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將在1月17日公布2023全年經濟數據。
2023年是中國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面對年初「增長5%」的目標,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三駕馬車」中,誰是拉動經濟的主動力?2024年又該如何「拼經濟」?
近日,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了12家研究機構對於全年GDP的預測。據不完全統計,機構此次對於GDP增長速度的預測值較為統一,基本在5%-5.4%之間,均值為5.29%。
「據測算,2023年中國GDP的增速將達到5.2%,同時考慮0.3%左右的物價因素,預計全年GDP總值有望突破126萬億元。」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政策諮詢部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岩近期表示。
圖源:圖蟲創意
四季度增速或超5.5%
「2023年以來,從工業產出增速與GDP增速來看,是一個差距逐步縮小的過程,到2023年四季度,由於產能的增加以及需求的不足,預計工業產出增速強於GDP增速,前三季度均是工業產出增速低於GDP增速。」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預計,四季度工業增加值(含規下)增速達到5.9%左右。
從GDP來看,張瑜預計四季度GDP增速在5.7%左右。中國銀行研究院也給出了與她一致的預測。在記者選取的11家預測的研究機構中,德邦證券對四季度GDP增速的預測值相對較低,為5.2%,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的數值最高,為5.9%,均值為5.55%。
部分研究機構對於GDP增速的預測(制表:時代周報 王晨婷)
中金宏觀認為,12月經濟活動受到較多的外生因素擾動,流感、降溫、基數等多因素疊加影響,社零總額增速或回落。投資增速或小幅回落,但在前期出口邊際改善、企業利潤和營收企穩回升帶動下,製造業投資或仍將展現相對韌性,預計1-12月製造業投資增速同比增長6.3%;基建投資方面,預計12月財政或有加快支出可能,但基於2022年高基數,1-12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速或放緩至7.8%。
綜合來看,中金宏觀預計,在基數下降的背景下,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或為5.6%,對應四年復合增速小幅上升,但兩年復合增速小幅回落,對應季調環比增速為1.5%,較三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中國經濟拿出了同比增長5.2%的成績單。結合來看,對於2023年全年GDP同比增幅,各機構預測值都在5%-5.4%之間,均值為5.3%,差距並不顯著。
消費貢獻率超過8成
整體來看,2023年中國經濟總體恢復向好,但恢復進程總體仍呈現波浪式和曲折式前進的特點。
《中國科學院院刊》刊載的文章《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分析與政策建議》認為,2023年,我國三大產業表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年度增速較2022年均有大幅提升,尤其是第三產業,預計2023年增速較2022年提高4.0個百分點,對GDP增幅的貢獻率將達到61%左右,拉動GDP增長3.3個百分點左右。
三大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圖源:《中國科學院院刊》公眾號)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來看,誰是2023年拉動增長的核心?
全年出口數據已於1月12日公布。根據海關總署數據,全年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若按美元計,2023年全年出口同比-4.6%。
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同期基數等因素影響,外需在2023年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減弱。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產生了0.7個百分點的負面拉動效應,對GDP的貢獻率為–13.0%。雖在四季度有所好轉,但整體對經濟增長還是產生了負向拉動的作用。
從投資來看,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產投資拖累,1—9月同比累計增長為3.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均增長6.2%。四季度,受萬億國債激勵,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在內的固投增速應有所回升。
圖源:圖蟲創意
消費是2023年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增長貢獻了4.3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83.2%。
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2萬億元,同比增長7.2%。由於去年同期低基數,加之消費市場活力增強,全年社零增速或超過7.5%。
「從影響消費的因素來看,疫情期間積累的消費意願延後釋放較為充分,消費者信心指數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落差在2022年一季度之後逐漸彌合,2023年消費意願與社零幾乎同步變動,消費意願距離其高位依然有較大增長空間。」工銀亞洲研報認為,中長期來看,中國消費正處於增速轉換和結構調整期。
2024年有望實現「駝峰型」增長
進入新的一年,中國經濟在2024年又會有怎麼樣的表現?
記者梳理了8家研究機構對2024年GDP增速的預測,均值為4.9%。半數以上機構認為,2024年經濟增速會在5%以上,也有機構認為,2024年宏觀經濟面臨諸多挑戰。
「2024年中國經濟將面臨消費增速回落、房地產繼續下行、海外經濟增長放緩拖累出口、新興產業產能過剩等挑戰。」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近日在論壇上表示。不過,他也認為房地產市場在2024年或迎來出清機會,此外,新興產業的投資和創新也有助於中國經濟取得一個新的平衡。
圖源:圖蟲創意
平安證券對於2024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值是4.8%。其研報認為,2024年,中國經濟將在「東風化雨」中延續復甦,外循環將會修復,內循環在「立」與「破」之間尋求再平衡。出口、地產等拖累有望緩解,服務業消費與投資接棒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事情正在起變化、可以樂觀點。」在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看來,2024年經濟和資產的關鍵詞可能是「向波動要收益」,全年GDP全年增速在5%左右。
從增長節奏來看,多家機構給出了一致的預測,即二三季度增速略高於一四季度,路徑大機率呈現「駝峰型」。
平安證券對於2023年各項經濟指標的預測(圖源:平安證券研報)
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為2024年經濟工作定調,即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中國銀河宏觀的研報認為,2024年中國經濟仍然處於房地產調整與新動能成長的對沖期,逆周期調節的力度與可持續性仍然是中國經濟能否穩中向好的決定性因素。
「在基準情形之下,我們預測中國經濟將以5.0%左右為目標,最終實現5.2%左右的增速,主要動力來自於基建投資兩位數增長,房地產投資持續收窄降幅,『三大工程』補充商品房開發的下降;二季度出口轉正、三季度PPI轉正之後製造業投資開始回升等。」研報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