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顧|《這就是中國味道》創作者分享

2023-04-18     悠貝親子圖書館

原標題:直播回顧|《這就是中國味道》創作者分享

今天早上8點,悠貝創始人丹姐和《這就是中國味道》的創作者牟艾莉老師準時出現在悠貝薦書的直播間,和各位觀看直播的小夥伴們暢聊《這就是中國味道》這本繪本的創作歷程和背後故事,帶大家一起深度品讀好書。

直播回顧

直播內容分享

#1

一本以中國傳統美食為主題的繪本可以...

鼓勵孩子自主創作:

牟老師分享了真實案例,一些孩子在讀過這套書後,等以後再吃到書中提到過的食物,會把這個故事主動複述出來,有的小朋友還會自己去聯繫別的食物進行聯想和創編。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食趣味故事。

牟老師分享到:「好的繪本,是孵化器。小讀者在讀了繪本之後自己能成為創作者,生髮自己原創的東西。」

拉近親子關係:

每本書中,都介紹了相應食物的製作過程。讀完之後,孩子也可以和父母一起,親手嘗試做出一道道美味。既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能與增加與孩子的互動交流,寓教於樂,一舉兩得。

那些陪孩子一起的廚房時光,會給孩子留下最深的記憶。書房和廚房,處處都是親子歡樂場。

講好中國故事,樹立文化自信:

《這就是中國味道》已經輸出到了十多個國家,不同於以前我們需要向西方學習的年代,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平視世界。現在的孩子們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有了充分的文化自信。我們需要這樣以傳統的中國文化為主題的繪本,來讓孩子更深入的領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丹姐也在直播中說:「書給了我們很多可能性,不僅是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間以書為媒的文化交流,更是文化交流的載體。《這就是中國味道》甚至已經輸出到十幾個國家,讓全世界的人更多的了解中國文化。」

一本可以多角度應用的繪本

#2

鍛鍊孩子識圖能力

牟艾莉老師:「進入了影像時代,越來越多的信息是圖文並茂的形式,所以不僅要有閱讀和表達能力,也要重視孩子的識圖和圖像敘事能力。」

林丹:「在這個圖像時代,人需要很多種能力:用圖像敘述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很重要的能力。」

可見,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去培養孩子的識圖和靠圖像敘事的能力,而《這就是中國味道》,就很適合被家長用來給孩子閱讀。

同時還提到,在AI技術快速發展,可以代替人完成很多事情的如今,也更要重視孩子的情商教育,讓他們有同理心,共情力和幸福感

跨學科教育

林丹說:「以書為媒,可以促進教育的方方面面。關鍵在於成年人怎麼用好這套書。」

《這就是中國味道》這套書,有文字,有圖畫,有美食的歷史和製作過程。很多學校都開始用這套書來進行跨學科教育,以食物為線索,串起語文、美術、勞動教育課程。鼓勵孩子把自己寫的故事做成繪本劇,或者是回家和家長一起走進廚房,提高生活技能。

多種畫風,提升孩子的藝術審美

這套書每本的內容都非常有趣,寓意深刻,由不同的繪者創作,畫風多樣,有水彩、拼貼、拓印等,色彩鮮麗,給孩子多樣化視覺的享受。

每本書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天上掉下鍋八寶粥》就是布藝拼貼風。這本書的繪者敬文萱,作為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將自己的專業融入到了繪本中,這樣的一套書,也可以啟發孩子,在創作中結合自己的優勢,完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在直播過程中,悠貝創始人林丹詢問了牟艾莉老師,作為一個母親,在平時如何平衡事業與生活的?也是給在觀看直播的媽媽們一些建議。

牟老師講述了自己與孩子的故事,在下班後會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直到孩子睡著。在自己要去工作的時候,也會給孩子講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給孩子呈現出自己熱愛工作的狀態,這樣的狀態也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職業規劃和對自己的職業期許。鼓勵孩子以後也為了自己喜愛的事業去努力,找到自己的價值,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結語

在直播的最後,丹姐說:「孩子對人與人之間交互的習得,都是從家這個小圓點練習起的。當他從家這個原點獲得充足的愛,吃好每一口飯,享受每一個美味的時候,那當他未來走向更遠的遠方,他心中會帶著暖暖的愛,以足夠的力量前行。」

童年對於人未來的職業生涯或者未來的各種選擇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想讓孩子有更美好的未來,我們必然要善待當下的童年並且提供更好的環境、資源和高質量的陪伴。期待各位跟著悠貝薦書一起選好書,跟著悠貝親子圖書館,一起把培養孩子讀書這件事情變得有趣、輕鬆且持久。

花式推廣

向下滑動查看

讓我們一起期待下次的創作者分享直播,會有更多好書在直播間等待著大家!

編輯 / 陳疏桐

審核 / 中信童書 辛顯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1bd20d9b7603da25fcec0f8632695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