認為給中國援助是應該的,也是鞏固中蘇友好的重要步驟。

最後伏羅希洛夫也不敢反對了,也只能同意了赫魯雪夫的援助計劃。會議進行表決後通過援助計劃。

反對原因

那伏羅希洛夫為何反對赫魯雪夫的決定呢?其實這個開國元帥並不是反對赫魯雪夫,此人作為沙俄時期成長起來的元帥,骨子裡還有沙俄帝國的榮光。甚至也有蘇聯大國沙文主義想法。

就憑伏羅希洛夫說的那句「旅順曾是沙俄的領地」,按理說,在蘇共會議上這樣美化沙俄做法,本身就是個錯誤,也足以看出當時一些蘇聯政客骨子裡還依然存在對我國歧視的思想。

另外,伏羅希洛夫軍事才能一般,但他作為史達林時期的重要將領,對中國現狀很了解。認為中國很落後,如果援助中國讓中國強大後,就會構成對蘇聯威脅。這才是伏羅希洛夫反對主要原因。

不過作為開國元帥,伏羅希洛夫能力一般,他內心中沙俄大帝國想法很重。但他最後雖然善終,不過在蘇聯歷史上名聲很一般,連朱可夫都不如。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c8807c45c0f58bbb1639b08494fe6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