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英語啟蒙的第一步,一線城市的父母都在默默地執行著

2020-02-03     英語軟實力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821篇原創文章。

2020年的春節,是有史以來最長的一個春節。因為不宜外出,所以正好在家讀書,以充實這個漫長的假期。

在陪苗苗讀英文版的《神奇樹屋》系列、《夏洛的網》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過程中,苗爸最大的感受,就是無論多厚的英文原版書,只要堅持每天閱讀30分鐘,不要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夠讀完了。

受此啟發,我最近一直堅持閱讀 Raising A Bilingual Child (《培養一個雙語孩子》),無論是俯身案邊,還是側身床頭,我都打開此書,「逼迫」自己閱讀,而不是刷屏聊天八卦。

之所以選擇這本書閱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是我迄今為止購買的最貴的單本英文原版書,加上運費,約80元左右。我的網盤裡收集了許多英文版的電子書,但因為是免費的,所以就不太珍惜,束之高閣,等待「他日」有空再閱讀。而如今有空閱讀的,往往是花錢購買的書籍。

在閱讀 Raising A Bilingual Child 的過程中,苗爸體會最深的是,家庭英語啟蒙的第一步,一定是TPR(全身反應)教學法,這也正是目前一線城市家長們都在悄悄使用的方法。

這兩年,苗爸寫過許多文章,分享過TPR教學法在家庭中的使用,並且分為初級和高級進行介紹。今天,苗爸繼續從落地的角度入手,談談如何使用TPR教學法在家進行英語啟蒙。

01

不停地說

當然,TPR訓練的初級階段,都是動作短句。有道是:名詞看圖片,動詞TPR。例如,父母說 Wash your face. 孩子開始洗臉。父母說Sweep the floor. 孩子開始掃地。

一般來說,這些動作都是孤立的,不連貫的。這主要由兩個方面決定的:

第一,孩子的聽力水平。在語言聽說訓練的初級階段,我們總是從一個單詞、一個動作短句開始,再過渡到完整的句子。這才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

按照專業的說法,這叫「可理解性輸入」,是孩子聽懂的前提。經常見到一些父母,在孩子沒有任何聽說基礎的情況下,就盲目地給孩子看英文動畫片,不但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而且都是無效輸入。

第二,父母的口語表達能力。雖然有的父母藉助「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來訓練孩子的英語聽力,但是因為自己基礎薄弱,又缺少持之以恆地充電,所以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有限,不能夠給孩子提供連貫性的語言輸入。

在英語口語訓練方面,著名英語教育專家賴世雄教授的「自言自語法」,也許可以作為我們家庭英語啟蒙的參考。我們可以先從手工活動開始訓練,一個手工活動,就是一系列完整的動作描述。例如:

Making a candy bag

Step 1

Prepare a piece of paper and fold it into two halves.

準備一張紙,折成兩半。

Step 2

Glue both sides of the folded paper with the adhesive tapes. Leave the top open to form a bag.

用膠帶將摺疊紙的兩面粘上。打開頂部形成一個袋子。

Step 3

Stuff the bag with candies.

把糖果塞進袋子裡。

Step 4

Seal the top of bag with the adhesive tapes. Tie ribbons to the bag.

用膠帶封住袋子的頂部。把絲帶系在包上。

從英語動作單句,到系列手工動作,最後就是大膽開口,不停地與孩子說英語。就以目前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為例:

Novel coronavirus precautions 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措施

When you are in a public place, you should put on a mask. There are two types of masks highly recommended. The first one is called surgical mask, and the second one is called N ninety five mask ( N 95). And another thing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s washing hands. You should wash your hands after coughing or sneezing, before eating and after toilet use, when hands are visibly dirty and after handling animals or animal waste. What's more, you should avoid going to public places that are densely populated.

