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發布會截圖
1月16日,在長安汽車舉辦的2024年全球夥伴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朱華榮首次披露了長安與華為成立的合資公司最新進展。朱華榮表示,新公司的名稱暫定為「newcool」。
細節方面,據朱華榮透露,雙方2023年8月就對此進行交流,當時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向朱華榮拋來橄欖枝,詢問長安是否有興趣與華為共同打造一個立足於整個行業、貢獻全球的開放平台。
朱華榮回應表示「這是好事情」,原因是此舉對於助力中國汽車智能化產業崛起是一大利好。因此,基於擁有的共同價值觀和相近的文化,以及對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方向的共同判斷,雙方在交流探討3個月後就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2023年11月26日,長安汽車正式外對公布了關於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的公告。公告顯示,經雙方協商,華為擬設立一家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以下簡稱「目標公司」)。長安汽車擬投資該目標公司並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支持目標公司成為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服務產業的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的產業領導者。
雙方的合作方式是華為設立目標公司,業務範圍包括汽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汽車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智能車雲、AR-HUD 與智能車燈等,並將專用於目標公司業務範圍內的相關技術、資產和人員注入至目標公司。而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則出資獲取目標公司股權,但比例不超過 40%。
《投資合作備忘錄》還顯示,目標公司將基於市場化原則獨立運作,採用市場化的管理體系及薪酬激勵框架。雙方承諾與目標公司進行長期合作與戰略協同,業務範圍內的部件和解決方案原則上都由目標公司面向整車客戶提供。華為原則上不從事與目標公司業務範圍相競爭的業務,長安汽車將全面推進與目標公司戰略協同。
上述備忘錄還提到,目標公司將對現有戰略合作夥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逐步開放股權,成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此前也有報道稱一汽集團和東風汽車有意投資該目標公司,以獲取約5%的股權。
圖片來自發布會截圖
對此,朱華榮表示,長安與華為設立的合資新公司一定是一個社會公眾資源,但由於眾所周知的「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原因,因此在剛開始階段,長安和華為先讓新公司運轉起來,等跑通後,再向行業其它整車企業和社會各界開放。
鈦媒體App了解到,1月16日,上述目標公司已正式註冊成立。天眼查顯示,目標公司名稱為「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引望智能』)」,註冊資本為10億人民幣,兩位主要成員鄭麗英(執行董事,經理)和宋柳平(監事)均來自華為。據悉,引望智能就是華為車BU拆分獨立的新公司名稱。但該公司目前還是由華為100%持股。
華為對此表示,新公司的一些事項還在梳理中,距離正式官宣還需一段時間。朱華榮則表示,長安和華為的合作還有一些細節在推進中,包括掛牌成立等信息,後續會實時向社會發布。
此外,朱華榮還談到,長安與華為還討論了智選車業務未來如何發展的問題,其透露「我們雙方也做了很好的研究和探討,以及未來的解決方案。當然基於眾多的原因,現在還不方便透露具體的解決方案。」
但出乎意料的是,朱華榮罕見將槍口對準了余承東領導的華為智選車業務。其表示,汽車行業確實卷的很厲害,卷到很多重要人物說話都開始亂說了。「發布產品、做廣告都沒底線了,」朱華榮說,「都是一些朋友,我就不說了。」
但其此後繼續表示,企業應該有底線,並希望長安的合作夥伴應該有基本的價值觀和對社會負責任的精神。不要誤導消費者,是領先就領先,但要適可而止。「我上次也說了三個遙遙領先,但是是用憤怒的語氣說的。」
朱華榮進一步表示,明明就是幾萬塊、幾十萬塊錢的車,非要說成上千萬。「這些都是什麼?我覺得不符合長安精神」。其認為,一個品牌的價值,就是體現在對用戶產生哪些價值上,而不是靠吹牛。其相信品牌的構建一定是靠用戶,用戶可能在短期內被蒙蔽,但最後還是會體會到你的價值在哪裡。
圖片來源:發布會截圖
據悉,長安之所以不和華為以智選車模式為主展開合作,首先是因為這不符合長安汽車的長期戰略。「做汽車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如果是做別人的品牌,那就不對了。」朱華榮表示。其次是因為長安做事情首先要考慮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要求,而朱華榮認為,除HI模式以外的其它模式,是有問題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長安汽車要做對用戶負責任的公司,因此與華為合作時選擇了HI模式。朱華榮認為各負其責的HI模式是符合用戶要求的,因為出了問題首先是阿維塔負責,長安汽車負責。「你不能是這個你負責,然後你在做,那個是他負責,然後你又在做。」朱華榮表示。其認為這會導致各自扮演角色的混亂,長遠來看一定會產生很多問題,最終傷害的是廣大用戶的利益。
據了解,應用HI模式誕生的阿維塔品牌,今年還將規劃兩款新產品。一款是三季度面市的第二款SUV E15,另一款是四季度上市的中型轎跑E16。而阿維塔今年的銷量目標是9萬輛。
長安汽車旗下其他品牌方面,長安引力今年銷量目標125萬輛,長安啟源25萬輛,深藍汽車28萬輛,長安凱程23萬輛,海外市場48萬輛。以此達成長安汽車2024年的280萬輛銷量目標,較2023年提升9.7%。
2023年,長安汽車全年銷量255.3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銷量209.8萬輛,同比增長11.9%;新能源銷量48.1萬輛,同比增長69.2%;海外銷量35.8萬輛,同比增長43.9%;收入2424.5億元,同比增長12.8%。
朱華榮表示,到2025年,長安集團整體年銷量要達350-400萬輛規模,其中新能源車120萬輛;到2030年則進一步提升至500萬輛年銷量規模,新能源車占到其中的300-350萬輛。他認為,屆時長安汽車將成為世界一流汽車企業。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王瑞昊,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