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國產劇《殺不死》。
片名9 Lives / damn it! (2017)。
《毛騙第1季》是2010年的一部國產網絡劇,這個系列成為第一批國產網劇,內容過於硬核,被封為網劇鼻祖、國產第一神劇。
今年4月《毛騙》團隊的最新作品《異物志》上線,為了更好地理解主創團隊的創作思路和藝術風格,我把導演李洪綢的幾部作品按序刷了一遍,感興趣的觀眾不妨也這樣看一遍:《毛騙第1季》《毛騙第2季》《毛騙完結篇》《殺不死》《城市的邊緣》《異物志》,收穫定會不同。
在2015年《毛騙》完結後,導演團隊就緊鑼密鼓地拍攝了全新的《殺不死》。
從《毛騙》一路追下來,再看《殺不死》就顯得很有必要。
新劇和《毛騙》有著顯著不同,可以看做是團隊嘗試轉型。主角回歸普通人,捨棄了以往的高智商對決,將視角下沉,拍出了一部關於普通年輕人的戲劇性生活。他們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捲入了一系列危及生命的案件,驚險刺激的同時,又顯得有一絲可樂。
被封為《毛騙》兩大男神的小寶和邵莊擔任本劇男主角。
小寶演的人名叫林森,是一名4S店銷售員。他是個媽寶男,被母親嚴格控制生活中的一切,每天不斷重複著前一天的生活,過的渾渾噩噩。
邵莊演的人是哨子,他是4S的維修工,喜歡賭博和聊騷,同時也是林森的損友。
林森喜歡上隔壁4S店的前台女孩小茵,卻不敢有任何行動,哨子則自告奮勇,結合自己多年老司機經驗,主動提出幫忙撮合倆人。
事情發展並不簡單,他們捲入一場驚險刺激的連環案件之中,就這樣,原本月老牽線姻緣的喜事變成了隨時會掉腦袋的危機。
《殺不死》的故事情節不斷拓展,觀眾們第一眼看到的故事只是導演想讓觀眾看到的內容。
緊接著畫面一轉,觀眾們會恍然大悟,前一秒看到的情節原來還有另一層深意。
劇中沒有把反轉再反轉的戲碼安排到主角身上,而是改放到劇情表現上。
從這一點來看,這部劇和《毛騙》一脈相承。
本劇保持了團隊一如既往的精益求精,全劇里沒有一個細節是多餘的。
從這可以看出編劇導演在劇本上花了很大的心思,哪怕是開頭一個不起眼的小舉報箱,都會成為收尾時的關鍵。觀眾看到這些道具最終被用上了,肯定會會心一笑:「原來在這等著呢」。
《毛騙》大獲成功後,劇組也有了資金。本劇的服道化效果大幅提升,再也不是拍《毛騙》時為了燈光到處找路燈的樣子了。全劇調色有了大幅提升,再也不是當初的質樸畫面。
加上劇本過硬,邏輯自洽,全靠著同行襯托,《殺不死》吊打一大片國產劇毫無壓力。
片名《殺不死》可以看出兩種含義。
第一個就像英文片名《9 Lives》,貓有九條命,林森和哨子也是如此。
他們莫名其妙地捲入一系列爭鬥,在一片混亂無序尋找生路,結果別人都死於非命了,唯有這兩人全身而退。主角光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他們要負責點題重任。
第二個就是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尼采《善惡的彼岸》中所說的"What doesn't kill me will make me stronger."那些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變得更強大。
其實很多情況下,殺不死我是因為我本身就很強大,才不會被殺死。但把這句話放到本劇的環境下,觀眾就會很容易發現林森和哨子身上的成長痕跡。
他們通過這一系列陰差陽錯的事件,的確獲得了成長,兩個人再也不是以前混吃等死的樣子,而是找到了人生目標,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這讓他們的奇遇多了一絲勵志色彩。
破繭重生浪子回頭,
一脈相承嘗試轉型。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