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還在持續的爆點!

2024-05-06   紅刊財經

原標題:一個還在持續的爆點!

文丨王飛

風水輪流轉。去年,流行的一句話是「開市一天虧一天」,這次五一是「放假一天虧一天」。

假期,在海外流動性緩解的背景下,中國資產全線爆發,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均明顯上漲,分別創下了近8個月新高和飆升超7%的佳績。 對此,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表示,「從今年以來表現全球最差到領跑全球市場,(港股)正式進入技術性牛市。 」

港股等中國資產價格飆升,市場對A股的預期也普遍增高。 在這樣的預期下,節後首個交易日,外資即再次開啟了爆買模式,僅僅半天就購入百億,A股也如期實現了「開門紅」。 市場普漲,到了午間收盤有超4500餘只個股收漲,前期超跌的鋰電、白酒、地產、保險、證券等權重板塊都表現不錯,多數板塊內都可以見到一兩隻漲停的股票。

但從漲停板家數來看,細分賽道合成生物概念的表現更加搶眼,川寧生物觸及「20CM」漲停,播恩集團、聖達生物和蔚藍生物等多隻成分股也都曾觸及「10CM」漲停。 其中,川寧生物已連續三天「20CM」漲停,蔚藍生物連續四天漲停,播恩集團、聖達生物等也都是連續兩天及其以上。

為什麼合成生物概念這麼火?

合成生物是指通過合成方法來設計和構建具有新功能的生物體系,打開了從非生命物質向生命物質轉化的大門,是21世紀生命科學領域的顛覆性技術之一,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學品、生物材料、生物能源、農業等多個領域。

近年以來,合成生物市場空間迎來快速擴張。 全球合成生物市場規模已從2018年的53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170億美元,預計在2028年將達到近500億美元(年均增長24%)。

政策上,4月26日,北京化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表示,目前由發改委牽頭,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正在聯合研製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行動計劃,並且有望在近期出台。

這在業內人士看來, 合成生物想像空間大、政策預期還沒打滿,市場發酵仍有空間。合成生物也有望成為繼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提及的AI、低空經濟之後的又一「新質生產力」賽道,強勢輪動。

想像空間大,也意味著合成生物現在仍處於產業化初期,也因此,A股上市公司在這方面的布局也參差不齊。

如醫藥中間體製造企業川寧生物,公司未來將藉助合成生物學和AI賦能原有產業,進一步鞏固公司在抗生素中間體領域的領先地位。播恩集團,公司的「農業農村部飼料合成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是全國農業領域企業中惟一的飼料合成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另外,沃特股份和利民股份等多家相關公司也有合成生物相關的布局。

儘管如此,但合成生物概念股的基本面情況普遍較好,這很可能是其近期走強以及未來持續走強的根基。

在Wind合成生物指數中,共收納了24家上市公司,有22家在今年一季度實現了盈利,16家實現了盈利增長,占比分別高達91.67%和66.67%。其中,貝瑞基因等6家公司的盈利增幅最大,都在100%以上 。

目前,合成生物概念股已獲得眾多知名機構資金的關注。 如貝瑞基因,高盛就最新現身在公司今年一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新和成,再次獲得重陽投資兩隻產品的無變動重倉持有; 康弘藥業,獲得了外資的聯合關注,其中北上資金進行了加倉,「中東富豪」科威特新進重倉……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