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部講述「人魚戀」的《水形物語》讓不少人愛上了吉爾莫·德爾·托羅(「陀螺」)的電影風格。
想當年,電影在國內上映時,票房輕鬆過億,「後期」的「小黑裙」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4年後,「陀螺」的新片終於來了——
《玉面情魔》
布萊德利·庫珀、凱特·布蘭切特、魯妮·瑪拉主演。
值得一提的是,凱特·布蘭切特和魯妮·瑪拉曾在《卡羅爾》中飾演一對情侶。
但影妹得說,如果你抱著看《卡羅爾》售後的期待看《玉面情魔》,失望在所難免。
因為在片中,兩人並沒有對手戲,甚至沒有同框。
別看這部電影的片名又是「情」又是「魔」。
實際上,它既不是愛情片,也不是奇幻片。
該片根據1947年的同名電影改編。
沒錯,這是一部翻拍片。
和原作一樣,它的暗黑氣質盡顯。
和原作不同,它的結局簡直是「大團圓」的反面。
01
破陋的房間,
男人把一個重重的麻袋拉進割開的地板,
隨後把房子付之一炬,遠走他鄉。
男人是誰?麻袋裡裝的是什麼?他為什麼要燒房子?
男人名叫斯坦,想打份工掙口飯吃的他跟著一個侏儒走進了一個嘉年華。
當天晚上,他成了嘉年華的一名員工。
在這裡,他起碼有飯吃有床睡有錢掙。最重要的是,這裡沒有人關心他的過去。
嘉年華里,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為觀眾展示各種奇觀。
身體靈活的蛇男。
力大無比的侏儒。
生吃活雞的野人。
任憑電流穿過身體的女孩莫莉。
懂得讀心術、能瞬間看透人心的女人。
這其中,最吸引斯坦的是讀心術,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給讀心術表演暖場。
讀心術表演由一對夫妻負責,他們分別是皮特和齊娜。
皮特曾編寫了一本「詞典」,其中每個有編號的單詞都指向另一個單詞。在讀心術表演中,皮特會通過這些有特別含義的單詞隱秘地向齊娜傳遞信息。
所謂讀心,不過是一場早有準備的騙局。
某一次,因為皮特醉酒,齊娜不得不破例用一段通靈秀拖延時間。
還有一次,皮特和齊娜給斯坦表演了一場秀,說中了斯坦憎恨父親的事實。
這兩次表演,讓斯坦見識到了讀心術和通靈秀的「魅力」。
此後,他開始有意識地向皮特學習讀心術,但皮特似乎並不想傾囊相授。
直到某一天,皮特「飲酒」身亡,在齊娜的許可下,斯坦得到了皮特的「詞典」。
這之後,一心想干一番大事業的斯坦,帶著女孩莫莉,離開了嘉年華。
一個一無所有的男人正準備去實現他的美國夢。
02
兩年後,斯坦小有成就。
他和莫莉相互配合,每天為高級酒店的客人們表演讀心術。
沒想到,一次表演中,一個叫莉莉絲的女人當眾揭穿了斯坦的把戲。
好在淡定自若的斯坦憑藉豐富的經驗挽回了局勢。
他一邊利用讀心術的知識一語道破莉莉絲內心的秘密和脆弱,一邊對著一個叫金布爾的法官上演了一場通靈秀。
他的這些舉動頓時贏得了滿堂喝彩,但這些喝彩也膨脹著他的慾望。
表演過後,金布爾找上門來,希望斯坦能為他做一場和通靈有關的私人諮詢。斯坦不顧莫莉的勸阻,接下了這個活兒。
一個不是靈媒的騙子,要靠什麼讓一場深入的通靈術成功?
莉莉絲就是答案。
身為心理諮詢師的莉莉絲曾為多位有權有勢的人做過心理諮詢,因而知道他們內心深處最不為人知的秘密。
只需要莉莉絲向斯坦透露些信息,斯坦就能對相關的人完成一場成功的通靈。
當斯坦找上門求合作時,莉莉絲表示自己不要錢,她只想給斯坦做免費心理諮詢。
莉莉絲為什麼這麼做?她當真不愛錢嗎?給斯坦做心理諮詢對她有什麼好處?
