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在以下年齡就要學會的兩個規矩,不然​以後很難管教

2019-07-24     依蘭科學育兒頻道

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家長表示非常頭痛,特別是孩子們遇到叛逆期,這是非常關鍵的時刻。想想自己當初也是叛逆期過來的,但是一看到自己孩子那樣,感覺當時的我們都不會叛逆得如此厲害,更加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說大孩子,就說小寶貝們,老實說,你有時會不會覺得小寶貝的有些行為非常讓你煩惱,比如說,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你家寶寶總是愛咬人家,愛搶人家玩具,明明旁邊都有一樣的玩具非得搶人家的,搶了又不要,又或者不顧場合大吵大鬧,大哭大叫。

其實如果你家寶寶有這些行為,最根本的問題是在你身上,不是寶寶一出生就帶來的壞習慣。如果這些行為不糾正的話,後面你會更加苦惱,絕不會是別人。寶寶長大後也會責怪你,為何太過縱容他,里外不是人說得就是你。


老話說得好,三歲看老,其實不會錯。我們總覺得寶寶還很小,不懂,長大就會自然而然就會改變。就是因為這種想法的人太多,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叛逆的孩子,到最後所有的苦頭不都還是自己買單。很多家長遇到管教不了的孩子,總是賭氣說,還不如當初不生,這樣說是無濟於事的,所以教育孩子這件事是必須從小從早抓起的。

鄰居家的小女孩4歲,長得非常漂亮可愛,每個人見了都喜歡得不得了,家裡也是寶貝得不行,並不會因為是女孩子就不重視,她還有一個小弟弟,每次兩個一起帶出來總是十分吸眼。

可是她媽媽一說起小女孩很是煩惱,家裡四個老人寵著疼著,小女孩總是肆無忌憚,想怎樣就怎樣,即使去了幼兒園,一些壞習慣依舊改不了,老師說的也不會聽,各種調皮搗蛋,各種欺負小朋友,老師已經說過很多次,讓家長自己多加管管,因為其他小朋友也是家裡的手心寶,誰願意讓你一直欺負。有一次老師有點想讓她轉學的意思,班上十幾個小朋友都被她女兒欺負過,其他家長表示意見很大。

她每次都跟孩子好好講,有時候孩子答應得好好的,去了幼兒園依舊這樣,每次放學老師都會說誰誰誰又被她女兒打了或者咬了,每天都會說,實在氣不過的話,回到家就狠狠打一次,但是沒有什麼效果。附近鄰居也知道她女兒會有這些壞習慣,都不讓他們一起玩,她女兒也只能跟弟弟玩。


其實如果寶媽注意的話,就會發現,小寶寶差不多在18個月的時候,對於大人的言行舉止已經開始明白了,這時候如果你發現你家小寶貝出現這些行為,一定要趁早給他改過來,以後你絕對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一:一不如意就砸東西發泄

別看有的寶寶小,脾氣可大著呢,他也是會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的,笑跟哭鬧就是最直接的表達方式。

如果你家寶寶一點不高興就隨便拿東西砸這砸那,或者打大人,這些行為已經屬於「暴力」了,不能任由寶寶這樣發泄情緒,這種是會上癮並習慣。寶寶長大後情況會變得更加厲害,打罵父母的可能性也會很大。


二:不能隨便搶人家的東西

這個現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有的家長發現自己寶寶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總是愛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家長都會制止,有的小寶寶會聽話,有的索性大哭大鬧,脾氣暴躁的家長直接打了寶寶。

其實你讓寶寶不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他之所以哭鬧就是他明白你的意思,這個時候一定要把這個壞習慣改正過來。或者喜歡其他其他小朋友也要及時給他糾正過來,你不讓他做,他偏要做的時候,就是他其實明白你的意思,或許你的每次不了了之,每次的縱容才會讓他跟著你對著干。


無規矩不成方圓,不要認為寶寶還小以後什麼都懂,或者不捨得批評教育,這樣只會讓寶寶養成一些讓人討厭的行為舉止,後面家長要糾正的話就會十分辛苦,甚至沒有任何效果。

如果寶寶有慢慢改正過來的話,家長也要表揚寶寶,不能一味大聲吼罵寶寶,小寶貝也是有叛逆心理的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Pq8KmwBmyVoG_1ZOe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