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悶的劉禪:聽蜀漢後主劉禪傾吐心聲,為阿斗鳴不平,黑化諸葛亮

2023-05-17     醉輕弦V

原標題:鬱悶的劉禪:聽蜀漢後主劉禪傾吐心聲,為阿斗鳴不平,黑化諸葛亮

日頭已有一扁擔高了,劉禪還賴在床上懶得起來。

「我是怎麼了?」劉禪自問,「是疏於朝政嗎?」劉禪搖搖頭,先皇留下的基業已千瘡百孔,風雨飄搖,自己做夢都想重振雄風,以慰祖宗。

可自己為什麼總是那麼慵懶提不起精神呢?什麼原因?對,是那雙眼睛!那雙自負而盛氣凌人的眼睛,是那雙眼睛讓自己心神不寧,坐立不安。

「皇上,該上朝了。」一個低沉的聲音在劉禪臥榻旁突兀地響起。

劉禪打了個激靈,一骨碌爬起,他又看見了那雙眼睛:「哦,是丞相呀,朕有點不舒服,丞相可有要事?」

諸葛亮並不急於回答,他看著劉禪穿衣束帶,收拾停當後,才從袖中緩緩抽出一本奏章:「臣諸葛亮受命託孤,輔佐陛下,雖征戰有年,現仍天下三分,臣愧對先帝,今願再次率兵逐鹿中原,光復漢室。」

劉禪皺了皺眉頭,苦笑了下,說:「相父為國為民,此心可嘉,只是,連年戰禍,百姓苦不堪言,當前,嗯,朕覺得,還是休養生息,富國強民為上,不知相父意下如何?」

諸葛亮驟然變色,怒道:「聖上怎可如此短見?聖上乃漢室血脈,怎能甘願偏安一隅?先皇在天之靈怎能安息?先主臨終嘗言:『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劉禪聞言嚇得面如死灰,喏喏連聲,「相父息怒,一切盡聽丞相安排。」

諸葛亮哼了一聲,氣咻咻地便往外走,斜了一眼正在伏案疾書的史官,折回身,一把抓過竹簡,見上書「某年月日,亮斥帝於宮」,幾下就扯得七零八落,然後回過頭冷冷地說道:「蜀國從此不得置史!」

劉禪癱坐在榻上,呆若木雞。

待諸葛亮走遠,宦官黃皓從幃幛後閃出,忿道:「他諸葛亮雖被尊為亞父,可仍是人臣,昔高皇帝向太公請安時,太公也離座稱臣。這廝怎可如此坐大,不遵禮數,對聖上這般說話呢,最讓人難以容忍的是竟然左右史官!」

劉禪嘆道:「話雖如此,可他是先皇託孤之臣,手握重兵,大權獨攬,文武百官,皆唯其馬首是瞻,無人可與其抗衡,先帝託孤重臣李嚴亦被其謫戍西川,朕其奈何?」

黃皓躬身奏道:「臣觀一人,雄才大略,智謀不在孔明之下,因遭孔明嫉恨,一直難有作為。」

劉禪聞言,問道:「卿所說的可是都亭侯魏文長?」黃皓答曰:「喏。」

後主沉思半晌嘆了口氣說:「文長雖才,奈何孔明黨羽甚眾,權傾一時,其孤掌難鳴也。罷了,此事還得從長計議吧。上朝!」

金鑾殿上,文武參拜後,諸葛亮出班奏道:「臣諸葛亮自征討南蠻後,休整一年,現糧豐草足,願揮師北上,伐魏討逆。」

話音剛落,太史譙周出班奏曰:「我國地貧人稀,物產不豐,國庫空虛,歲歲征討,民心思安哪!」

諸葛亮怒道:「庸奴,不思報效皇上,一味貪求安逸,是何居心?」

譙周應道:「魏國地處中原,地大物博,英雄輩出,且天下已三分有二,奈何不自量力,以卵擊石哉?」

劉禪見他們面紅耳赤,便道:「二位愛卿皆是忠臣,此事不必再爭,丞相擇日出兵便是。」

諸葛亮狠狠瞪了譙周一眼,朗聲奏道:「陛下聖明,臣秉燭寫下一篇《出師表》,呈請聖上御覽。」劉禪答道:「呈上來吧,退朝。」

後主回到後宮不久,譙周求見,譙周看見散亂一地的奏摺,便撿了起來,一看竟是諸葛亮的《出師表》。

譙周閱畢,怒道:「真乃亂臣賊子也,什麼『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他的丞相府也成皇宮了嗎?什麼『郭攸之、費褘、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純是任用私人,古來懷有異心者,無外乎結黨於內,建功於外。其二者皆備,用意昭然若揭。」

