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浚縣農村娃旅居日本12年後的人生目標:60歲重回河南種地

2020-07-03     豫記

原標題:一個浚縣農村娃旅居日本12年後的人生目標:60歲重回河南種地

編者按:近期,我們收到了來自旅居日本的河南遊子林翔的來信,他來自浚縣農村,長期旅居日本。如今他策劃的「星球一年生PROJECT」已召集了全國數十位致力於中日自然農業和食生活智慧交流的人士。他的「六十歲回到河南」思考與行動,令人新奇且激動,以下是他的故事與計劃,未來將會與「豫記全球」聯合長期推動這一計劃,希望有更多的河南老鄉們的加入,期待與螢幕前的你相遇。

旅居海外遠離故土河南16年之後

我的生命再次與中原大地相親

跨越中日一衣帶水的海峽

電話里與「豫記」創始人楊桐聊到

希望我60歲時

可以從日本回到故土

楊桐家是滑縣,俺家是浚縣王莊集村

相隔僅20里地

那時可以互相串串門,敘敘舊

雖然我們初次相聊,從未謀面

但已經開始在描繪設想未來

生在河南、老在中原是河南人的共感

2020年的今天

我也開始加入老鄉們的行列

與大家分享我從中華大地到東瀛島國

三十多年來來去河南、遷徙旅居的經歷

謀劃與現在的你

一同返回河南的計劃與行動

01

我來自鄉村,又告別鄉村

也許你會想問,

我們何以返鄉?

這是什麼樣的計劃需要數十年時光?

河南與現在的居所好像相差很遠,回不去?

這也許是每個河南遊子的捫心自問

要解讀這些答案並非需要我們馬上回到河南

而是首先需要我們離開河南,

重新出發

我1980年代出生在河南最小行政單位的村莊

父母務農,早出晚歸,辛勤勞作,收入寥寥

鄰里街坊,樸素友善,幫扶照顧,平靜自然

而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變化也帶來困惑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下地幹活和交公糧

田間的歡樂不用言及,

但其危險卻至深難忘

娘並不識字,

隨眾使用農藥和化肥炎熱的夏日下,

背上農藥噴壺,走進棉花地我緊隨其後,

刺鼻農藥味道讓我反胃退縮她的臉頰,髮絲,

背上在酷暑下淌汗田地里幾圈之後,

感覺背部刺疼渾身不適,

無力的在樹下喘息原來不知不覺間,

農藥的毒性隨汗水侵入了皮膚

她緩了好久

才脫離農藥對身體的侵蝕受到驚嚇的我,

同時心疼娘的不易對農業和耕作

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在中國廣大農村有著諸多與俺娘一樣的農民

她們甚至在無知用藥的時候被奪去生命

或者

農藥蔬菜到了市場去對其他人生命造成影響

而這一切似乎很少有人關心和思考

而交公糧的時候,則是另外的一種景象

爹娘辛苦種植的糧食

被按照規定驚人的低價收購

老實巴交的農民卻高興的認為

可以有些收入填補家用

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辛苦生產的糧食去往何方

端上誰家的餐桌,又轉化為何樣產品與價值

這一切經歷在我看到島國農民學識與富足之後

總在反思中國過往時代與當下農民的困境與原因

在我娘看來,與種植和交公糧相比

她卻常常提及一件小事

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水果吃

有天她從地里幹活回到家,

看到鄰居家小朋友

在大口的吃著蘋果,

而她的兒子(當時年幼無知的我)

卻在地上撿著他不肯吃吐掉的蘋果皮吃

媽媽頓時心疼的淚花湧出,

但卻不知道

該如何才能改變生活的窘迫

當前鄉村振興的工業方式的農業集約型生產取代小農的弊病諸多

好在父親有著祖傳的非凡手藝

在我7歲那年,一家人告別鄉村

前往浚縣縣城生活,至此農村給我

留下美好與心酸的童年經歷

而漂泊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覺間開始

02

在日12年,讓我思考如何返鄉

2004年,

從未到過河南浚縣百里之外的我

在俺媽的陪同下,

登上了開往千里之外大連的火車

前往安陽坐火車時,

俺媽說要想一起上車送送我

殊不知農民出身的爹娘為了我讀書

已經基本上花光了所有的積蓄

漆黑的夜裡,

依依不捨地獨自離開河南

列車上我開始模仿電視劇里的人們

講著在腦子裡重複了千萬遍,

嘴上很少講過的普通話

在大連的求學時光

讓我得以生平初見河南之外的中國模樣

從東北到江南,北上廣,蘇杭

與中原地區的不同與巨大反差

其中的相同與不同的見聞與思考

成為難以忘記的河南人看中國的體驗

後來我開始離開大連

跨越海峽,前往東瀛島國

在日12年,我生活過5個不同地區

最短1年,最長5年

身為河南人的我一樣用苦與笨的方式

在異國

以旅居生命踐行摸索

2011年3月11日下午2點46分

東日本九級地震,

隨後而來海嘯與核輻射地震來臨之際,

被卡在電梯中的我死裡逃生

我開始思索

在日生活的意義和生命價值的取向

此後,隻身第一次前往京都

從日本國最南端的沖繩群島

到最北端的北海道稚內

歷經50日,

寄宿30家日本當地人家中

我完成了對於日本47都道府県的

深度穿越旅行考察

這趟被我稱為GAP YEAR的旅行

使得我對

日本和諧自然的鄉村傳統生活的共存

有了最全面直觀與至深的體驗

並獲得人類學解讀視角

那麼,

我們是否有超越文字,運營之外的智慧

來洞察中原大地所面臨的困境與智慧啟發

並以實際的行動來改變中原大地的未來呢?

我想到的是自然

這其中農業與食物涉及到自然的全部

光熱空氣水土,微生物動植物

對於河南的過往與未來

中原大地的獨有性是農業與土地的根基所在

而在未來

只有維繫自然,提供安全健康的食物

可以給予中原更好的土壤與水

才可以更好重塑我們的文化與信仰

03

這就是星球一年生計劃

在有關生命的深刻的思考與探索之中

「星球一年生PROJECT」

成為上述問題的答案之一

它將為來自河南人提供旅居日本的學習機會

在日學習期間使得深刻認知和系統領會

中日共通自然農業與食文化生活智慧

成就中日兩國交流與促進協作的人材培養計劃

其中

「日本縱斷一年生PROJECT」

將以跨國旅居的方式招募

有志致力於河南鄉村長遠發展的人材

為其提供來日工作,學習,旅居的機會

培養中日兩國交流與促進協作的人材

以長遠眼光與行動延續

中日共通的自然農業與食文化生活智慧

若可以做到這些,我們將會回到河南 !

諸多中原遊子們也一樣會返回故鄉

如此的智慧與生活,無論在九州或者在東瀛

都是極為珍稀的存在

而五千年河南人的鄉愁與文化

恰是這些智慧可以轉化回歸的根基所在

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未來河南人的行動

祝福每一個河南人的你

遇見未來更好的自己

林翔| 撰文

藍家夏夏| 版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2YXFHMBiuFnsJQVy5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