當你在公共場所時,你應該戴上口罩。強烈推薦使用兩種類型的口罩。第一個叫做外科口罩,第二個叫做N 95口罩。還有一件事你應該注意的是洗手。你應該在咳嗽或打噴嚏後、進食前和如廁後、手明顯髒時以及處理動物或動物糞便後洗手。此外,你應該避免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

先從日常發生的熟悉的事物開始介紹,挑戰一分鐘不停頓,三分鐘不停頓。沒有人天生下來就能夠滔滔不絕地說話的,尤其是我們不熟練的英語,聽看模仿視頻內容,是最好的自我提升的方法。你堅持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02

互動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家庭英語啟蒙的一大任務,就是幫助孩子打好英語的聽說基礎。我們經常強調學好英語要厚積而薄發,需要大量的輸入,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是不適用於任何場合。

在幼兒時期,機械地輸入遠沒有TPR親子互動更有效果。父母說英語,孩子做動作。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在做遊戲,所以他會樂此不疲。

不過,要經常變換形式,通過不同的遊戲,以激發孩子的興趣。例如:小貓釣魚、撲克牌、大富翁遊戲、自製智能點讀箱、保齡球等。有些家庭是兩個寶貝,大寶帶著二寶一起玩耍,玩一個遊戲,兩個孩子同時得到訓練,啟蒙效率提高了一倍。

如果寶貝還不會說話,父母需要多做示範,小孩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有一個7個月大的寶貝,在媽媽利用「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兩個月左右時間,已經能夠根據英語指令,做許多動作了。

在寶貝會說話之後,TPR親子互動可以順利地過渡,從父母說英語孩子做動作,到父母做動作孩子說英語。這時的孩子如同老師,更有成就感。

03

引導

很多父母反映,孩子不願開口說英語,對於大童來說,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孩子因為害怕說不好,被人嘲笑,會傷自尊,所以不願開口說英語。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早點開始引導孩子開口說英語,非常有必要,小小孩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把一切活動都看作是遊戲,不會因為說錯或做錯什麼而感到羞愧和自卑,正是訓練大膽開始說英語的好時機。

當然,不是是大童就說不好英語口語了,只要父母引導得當,孩子就會逐漸積累自信心,願意開口說英語的。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鼓勵+獎勵

孩子都喜歡聽到父母或老師的鼓勵。當孩子開口說英語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給予鼓勵,增加孩子說英語的自信心。

有的時候,僅僅是鼓勵已經不能激發孩子說英語的興趣了,這時候可以考慮使用適當的獎勵。在訓練「一分鐘英文演講」的時候,我嘗試過一次獎勵一元零花錢的方式,比較有效果。

當然,還有一些孩子鼓勵和獎勵都沒有效果,需要使用制度管理來幫助孩子每天堅持下來。列舉每日清單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

第二,循序漸進

經常有父母說某某孩子說話晚,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缺乏有系統的訓練。正如苗爸在第一節所說,父母應該不停地與孩子說話。例如,在幫孩子穿衣服的時候,不能僅僅是穿衣服,要說:

I help you put on your clothes. First, put your left arm into the left sleeve. Then put your right arm into the right sleeve. Last do up the buttons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除了多說之外,循序漸進地說也很重要。按照TPR教學法的順序,先是父母說英語,孩子做動作。然後是父母做動作,孩子說英語。

如果寶貝比較小,第一個階段持續的時間要長一些,一般也就是兩到三個月時間。父母要有耐心,不能趕進度,孩子的快速反應比每天學的數量更重要。

第三,看圖說話

有的時候,父母和孩子進行英語口語互動,不知道該說什麼,這時候,可以選擇看圖說話。具體而言,就是每日一圖。

為了降低難度,先從平日閱讀的英文繪本中選擇素材,作為看圖說話的材料。因為是剛剛閱讀過的內容,孩子印象比較深刻,說起來有話可說。

如果孩子不會說,可以借鑑繪本中的英文,每天能夠說多少內容並不重要,關鍵是訓練孩子每天堅持。如果能夠做到每日一圖,一年下來,寶貝的英語口語一定會大有進步的。

當寶貝能夠看到任何一幅圖片,可以自如地說上一分鐘以上了,就可以逐漸增加難度,選擇日常生活場景,讓孩子邊看邊用英語進行描述。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W-MDnABjYh_GJGVJg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