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得了白粉病,葉片表面就會長一層厚厚的白色黴菌,如同覆蓋了一層薄雪。白粉病屬於真菌感染,不光常見於多肉植物,在其它農作物上也時有發生。白粉病具有傳染性,治癒效果不佳,早期白粉病可以用粉銹寧、甲基托布津、鏈黴素等用於治療,嚴重的白粉病容易導致葉片化水,植株死亡。
藥錦早已不是新鮮詞彙,花卉市場更是很常見,主要是利用化學藥劑以及其它藥物人為腐蝕多肉植物的葉片,導致多肉植物褪色,造成多肉植物出錦的假象。製成藥錦的多肉植物一般葉片中心會大面積變為白色、粉色和黃色。這樣的多肉植物不僅看著不自然,買回家後甚至養不活。
多肉植物在外部環境的刺激下,有一定幾率發生基因突變,出現出錦、綴化等變異現象,其中出錦屬於多肉植物的白化病,會導致多肉植物細胞內的花青素蛻變,從而出現顏色上的改變。像玉蝶錦、玉露錦、白熊等,葉片就會發白,但顏色過度非常自然,觀賞性佳!
部分多肉品種本來葉片就覆一層厚厚的白粉,在陽光充足、空氣乾燥的環境下白粉會變得更加肥厚,看起來也會發白。比如:芙蓉雪蓮、藍鳥、白菊、桌球福娘、廣寒宮等,這層厚厚的白粉對其具有保護作用,能防止葉片被曬傷,同時也讓其變得仙氣十足!
多肉植物顏色變白不一定是壞事,但需要注意區分,除了白粉病需要隔離和治療以外,大家在挑選多肉植物時還需要仔細辨別,以免買到藥錦。斑錦變異存在不穩定性,在後期的養護過程中有褪錦的可能,而且出錦的多肉植物自身抗病、抗寒、抗旱能力都比普通的多肉植物要差一些,需要更精心的養護!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歡迎大家有盆栽相關的問題給我留言或邀請回答,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