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變夫妻,這對「90後」扶貧幹部愛情開花,扶貧結果

2020-01-08     今日女報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通訊員 歐陽友忠

美好的愛情,是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這句話對於吳澤喜和楊佳夫妻來說最合適不過了。原本素不相識的兩名大學生,因為扶貧而結緣,兩年的扶貧工作讓他們越走越近,並在2019年的「十一」長假修成正果。小夫妻結婚儀式剛辦完,就回到了工作崗位,把每天的扶貧工作當成蜜月旅行。扶貧路上最美的愛情,正在湖湘大地曼妙上演。

扶貧路上,吳澤喜和楊佳互幫互助。

初識:因扶貧培訓結緣

「美女,這個位置有人坐嗎?」

「沒人,你就坐這兒吧。」

1月4日,永州市寧遠縣東溪街道扶貧站站長吳澤喜笑著向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回憶起兩年前和妻子楊佳相識的那一幕,說至今仍記憶猶新。

吳澤喜是一名「90後」,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他的妻子楊佳也是「90後」,畢業於湖南工學院,現在是該縣中和鎮扶貧站站長。

兩人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因為扶貧走到了一起。

2017年8月,他們同一批次通過了公務員考試,成為國家幹部。那時,寧遠縣正值脫貧摘帽關鍵期,縣裡給他們分配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扶貧。

同年9月,他們參加縣裡的扶貧培訓。巧的是,吳澤喜和楊佳被安排在同一張課桌。160多人的會場,他倆靠得最近。

在隨後幾天的學習中,他們一起聽課、一起學習、一起請教、一起交流,收穫不少。幾天下來,他們都被評為「優秀學員」。培訓結束,他們互相加了微信,緣分就從這裡開始。

吳澤喜記錄相關資料。

初心:扶貧路上互為老師

「吳老師,有光伏產業扶持的文件嗎?」「楊老師,在外讀書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表格怎麼填?」他們互稱「老師」,互相請教。因為扶貧,他們有了共同語言,經常在微信上交流。

「吳老師對我工作中遇到的煩惱總是最耐心細緻傾聽。」楊佳笑著說。2018年11月,她到中和鎮最偏遠的三個村西山村、咀江村、白公殿村督查拆舊復墾工作,途中路陡彎急,加上在村裡又遇到難題,心情煩躁的她就給吳澤喜打電話「吐槽」。吳澤喜秒變「知心大哥」,送來一劑情緒「穩定劑」外加「錦囊妙計」,楊佳的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楊佳(中)走訪村民。

吳老師不僅是「知心大哥」,還是「貼心大哥」。

楊佳患有過敏性蕁麻疹,太陽一曬,皮膚就搔癢、起腫塊,需要打幾天針才能痊癒。2018年酷暑時節,楊佳因連續幾天頂著大太陽下村,蕁麻疹又犯了,她只好晚上去醫院打針。吳澤喜得知消息,處理好手頭工作後,手捧一束鮮花,靜靜地在醫院門口等候。那一刻,楊佳被感動得心軟軟的,心扉也慢慢向吳澤喜敞開了。

扶貧事務繁雜,他們經常加班加點,幾乎沒有節假日。縣裡脫貧摘帽迎檢驗收的那一陣,吳澤喜、楊佳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有時甚至通宵達旦。有時,楊佳忙不過來,吳澤喜就直奔楊佳的辦公室幫忙。相處的時間長了,心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

吳澤喜與村民交流。

真心:全力扶貧結伉儷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句話用在吳澤喜和楊佳這對小情侶身上同樣合適。寧遠縣扶貧辦主任王進輝介紹說,吳澤喜和楊佳從事的工作涵蓋扶貧的方方面面,既有數據統計、台帳整理,也有政策落實、資料歸檔,還有貧困戶的結對幫扶。他們全身心投入工作,吃透了上級的扶貧政策,搞准了扶貧有關數據,摸清了扶貧對象信息,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決策提供了依據和保障。

他們除了承擔繁重的辦公室工作,還耐心接待群眾,進村入戶聯繫貧困戶。吳澤喜的聯繫村是東溪街道卜家嶺村。村裡有一名懶漢,家中房屋低矮破舊,屬於危房改造範圍。扶貧工作隊幾次做工作,懶漢卻不理解、不認可、不配合,甚至發牢騷。吳澤喜不厭其煩,十多次登門,耐心細緻做工作,終於解開了他的思想疙瘩。眼下,懶漢的新房快要竣工了。而看到村民於成忠家境困難,吳澤喜還為他墊付了農村醫保金。

中和鎮是一個8萬餘人的大鎮,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一萬多戶,扶貧工作尤其艱巨。楊佳對待群眾總是和藹可親,笑臉相迎。2018年3月,楊佳接到群眾反映,綠源村有一名條件較好的家庭被評為貧困戶,村民有意見。楊佳多次下到村裡核實情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貧困戶評定標準擺上桌面,讓該村民主動退出貧困戶行列。她還將貧困戶周小成納入「萬人幫千戶」計劃,促其每年增收近萬元。

紅心:把扶貧之路當蜜月旅行

扶貧工作在推進,他們的感情也在升級。2019年10月7日,吳澤喜和楊佳的愛情終於修成正果,在縣裡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前來祝賀的大多是被他們的事跡感染的鎮、村扶貧幹部。寧遠縣扶貧辦副主任馮兆說:「扶貧路上,他們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激勵、共同進步,是一對真正的『扶貧夫妻』。」

雖然新婚,但夫妻倆仍然不忘扶貧。婚假期間,他們的手機依然響個不停,答覆或處理村幹部和扶貧對象反映的大大小小問題。10月9日,各鄉鎮街道要召開扶貧緊急會議,為了不耽誤會議,他們還主動放棄蜜月假,連夜準備好會議資料。

因為工作突出,他們先後被任命為扶貧站長,挑起了扶貧的重任。在今年的寧遠縣「扶貧日」活動儀式上,還雙雙被評為「扶貧先鋒」。

目前,吳澤喜的父母最急切的願望就是儘快抱上小孫孫。楊佳考慮到脫貧任務還很重,就與吳澤喜商定:「貧困戶脫貧是大家的事,生小孩是個人的事。等群眾都實現穩定脫貧,我們再考慮生小孩也不遲。」 吳澤喜連連點頭。

小編:喜之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3kRhW8BMH2_cNUgcc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