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指中國哪七處領土?至今還有一處未統一是哪裡?

2024-01-15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七子之歌》指中國哪七處領土?至今還有一處未統一是哪裡?

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就描繪了當時的那種「山河破碎風飄絮」的場景,七子之歌,顧名思義,就是為我國的七處領土所寫的歌,如今,這些領土都已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只有兩處例外。

文學大家,鐵骨錚錚

聞一多先生有很多的代表作,最著名的就是《七子之歌》。在那個山河破碎的年代,百姓流離失所,我們的領土隨意被侵略者踐踏。

以聞一多先生當時的才華和他的能力,足以讓他衣食無憂,也足以讓他在那個亂世中安穩生活。

但是他並沒有選擇這樣做,反而是把筆當作武器,創作了一系列的振奮人心的愛國作品。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聞一多先生其實在當時除了創作澳門之外,還創作了六個地方。

這些地方分別是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它們雖然分布在祖國的天南海北,但是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被侵略者給占領。

我們沒有了任何的尊嚴和地位,就連大清宮裡面的朝廷,上面坐的也是外國人。

喪權辱國,被迫割讓

在這七處領土中,澳門是最先被割讓的,在16世紀的時候,葡萄牙就看中了澳門這塊地方。

那個時候的葡萄牙也有著海上王國的稱號,它海上的工業和其他產業非常發達,造船業更是處在世界先進的位置。

所以葡萄牙拿著最先進的武器敲開了澳門的大門,之後澳門就淪陷了,最終成為了葡萄牙的附屬土地,這就是中國屈辱歷史的最早開端。

也正是因為如此,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等這些地方最終割讓給了英國人。

但是,我們身邊的彈丸之國——日本,卻在悄悄崛起,這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

一些國家在看到彈丸之地的日本也能夠隨意欺凌宰割偌大的中國後,他們的野心進一步膨脹,沒有了任何的懼怕。

無法收回,遺憾至極

隨著侵略者的逐漸占領,中國的民族危機越來越嚴重,直到到了滅國的地步。

幸運的是在那個關鍵的節點,我們的組織誕生了,從此我們迎來的希望。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中國也徹底結束了被殖民和被侵略的歷史,實現了真正的自由和獨立。

在這之後,隨著我國國力的逐漸增強,我們在國際上也有了話語權,所以我們拿到了屬於自己的領土,比如說旅順和大連。這些在海外漂泊百年的遊子,終於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台灣也是《七子之歌》中的一處領土之一,當時日本在投降的時候,這個國家其實是把台灣給了中國的。

但是之後就爆發了我們和老蔣隊伍的戰爭,老蔣的隊伍在戰敗之後就退到了台灣。

其實當時的琉球島是有機會回到祖國的懷抱的,只不過當時它處於老蔣的控制中。

之後的日本和美國又走得很近,美國非常感謝他這個所謂的出生入死兄弟,就把琉球島又歸還給了日本。

當時琉球島上住的都是中國的國民,他們雖然被劃分到日本的國土上,但是他們的心依舊屬於中國,所以他們也進行了拚死的反抗,最終死傷慘重。

那兒的所有東西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到工業體系,小到人們的日常習俗,基本上都是以日本為主,漢語也消失了,日本官方也正式控制了那兒。

台灣回歸,拭目以待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面對殖民者的侵略,中國人民開始逐漸覺醒。尤其是在我們的組織掌握了領導權之後,我們進行了大規模的反抗,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大家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c1418f9d9e899b43468f0ba4e289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