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專家韓世明:排便習慣和直腸癌之間有什麼關係?

2022-07-28     中醫名家談腫瘤

原標題:腫瘤專家韓世明:排便習慣和直腸癌之間有什麼關係?

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在胃裡面一般就停留4-6個小時,如果你吃的食物偏流質的話,實際上半個小時就已經通過你的胃了,在小腸裡面,也就3-7個小時。

實際上你吃進去的食物,在它被排出之前大部分時間都在你的大腸裡面,比如說你兩天排一次便,相當於大便在腸道停留35—41個小時,大便在腸道里停留的時間長了,對腸黏膜的刺激時間也變長了。

腸道里的這種反覆刺激,機械刺激、摩擦、化學刺激都有,所以比較容易發生變化。

那正常的排便應該是什麼樣的頻率呢?

醫生認為,最好是每天1到2次是比較好的排便頻率,這樣基本上糞便在你結直腸停留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是比較好的。

排便習慣改變也意味著你的結直腸可能出現問題,需要引起警惕!

特點1:便秘和腹瀉交替。為什麼便秘跟腹瀉交替,就像一條河,現在築了一個壩,壩現在還沒有把河完全堵住,假如你身體裡面有了一個腫瘤,導致這個腸腔通而不暢,這個時候水雖然還是能夠流過的,但是壩的高度上面是有一潭死水的,腸道裡面正常是有正常菌群,一旦有了一部分糞便,它停住了不走了,它就會發酵,發酵了以後就會刺激腸道黏膜,分泌大量液體,然後把大便稀釋了,變成非常稀的糞便然後排出去,排過去以後就是腹瀉,等排了以後,這個後面的大便又被腫塊擋住了,就會形成一個死腔,這種情況需要引起警惕。

特點2:出現便血,便血是一個非常鮮明的危險信號,因為便血在人的這輩子中都會發生,比如說這段時間酒喝多了,有點肛門口的黏膜被刮破了,或者說拉肚子,拉得多了,後面就有點便血,但這種便血,一般來說血是非常鮮紅的,而且你仔細去看,這樣的血是在大便表面的,但是跟糞便是混合在一起的便血,一般來說就不是肛門口了,這個血是暗紅色的。

如果血跟直腸糞便混在一起,仔細看看上面有沒有黏液,因為很多腫瘤細胞它會分泌一些像鼻涕一樣像這種濃痰樣的東西,如果說便血持續一周以上,一定要去醫院,讓醫生最起碼做一個指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示,這種情況需要引起警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6c42c5485edb4c0e6d42e6cb28b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