滿腦子想掙大錢的斯坦,沒有想太多就同意了莉莉絲的要求。
在莉莉絲的幫助下,斯坦從金布爾夫婦身上撈了一大筆錢。
緊接著,金布爾夫婦就把斯坦介紹給了自己的朋友以斯拉。
一個有權有勢、陰晴不定、有仇必報的人。
這樣的人想想都難對付。
他並不滿足於斯坦說出他內心的秘密,他堅持要求斯坦讓自己的亡妻顯現出肉身。
斯坦不僅沒退縮發,反而鋌而走險,讓莫莉扮演以斯拉的亡妻。
當然,以斯拉沒那麼好糊弄,莫莉又不會隨機應變,幾乎是一下子就露出了馬腳。
情急之下,斯坦打死了以斯拉,撞死了以斯拉的保鏢。
當斯坦想帶著賺來的錢逃亡時,卻發現他存在莉莉絲保險柜的巨款都變成了一元鈔票,而他自己更是成了莉莉絲診所的「精神病人」。
這究竟是什麼回事?明明是騙子的斯坦怎麼反倒被人騙了?
莉莉絲和斯坦有什麼仇什麼怨,以致於要設局把他拉下深淵?
03
《玉面情魔》上線後,口碑並沒有爆。
豆瓣6.7的分數表明,觀眾對陀螺的新片似乎並不買帳。
一方面,電影長達兩個半小時,但節奏並不緊湊,因而顯得十分冗長。
前半部分的鋪墊太漫長,後半部分的驚心動魄太潦草。
另一方面,角色戲份的配置十分不平衡。
布萊德利·庫珀雖然是絕對的男主角,但演技平平,並無閃光之處。
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莉莉絲的角色最有魅力,但直到電影開始一半才出場。
魯妮就不用說了,她的角色在片中已經淪為了工具人。
雖然節奏和角色都有問題,但這部電影承襲了陀螺一貫的暗黑風格。
種種細節表明,斯坦是一個有弒父戀母情結的人。
他把養父活活凍死,他給皮特遞上毒酒,他從一開始就不是個好人。
而莉莉絲正是利用了斯坦這一情結,不知不覺地控制了他,然後毀掉了他。
看到結尾,不少人都覺得一臉懵。
實際上,影片里處處是暗示,處處是徵兆。
皮特、齊娜夫婦和斯坦互為對照。
他們也曾在高級酒店舉辦過讀心術的秀,甚至巡演。
但他們深知,讀心術也好,通靈秀也罷,都是騙人的把戲,都是謊言。
觀眾之所以被騙到,是因為他們自欺欺人,而不是表演者有多神通廣大。
皮特說,
「當一個人信了自己的謊言,以為自己真的有什麼魔力,就是走火入魔。當謊言被拆穿,結果就是直面上帝,接受審視。」
齊娜則一再告誡斯坦,
「別做通靈秀,別做通靈秀。」
顯然,一心想要發大財的斯坦走火入魔了,他已經聽不進任何勸告。
最後,齊娜用塔羅牌為斯坦占卜,牌面也預示了斯坦即將身陷萬劫不復。
就連對斯坦有恨意的莉莉絲也不是沒提醒過斯坦:
「和以斯拉打交道,不論結果好壞,都回不了頭。」
「你還不了解我。」
顯然,完全相信了自己騙術的斯坦因為過於自大也沒把這些話當回事。
誰能想到,一個騙子,最終卻把自己騙到了生不如死的下場。
斯坦的下場,是電影最精彩的一筆。
在電影中,野人的故事貫穿始終。
一開始,斯坦被野人秀所吸引。野人秀中的野人可以幾周不吃不喝,然後生吞活雞。
看著野人被關在籠子裡,斯坦不無同情。
當野人高燒不退、傷口惡化時,嘉年華的老闆把野人扔在診所門口就走,斯坦則於心不忍。
再然後,嘉年華老闆對斯坦說起野人的由來。
所謂野人,其實都是酗酒的流浪漢。他們喝下摻有鴉片的酒,自願變成籠子裡的野人。
當一個野人死去,嘉年華會用相同的法子再找一個野人頂上。
這是野人無路可走的無可奈何,也顯示出二戰前世界的暗黑混亂。
電影最後,從不喝酒的斯坦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酒鬼。
他想在嘉年華找個活兒干,嘉年華老闆的話術和之前他聽到的招野人的話術一模一樣。
他明知迎接自己的是什麼,卻還是含淚喝下摻有鴉片的酒,說了一句,「我天生就是這塊料」。
當斯坦醉心於自己的發財夢時,他一定想不到,野人會是自己最後的歸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90b003f76256befabc55f7fbfa383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