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類人或是胃癌的潛在目標,及時改正,對健康自有幫助

2022-06-10     金蘭中醫學社

原標題:這4類人或是胃癌的潛在目標,及時改正,對健康自有幫助

胃部疾病或許是現代人最常出現的生理不適之一,無論是消化不良、排便不暢、胃口不佳還是反酸胃脹,似乎都可以歸結於「胃不好」。

事實上,作為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胃的生理構造十分複雜,並且其也是人體中酸性最強的器官,如果受到損傷,其後果是較為嚴重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近些年來嚴重胃病、特別是胃癌患者的新發人數在不斷上升,而且有不少病發人群的年齡處於18-35歲。

這都說明胃部健康的形勢已然頗為嚴峻。

統計結果還顯示,長期有4種生活習慣的人群,更容易成為胃癌的「針對目標」,若您也有類似情況,或許得儘早予以糾正。

1.喜好食用滾燙食物的人

有很多朋友吃飯時,總覺得剛出鍋的湯羹更為鮮美、剛炸熟的甜品更為酥脆,於是喜歡頂著滾滾熱氣囫圇而下,吃完還要說一句「暖到胃裡面了」。

事實上,整個消化系統的黏膜結構都比人們想像的更為脆弱,別說滾沸的食物,根據多所醫學研究機構給出的反饋,60℃以上的燙食就足以傷害粘膜細胞與組織,繼而加深細胞出現癌變的潛在風險。

而且,吃燙食不單單會影響胃部,還可能給口腔癌、食道癌等病情創造條件,請您予以重視。

2.不喝酒就吃不下飯的人

飲酒是很多人都有的生活習慣,無論是為了調和氣氛、增進友誼,還是禮儀所需、社交所迫,少量喝酒都難以避免。

但有些人則不同,他們在長年的飲酒生活中已經形成了習慣,似乎不喝酒就沒胃口,連飯都吃不下。

酗酒傷身的道理大家都懂,過多的酒精攝取只會讓肝臟、結直腸、胃部等消化器官提前「罷工」,於身體而言百弊而無一利,少飲酒對自己、對家人都有好處,只看您下不下得了決心而已。

3.不規律飲食的人

很多都市白領出於工作需要,在飲食和睡眠方面都缺乏定時定期的理念。然而,人體本身卻是一台精密的機器,具有很強的節律特性,如果每天的進食時間總是不規律,而且頻頻飢一頓飽一頓的,那麼胃部受損的風險自然就會提高,還請儘快調整。

4.不注重飲食衛生的人

還有些朋友,篤信「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樸素觀點,習慣於吃飯前不洗手、用手直接抓拿食物、剩飯剩菜直接開吃……這些行為無疑是在給各式細菌與病毒提供便利途徑,生怕它們無法抵達自身的胃腸道。

據統計,很多胃癌患者的直接誘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這種病菌既能夠通過糞口與飛沫進行傳播,也能夠附著在食物表面進入胃部。

因此,保障自身的飲食衛生,不僅僅是個人素質的要求,也是保障健康的重要一環。

【本圖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c3370adfa745c184d1a8afbd980cc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