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 解封后,你最想見的人是誰?

2022-06-08     故事會

原標題:細節 | 解封后,你最想見的人是誰?

【細節,故事之靈魂】

《故事會》「細節」欄目,意在講述和傳播有細節亮點的小故事。現《故事會》雜誌面向大眾公開徵集「細節」,每月設置一個話題,若您看到或聽到的故事裡,有契合話題的閃光細節,有令人難忘的精彩瞬間,有以小見大的人生智慧,歡迎推薦給我們,篇幅在300字以內。來稿一經採用,即致稿酬。

【本期話題:解封后,你最想見的人是誰?

這段時間,不少人都有因疫情被封控的經歷。熬過那些特殊的日日夜夜,我們終於迎來了解封的這一天!此時此刻,你最想見的人是誰呢?請寫下那些動人的故事,與我們分享吧。

【投稿郵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PS.截稿日期為6月23日,投稿請註明原創或推薦,並留下你的聯繫方式。

雙向奔赴的愛有多感人?

優秀作品選登:

背後的字

小區因疫情原因被封控。有個孩子的腿受傷了,不方便下樓,大白老陳上門為他做核酸。剛做完核酸,老陳的肚子突然「咕咕」地叫了起來,那孩子眨眨眼睛,說:「叔叔,我想在你的背後寫一句『謝謝大白』。」老陳笑著答應了。

下樓後,老陳立即趕往下一個採樣點。忽然,旁邊一家小超市裡跑出來幾個人,把手上的幾大袋食品都塞給老陳,說:「大白,你辛苦了,快點吃吧,別餓著了。」

老陳很納悶,問:「你們咋知道我沒吃飯啊?」

他們指著老陳背後,笑道:「這上面不是寫著嗎,『大白正在餓肚子』!」

(金桂芳)

鏡頭的兩面

長水和林慧是一對異地戀情侶。兩人約好要多多溝通,每天都要通過手機聯繫,雖遠隔千里,心卻連在一起。

一次,林慧所在的城市發生了大地震,所有通訊都中斷了。長水買不到機票,又聯繫不上愛人,心急如焚。最後,他想到可以向記者求助,便查找起了當地電視台的聯繫方式。打開電視,正好在播記者趕赴災區採訪的畫面,長水意外看到,林慧的身影竟出現在記者身後的人群中。

事後,林慧告訴長水:「我知道你一定會關注災區情況,所以就一直沿路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家正在採訪的媒體,就湊上去露個臉,向你報平安。」

(黃超鵬)

兩杯奶茶

阿田在雨中送了一天外賣。送完最後一單,已是午夜了,他感覺又冷又餓。

阿田準備退出外賣平台,收工回家,卻見平台上有兩杯奶茶的單沒人接。阿田猶豫著,天這麼晚了,而且細雨不停,寒氣襲人,現在下單要奶茶,這客戶一定很需要吧。於是他接了這個單,取貨後便騎上電動車,冒雨飛馳而去。

十分鐘後,阿田把奶茶送到了客戶家。開門的是一個大姐,她和藹地接過阿田遞上的袋子:「小伙子,你等等。」說完,她從袋裡取出一杯奶茶遞給阿田:「真不好意思,這麼晚還辛苦你,我特意多點了一杯,你喝了暖暖身子吧。」

(汪小弟)

搶菜

陳婉所在的小區因疫情被封了,只能通過電商平台搶購物資。住在隔壁小區的父母打來視頻問她如何用手機搶菜。陳婉這才知道父母的小區也封了,老人喜歡每天買菜吃新鮮的,估計家裡沒什麼存貨。於是,陳婉連忙指導老父親老母親如何操作。

第二天,志願者敲響了陳婉的家門,說她買的菜到了。陳婉疑惑地說:「我沒買菜啊,是不是送錯了?」昨天搶菜時,她臨時起意,給父母買了菜,自己則打算用麵條對付一天。

就在這時,父母的電話打來了:「小婉啊,我們給你買的菜收到了嗎?」

(張聞禮)