「愛卿不用說了」劉禪道,「朕曾聽說,其為學得兵法不惜娶了黃承彥的醜女為妻,黃承彥何人?乃劉表近親。先帝之所以三顧茅廬,是聽信『得臥龍者得天下』啊!」

此後諸葛亮帶兵連年北伐,六出祁山,勞民傷財,最後命喪五丈原。

噩耗傳到成都,劉禪不覺精神一振,感覺身上仿佛卸掉千斤重擔一般,當他正在盤算如何放開手腳,一展抱負時,卻突然得到密報:馬岱受諸葛亮遺命斬殺魏延。

後主哭道:「朕正是用人之際,丞相何苦毀我擎天柱,真欲亡我也!」

朝廷重臣皆是諸葛舊人,蕭規曹隨,一切和孔明在世別無二致。姜維乃孔明門生,承其衣缽,逆天而行,九犯中原,直鬧得民不聊生,盜匪遍地。

終於,魏國出兵大舉伐蜀。

蜀國百官驚慌失措,有的勸劉禪逃赴南蠻,有的勸投奔東吳,有的勸堅守城池,背水一戰,等待姜維回師救援。

劉禪沉默良久,仰天長嘆:「逃又如何,戰又如何?國力困頓,舉步維艱,氣數已盡,朕不忍再看見將士流血犧牲,百姓流離失所了。什麼光復漢室,天知道我父是不是高祖後裔?算了,降了吧。」

於是城頭遍插降旗,突有人報稱「五皇子劉諶殺死妻子及三個兒子後自殺」劉禪哭道:「痴兒,死則死而,何害我孫兒?」

降後,劉禪被魏主封為安樂公。一日,司馬昭宴請劉禪,席間奏以蜀樂,蜀國舊臣黯然落淚,獨劉禪泰然自若,嬉笑如故,令司馬昭哂笑不止。問曰:「安樂公可思蜀乎?」劉禪答:「此間樂,不思蜀也。」

後劉禪去廁所,郗正也跟著進去,說:「司馬昭再問你,你就說想家了,想回去。」

劉禪道:「此言差矣,司馬昭乃當世奸雄,豈肯放虎歸山,我若萌此意,其必起疑,壞我性命,不可。」

司馬昭幾番試探後,見劉禪確實沒有回蜀之心,終於也就放心了。

晉太康七年,夜,劉禪把酒賞月,酒至半酣,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想起三國大戰,你爭我搶,耗費錢糧無數,屍骨堆積如山,到頭來,劉、曹、孫皆成階下囚,竹籃打水一場空。

唉,今朝有酒今朝醉。劉禪一仰脖將酒灌進喉嚨,突然眼前一黑,接著轟然倒地,酒樽滾出一丈遠。

清凈了,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備註:本文轉載於《青年文學家》,原作者曲阜師範大學劉璞欣。

對於後主劉禪,歷來同情者有之,鄙視者有之,三國時期的史料匱乏,無法一覽全貌,也無法準確描述某個人物。

總的來說,劉禪的歷史評價並不高,要想給劉禪平反,大概只有在各種穿越小說中才能做到。

推薦一本專門以劉禪為主角的穿越小說《扶得起的阿斗》,看作者筆下的劉禪如何大發神威。

簡介:「此子聰慧如妖,我大漢當興!」劉備舉著小阿斗激動的說道。「劉阿斗不除,日後天下當為其奪之!」周瑜咬牙切齒。「十個曹植不及劉阿斗之文采,十個曹丕不及劉阿斗之治政才能。」曹操嘆息道。「多謝少主救命之恩。」落鳳坡下,龐統躬身行禮。「阿斗,你截殺呂蒙,樊城即日可下!」關羽站在樊城下說道。重生阿斗,掃蕩天下,承昭烈之遺志,秉漢家之雄風,開萬世基業!我為阿斗,天下我有!

更多推薦閱讀:劉備死後,劉禪毫無顧忌地將權力給諸葛亮,他為何不害怕被篡位?

三國志:名將魏延之死的另類解讀,跟劉備、劉禪混的時間太長了?

司馬昭沒殺聰明的後主劉禪,劉家後代卻殺掉愚笨的晉懷帝司馬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43c9f9526359c67582abadaed2b3d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