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是帶孩子最累的人?除了媽媽們,這個人最辛苦,而且還很心酸

2023-04-15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誰會是帶孩子最累的人?除了媽媽們,這個人最辛苦,而且還很心酸

很多年輕的媽媽不願意生二胎,因為帶一個孩子的體驗就是很糟糕的——累。帶孩子身心俱疲可不是只有媽媽,幫忙帶孩子的老人,他們可能會更辛苦。

異地帶娃的老人都非常辛苦

王大媽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村老太太,兒子考上了名牌大學,是她經常掛在嘴邊的驕傲。兒媳婦兒生了孩子以後,她就趕過來幫忙帶孩子了。老太太常年下地務農,從來都不覺得辛苦,但是,帶大孫子真的是讓她感到很累。

老太太身體很好,但是,每天快節奏的生活習慣,她也感覺挺累。早上,天剛蒙蒙亮,她就趁兒子和兒媳婦兒在家帶孩子睡覺,她就早早地出門買菜了,大包小包地回來,就趕緊做早飯。

兒子和兒媳婦兒出門去上班,趁孩子睡覺的時候,她就趕緊收拾出午餐,然後經常是一手抱孩子,一手炒菜,等到兒子他們回家來,也可以吃到現成的飯菜。

晚上,兒子和兒媳婦兒回來晚,她都是做好飯菜在鍋里熱著,等到他們吃完飯,奶奶已經把孩子喂飽、哄睡著了。

雖然是這樣,但是兒媳婦兒還有很多不滿意,她吐槽北方人的婆婆,做什麼飯菜都是一大盆,吃了上頓,下頓接著吃,這樣很不健康。婆婆的廚藝太差,她都吃不飽。她埋怨婆婆不會用廚房的廚具,不粘鍋都給用壞了,高壓鍋也被腐蝕掉了。

王大媽總是默默地聽著兒媳婦兒的話裡有話,在他們不在家的時候,還偷偷地抹眼淚。有時候,她也非常想要一走了之,可是,為了兒子和孫子,她也只能默默地承受,她走了,孩子們怎麼上班?

隔壁單元的孫大媽就是本市人,女兒遠嫁去了其他城市,卻把外孫子送回來給她帶。她對王大媽說:「你就知足吧!我可比你累多了!」

確實是,王大媽的兒子、兒媳婦兒就在身邊,最起碼晚上媽媽帶娃,她就可以睡一個好覺,緩解一下疲勞,周末,爸爸媽媽帶娃,她也可以輕鬆一下。可是,自己這帶孩子、做家務常年午休,真的是生病都沒有權利休息一下。

王大媽卻說:「你最少在自己家裡,不用背井離鄉,也沒有人挑你的不是,比我好多了。」

不管是奶奶還是姥姥,幫兒女帶孩子的老人都很累,因為他們已經不再是年輕力壯、精力旺盛的年齡了,帶孩子不像干農活,累了還可以喘口氣,孩子是活蹦亂跳的,大人的精力要時時刻刻都集中在他們的身上。

老人能夠幫忙帶孩子,年輕人就是幸福的,生活壓力小了很多。

所以,不管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還是姥姥姥爺幫忙帶孩子,爸爸媽媽都應該感激他們,不要讓他們身體勞累,心情又壓抑。爺爺奶奶們和爸爸媽媽配合好了,對孩子的成長也更有利。

爺爺奶奶來照顧,爸爸媽媽來教育

讓老人來幫忙帶孩子,還是把孩子送回老家去?我覺得前者是比較明智的。老人來幫忙帶孩子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不適應,但是,有爸爸媽媽在孩子的身邊,老人也會輕鬆一點。另外,老人來到子女的家裡帶孩子,可以照顧孩子,可以做家務,但是,教育孩子的主要任務還是爸爸媽媽承擔的,這也是比較省心的地方。

對孩子來說,能夠生活在爸爸媽媽身邊,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孩子會更有安全感,性格開朗。能夠在城市裡生活、學習,孩子也會增長更多的見識。所以,爺爺奶奶照顧孩子就是一個「打下手」的角色,主要的教育責任還是應該爸爸媽媽來承擔,最好不要讓孩子離開爸爸媽媽的身邊。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常溝通,科學育兒很重要

老人幫忙帶孩子最大的弊端就是他們可能會溺愛孩子,爸爸媽媽教育孩子,他們會過多地干涉。隔輩親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溺愛對孩子的成長是很大的傷害。所以,當爺爺奶奶有溺愛孩子的行為,父母要制止。

爺爺奶奶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很長,他們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爸爸媽媽應該多和他們溝通交流,讓老人也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才能共同把孩子教育好。我們可以購買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給老人看,鼓勵老人愛上學習。

當今社會,養育孩子的壓力是很大的,僅僅依靠年輕人,他們可能會在家庭、事業兩方面左右為難。老人幫忙帶孩子是社會很普遍的現象,爸爸媽媽要對他們心存感恩,爺爺奶奶也不要放棄學習和進步,共同成長的家庭一定能培養出來優秀的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ae0fe7a68580c219400b1313373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