醫療隊進村

石村地處偏遠山區,醫療條件差,市裡定期派一支醫療隊到村裡義診。通往石村的大橋坑窪不平,醫療隊第一次去時,差點把車上的醫療器械顛壞,幾位暈車的醫生也顛得夠嗆。此次臨行前,醫療隊成員的心裡都有點不踏實,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這次去石村的路很順暢。

村主任領著醫療隊來到臨時診室,進屋前,有成員奇怪地問:「咱這兒怎麼連個門也沒有?」村主任不好意思地說:「咱村條件差,沒錢修路,上次讓你們遭罪了。這次村裡號召大夥,把各家能拆的門都拿去臨時墊路了……讓你們見笑了!」

(孫明)

一根電線

大強開著貨車,和妻子運了滿滿一車蔬菜送到上海。回程時,車還沒有出上海,就被就地隔離,封在路上了。

駕駛室成了大強和妻子的臨時住所。他們帶的乾糧比較多,所以吃飯不是問題。但到了晚上,周圍黑漆漆的,著實讓人有些害怕。

第二天,附近村裡來了幾個人,給大強的貨車拉來一根電線。其中一個人說:「你們被封在路上,一天兩天肯定走不了。給你們接上電,晚上的生活就方便多了。」

村裡人走的時候,還給大強和妻子留下一個箱子,裡面是新鮮的蔬菜、火腿腸、雞蛋、麵條、米,還有一個電飯煲和一盞燈。

(彭愛珍)

暖心回饋

夜晚,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把縣裡大部分農戶屋頂的瓦片打爛了。次日上午,縣裡做建築器材銷售的丁強生意一下子火爆起來,前來購買瓦片的村民絡繹不絕。其間,父親接連打電話來,說老家的房頂損壞嚴重,要儘快修補,但丁強實在抽不出時間。

丁強一直忙到黃昏,才發現天色陰沉,晚上會下暴雨,於是趕緊拉上瓦片,飛速趕回老家。剛到家門口,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大吃一驚:鄉親們都在幫著修補房頂,正乾得熱火朝天。

見丁強發愣,父親拍拍他:「縣裡其他賣瓦片的今天都漲了價,你不但一分錢沒漲,還給村裡的困難戶打了五折。鄉親們蓋好自家房子後,都跑來咱家幫忙了。」

(曾叢蓮)

吵架之後

我的鄰居是一對老夫妻,經常吵個不停。這天他們又吵起來,大媽氣得摔門而出。我擔心出事,趕緊跑了過去。

沒想到,大爺正起勁地做著家務,見到我,他有些尷尬:「吵歸吵,但家務還得我來做,不能累著你大媽。」我見狀安下心來,點頭稱是,眼看快到中午了,便向大爺告辭,直奔市場買菜。

路上遇到大媽,我正想替大爺說兩句好話,卻發現她提著幾袋菜。大媽也略顯尷尬:「這些菜都是你大爺愛吃的……」

(一更時分)

受傷

我是一名記者,這天,我奉命去採訪大鵬。他是一名老師,在鄉下支教五年後,剛剛回城裡,相當難得。

見了面,我發現大鵬面青鼻腫的,卻笑得合不攏嘴。我很吃驚:「你怎麼傷成這樣?」大鵬眯著眼回答:「我回城裡那天,特意選了個半夜,還叫了一輛拖拉機送我,結果卻受了傷。」

我還是一頭霧水,大鵬一臉感動地解釋說:「鄉親們知道我要走,都要送禮物給我,我哪能收?所以才想了這個辦法。沒想到我剛上車,他們就來了,爭著往拖拉機上扔禮物。當時天太黑,他們看不清,一不小心就扔到我臉上啦……」

(生活不是買賣)

【本期話題】

解封后,你最想見的人是誰?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7e878d2f1c84132add01160906ba2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