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特城能否趁勢再度崛起?這要看羅傑斯和管理層

2020-03-22     飛貓視角

本賽季,萊斯特城的表現大出人們所料,在聯賽暫停之前,他們排在積分榜第三位,這也是繼2016年奪冠之後藍狐所取得的最好成績。對於萊斯特城之後幾個賽季的走勢,球迷們大體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是本賽季將成為萊斯特城崛起的開始,藍狐今後將穩穩地站在中上游位置;二是萊斯特城終究是小球會,很難擋住豪門對麥迪遜、蒂勒曼斯等核心的挖角,下賽季他們的成績還會跌出前6甚至更低。其實,趁勢崛起還是賣人重建,不僅僅是球迷們所討論的話題,更是對藍狐經營管理層的一次考驗。


薪資增長空間有限,藍狐的確面臨球員流失風險

球迷們對於球員流失的擔心也並不多餘。上個月,萊斯特城公布了他們2018-19賽季的財報,報表顯示,藍狐上賽季虧損1740萬英鎊,這也是他們升入英超之後的首次虧損。對於經常涉及球員轉會的足球俱樂部來說,單個賽季出現虧損很正常,歐足聯在制定《財政公平法案》時,也專門將虧損紅線設置為三年累計金額。


可是,萊斯特城上賽季的數據卻並不是這麼樂觀,他們在營業利潤上就出現了虧損,詳細來說,就是比賽日收入、轉播收入和商業收入加起來,但是給球員、教練、職員支付工資,都存在730萬英鎊的缺口,這就是非常少見的情況了。再扣除掉每年需要攤銷的轉會成本,虧損則達到7400萬之多。

出現如此嚴重的虧損,主要原因在於工資增長了3000多萬。根據媒體分析,增長的原因是球隊解僱前任主帥皮埃爾及其團隊時所支付的違約金,畢竟法國人帶隊時的成績不錯,球隊聘請羅傑斯主要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戰績,所以觸發了違約條款。從萊斯特城的薪資結構來看,媒體的推測是比較靠譜的,隊內薪水最高的瓦爾迪也不過14萬英鎊,在他之外,也只有小舒梅切爾一人。出現3000萬之多的支出增長,應該是支付皮埃爾的違約金所造成。


不過從這個信息中,我們也能看出藍狐的窘境。球員薪水普遍較低,而球隊的漲薪空間也有限得很,比如2017-18賽季,球隊並未出現支付違約金的情況,可凈利潤也只是停留在收支平衡的水平,一旦在工資支出上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球隊就要面臨虧損。所以,一旦有球員得到豪門青睞,球隊往往很難將其挽留。

而且,即便工資能給夠,也很難擋住球員出走的腳步。像馬赫雷斯當年在萊斯特城的周薪達到18萬萬,而曼城給他的工資只是增長了2萬,馬赫雷斯便鐵了要轉投藍月軍團,甚至一度鬧出罷訓風波。在英超,萊斯特城31851人的上座人數只能排在第四檔,幾年前雖有過奪冠紀錄,但海外影響力也遠不如幾支豪門球隊,所以一旦有球員表現出色,難免會產生躍龍門的想法。


想要留住球員,需要努力讓自己成為歐冠常客

萊斯特城這座小廟想要容下幾尊大佛,必須得改善自身的財政狀況,否則馬赫雷斯、馬奎爾轉投曼徹斯特雙雄的故事還會發生在麥迪遜等人的身上。概括來說,改善財政狀況無非開源、節流這兩種辦法。對於萊斯特城來說,節流的空間已經不大,因為作為主要成本的工資支出本來就沒有壓縮的可能,反而還有給球員漲薪的需求。


改善財政狀況,只能從開源做起,也就是全力增加營業收入。就目前來看,他們最為直接的辦法就是全力爭奪歐冠資格。在近幾年中,萊斯特城只有2016-17賽季實現了9200萬英鎊的利潤,這是英超歷史上排名第三的單一財年利潤。能夠取得如此高的盈利,主要是球隊殺進了歐冠8強,獲得了7000萬英鎊的轉播收入,使得整個營業收入達到了2.33億,而球隊的薪資負擔並不重,從而讓利潤率達到了少見的39%。


