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文山您會想到什麼?
是風景如畫的普者黑
是聞名遐邇的中藥三七
還是美味的各種少數民族小吃?
在最新一期《天天315》節目中,文山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幾位嘉賓通過網絡連線做客節目直播,跟大家交流文山州市場監管局工作情況。
嘉賓介紹
文山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毅
文山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環境建設指導科科長宋騫
文山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協調科科長駱科瓊
文山州市場監管局組建一年多來,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服務效能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毅:一是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多證合一」「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先照後證」改革,推動「一窗通」網上服務平台建設,完善企業簡易退出,提升窗口服務質量,努力縮短企業登記時限,降低企業創業成本,市場主體增長明顯,共辦理、換髮「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 28626戶,辦理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申請2514 戶,發放電子營業執照 13351 戶,通過簡易註銷程序註銷企業 2242 戶,今年以來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2948 戶。
二是推行新型監管機制。穩步推進企業年報制度,企業、農專社、個體戶2019年年報公示率分別為76.34%、69.13%、38.75%,工作還在繼續推進中;強化信息歸集共享,指導各級政府部門歸集公示履職期間產生的市場主體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等信息9494條;加大雙隨機抽查力度,組織開展雙隨機檢查4次,涉及731戶企業、2619戶個體戶;受理並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有188戶,解除經營異常狀態的個體工商戶有373戶。
三是加大監管力度。持續保持打擊非法傳銷高壓態勢,及時發布《直銷監管提醒告誡》,規範直銷服務網點經營行為;緊扣公用企業不正當競爭及壟斷行為的監管主線,重點查處供電、供水、供氣、公共運輸等行業的不正當競爭和壟斷違法行為;深入開展疫情防控用品、景區門票價格、轉供電環節收費等價格執法專項行動,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強化網絡交易市場和廣告監管,堅決打擊「菜霸」「市霸」「行霸」等黑惡勢力,共發放價格提醒告誡通知書516份;開展無證照經營整治,檢查發現無證經營、有證無照、有照無證等違法經營371戶,查處案件14件。
說到文山,很多人會想到文山的特產「三七」。「文山三七」被稱為「南國神草」,它的藥用價值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作為市場監管部門,是怎樣圍繞職責助推文山三七的發展的?
王毅:「三七產業」是文山州的支柱產業,市場監管局始終高度重視,認真做好相關工作。一是強化標準制定。積極開展三七鬚根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依託三七鬚根申報雲南省普通地方特色食品,已獲雲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專家審查立案;開展三七病害等省級地方標準制定,制定修訂了《三七黑斑病診斷及防治》《三七分等規格》《三七農藥使用準則》等20項推薦性雲南省地方標準;積極協調省市場監管局對我州起草的「三七(凍干)」「三七切片(凍干)」「三七粒(凍干)」和「三七超細粉(凍干)」質量標準開展評審,雲南白藥集團文山七花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鮮三七」中藥標準已獲雲南省食藥監局審批。
二是強化品牌培育。切實將文山三七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文山三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國家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統一標識三個標示(簡稱三標)聯用於三七全產業鏈各環節,打造三七品牌,掌控三七產業發展的話語權,已獲批使用「文山三七」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的企業共32戶,獲得「文山三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授權使用的企業共46戶,獲得國家中藥材(文山三七)流通追溯體系統一標識的企業43戶,「三標」都獲批使用的企業共22戶。同步加快了「文山三七」商標註冊、專利申請推進步伐,自2017年10月底啟動「文山三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國際註冊以來,現已完成60個國家和地區商標註冊,力爭年內完成所有馬德里締約國註冊和部分非馬德里締約國國家、地區的商標註冊工作,為三七產業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是強化扶持幫扶。加大對以三七為生產原料的企業的支持幫扶力度,協調省市場監管局制定三七花莖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報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備案實施,通過三七花莖葉作為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宣傳引導工作,積極培訓和幫扶指導7戶食品生產企業取得證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野生動物保護的問題備受關注,在這方面文山做了哪些工作?
宋騫:全國人大、省人大、州人大發布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等文件以來,我們認真履職,抓好落實。在推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深入實施,宣傳教育是關鍵。我們以電視、廣播、網絡媒體等宣傳方式為主要手段,同時藉助日常市場巡查、檢查工作機會,及時向經營戶進行宣傳教育,提升群眾知曉率,自覺抵制非法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交易,杜絕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今年2月全州市場監管部門及時組織開展市場監管領域野生動物保護大排查工作,重點對農(集)貿市場、商場、超市、花鳥市場、寵物交易市場、餐飲企業、個體戶以及集中用餐單位等可能從事野生動物及製品交易,或者銷售、租借野生動物捕獵工具的經營戶進行摸底排查。同時,認真檢查市場內各類中藥材、中藥飲片等商戶,嚴厲打擊利用野生動物作為藥材原料的非法交易行為。督促帶有「野味」「野生」等字樣的店名、招牌、經營內容和廣告用語的企業和個體戶及時變更和整改,規範市場主體名稱審核。截止目前,全州共檢查市場、超市、餐飲店、活禽銷售及飼養等經營戶7000餘戶次;檢查藥品醫療機構、藥店、中藥飲片企業、中藥材銷售點400餘戶次,對農村集貿市場發現的自製藥丸15瓶、自製藥粉32袋、自製藥酒55瓶進行現場督促銷毀;發現並責令更正經營範圍含有野生動物內容的企業7家,暫未發現涉及野生動物交易的違法行為。
舌尖上的安全是民生之本,畢竟「民以食為天」,文山州是從哪些方面著手,確保達到「食以安為先」的目標和要求?
駱科瓊:為確保全州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首先是念好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緊箍咒。就是對食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餐飲企業的行為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進行規範,例如食品從哪裡來,去到了哪裡,中間在哪都必須要有記錄。食品保存要符合規定,要有適合的溫度和一定的保存時間,要有防蟲防蠅防鼠的設施設備等。烹飪食品也需要遵守相關規定,切熟食的砧板不能與切生食的混用等等。同時對外賣平台,我們也同他們簽訂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要求他們履行好自己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食品質量安全負責。
其次,對食品安全的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加大打擊力度,露頭就打,讓廣大群眾吃的放心、喝的安心。今年以來,我們組織開展了很多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有針對白酒整治的、校園周邊小食品整治的、有蛋白固體飲料的整治、還有近一段時間北京疑似在「三文魚」中發現新冠病毒,我們也立即行動,安排部署對相關的水產肉類和凍品進行了檢查,共查辦38起食品違法案件,罰沒金額近60萬元,清理關停了部分不合格食品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店。然後是加強抽檢,我們會對大家經常購買的食品,比如水果、蔬菜、米麵糧油、群蛋奶等食品進行抽檢,及時對不合格的食品進行處置。今年以來,我們一共抽檢了475批次的樣品,合格456批次 ,不合格19批次,不合格的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了處置。最後就是我們運用報紙、新聞網、電視廣播、視聽文山、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台對食品安全知識進行廣泛宣傳和普及,特別是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今年以來,我州已經發放簽訂《預防野生菌中毒告知書》近84萬份。
節目中,嘉賓們還就藥品安全、質量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內容與聽眾進行了交流。特別感謝文山廣播電視台新聞頻率對本期節目的大力支持!
來源:雲廣記者曹禹夢、文山台
編輯:曹譯文 曹禹夢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2aQAHMBd4Bm1__Y2g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