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兩女子吃涼皮中毒,一死一傷:這種毒素毒性極高,沒有特效藥!

2023-08-02     小小包麻麻

原標題:河南兩女子吃涼皮中毒,一死一傷:這種毒素毒性極高,沒有特效藥!

誰能想到,一碗平平無奇的涼皮,差點就要了人命?

前陣子,河南一個50歲的女子吃了一碗涼皮,中毒身亡。

20歲的外甥女也因此進了ICU。

事發時兩人才意識到涼皮已經變質,但為時已晚。

這個在熱搜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涼皮事件,其實罪魁禍首就是——

米酵菌酸

每年廣東都會出現的「腸粉」、「河粉」中毒,也是因它而起。

米酵菌酸名字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它可是個徹徹底底的狠角色。

誤食後,潛伏期一般為0.5~12小時,少數能達到1~2天

一旦毒性發作,會上腹不適、嘔吐、腹瀉、頭暈、無力、黃疸、肝大、嘔血、血尿、少尿、抽搐、休克或死亡。

目前沒有任何解藥,只能通過灌腸洗胃、催吐等減少毒素髮生。

所以它的重症病死率竟高達40%~100%

最最最可怕的是,米酵菌酸在日常烹飪條件下,根本殺不死。

據專家范志紅老師說,它在121℃的高溫下依然可以存活。只有在120℃的環境下1小時以上才能將它殺滅。

換句話說,只要食物產生了米酵菌酸,就很大可能性會被我們直接吃進肚子裡。

之前黑龍江一家9口聚餐,因為吃了放置了1年的酸湯子,導致8個人直接當場去世,只有一個人搶救回來。

用網友的話說,這個毒素的可怕程度堪比蛇毒。

問題來了,什麼食物容易產生有米酵菌酸呢?

看到這個新聞後,很多網友慶幸自己壓根不吃酸湯子。

其實這種毒素經常「潛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產生於發酵的玉米面製品、變質的澱粉類製品,鮮銀耳、木耳等食物中。

這些食物本身是無毒的,但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就容易被椰毒假單胞桿菌污染,繼而產生米酵菌酸

不僅是放置過久的酸湯子、腸粉米漿等,甚至我們常吃的木耳,浸泡過久也會產生這種劇毒。

就在前年5月份,一名34歲女子吃了泡發超過24小時的木耳,最終不幸身亡...

7歲小女孩吃了泡了2天的黑木耳,直接進ICU...

因為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大多都是腸粉、米線、河粉這類主食,或者木耳這麼常見的食材,甚至是元宵節我們剛吃過的湯圓等,一旦誤食,那後果不堪設想

如何預防米酵菌酸中毒

不要在家自製酸湯子這類發酵的米麵食,很難通過味道判斷是否變質。

南方在5-10月需要格外留心,米線、腸粉、河粉等製品一定要冷藏儲存。

湯圓、米粉類食物烹飪後不要隔夜!

泡發木耳1~2小時就夠了,最好不要超過4小時,如果超過24小時果斷扔掉。

泡發木耳如果沒達到24小時,但能聞到異味或者摸到粘液,也說明變質了,一定要扔~

泡發木耳或者銀耳時,最好設鬧鐘,中途換1~2次水。

每次看到這類因為食物變質導致慘案的新聞,都心有餘悸。

因為我們知道,中國長輩們大多都太節約了。

例如食物壞掉一部分,也會挖掉霉變的部分繼續吃。勸又勸不聽,讓人操碎了心。

想知道食物有沒有過期變質

可以在公號下回復【保質期】

一秒判斷你家裡的食物該不該丟

其實除了之前科普過的,壞掉一丟丟的水果也有毒,開封后半年的食用油不能再吃之外,有些食物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分分鐘要了大家的小命。

《人民日報》特地發布了14種危險的食物

大家一定要記好,並且告訴家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df15d76c5f49b7c7fe916f8bf1e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