而相對於歐冠,萊斯特城在英超聯賽李能夠提升的轉播收入空間相當有限,畢竟英超的轉播收入分配是以「均貧富」而聞名。萊斯特城本賽季排名第三,對比上賽季排名第三的切爾西,萊斯特城本賽季的轉播收入增長最多也就是2300萬英鎊,這些錢只能讓球隊達到收支平衡,難以幫助球隊提升實力。


何況,即便萊斯特城能夠將第三名的名次保持到賽季結束,也達不到切爾西上賽季的轉播收入水平,因為萊斯特城的轉播場次只有15場,比豪門球隊少了10場,按照英超的分配方案,10場比賽的轉播收入是1200萬。也就是說,即便按照現在的名次,萊斯特城所能增長的轉播收入也就是1100萬。對於萊斯特城來說,這些增長金額所能起到的作用相當有限。

而且,歐足聯在上賽季就已開始執行新的獎金分配方案,只要獲得正賽資格,光是參賽費就能有不到3000萬英鎊之多。上賽季,曼聯和曼城同樣拿到歐冠8強,收入達到了8800萬,比萊斯特城參加歐冠那一年又增長了不到2000萬。所以,想要從根本上解決財力問題,還是要全力爭奪歐冠資格,並且還要在歐冠聯賽中努力走得更遠。


賣球員很難避免,這對管理層是個極大的考驗

對於萊斯特城來說,拿到歐冠資格只能算是第一步,想要徹底改善財政狀況、實現球隊崛起,更重要的還是要保持成績的穩定。比如藍狐上一次征戰歐冠,給球隊帶來了極高的利潤,可在聯賽中他們陷入保級泥潭中,導致接下來2017-18賽季,球隊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給上賽季的虧損埋下伏筆。

一次歐冠資格,只能解決一個賽季的問題,想要真正改善球隊的財政結構,必須努力維持自己歐冠區球隊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在增加轉播收入的同時,增加商業收入,因為很少會有贊助商會對一支只能偶爾殺進歐冠的球隊感興趣。所以,萊斯特城在全力征戰歐冠的同時,還要儘可能地兼顧聯賽成績,以保證能夠繼續獲得歐冠的參賽資格。然而,從球隊目前的陣容深度似乎很難支撐起這一目標。


在球隊陣中,聯賽出場時間在2000分鐘以上的球員達到8人,1500分鐘以上的是11人,正好是一套首發陣容,而其餘人等沒有一人能夠超過1000分鐘,兩極分化較為嚴重。這種結構,與利物浦頗為相似。可即便是利物浦的實力,本賽季也只是顧上了聯賽這一條戰線,萊斯特城想要保持雙線穩定,還得繼續鞏固球隊的陣容深度。

不過,球隊轉會成本的壓力也將繼續增大。賣掉馬赫雷斯和馬奎爾雖然給球隊帶來了1.4億英鎊的收入,但球隊拿這筆錢又引進了引進阿約塞-佩雷斯、里卡多-佩雷拉、瑟雲聚、蒂勒曼斯等實力派球員來補上陣容損失,這些球員的轉會費都是2000萬英鎊起步。雖然在帳面上,萊斯特城的轉會收益不少,但那只是轉會費攤銷所帶來的單一財年時間差造成。


實際上,這些球員的引進,還讓球隊的轉會攤銷成本增了1560萬元,如果球隊依舊以提升戰績為目標,保留當前的陣容甚至補強,那麼在未來的幾個賽季里,球隊這部分成本肯定是有增無減。以當前的財務狀況,恐怕球隊還得像前兩個賽季那樣,高價賣出一兩名球星,再去引進幾名有實力的球員補強陣容,這對於球隊的引援工作質量以及高層的決斷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樣要接受考驗的,還有羅傑斯,一旦核心球員出走,球隊的戰術體系必然要發生改變,讓新援儘快融入便成了球隊戰績穩定與否的關鍵。本賽季,羅傑斯的執教非常成功,在他的調教下,蒂勒曼斯等新援以極快的速度融入進了球隊。其實不管對萊斯特城未來看法如何,對於他們的崛起,人們是非常歡迎的,因為自他們奪冠之後,英超隱隱有了階層固化的勢頭,BIG6牢牢地掌控住歐戰資格,如果有萊斯特城這條「鲶魚」出來攪動一下局勢,無疑能讓聯賽爭奪變得更加激烈。希望羅傑斯能夠帶領球隊延續本賽季的勢頭,把英超聯賽攪動得越來越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TteBXEBnkjnB-0znQ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