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亂竄,中元節牢記:忌3樣,做2事,吃1肉,為家人祈福

2023-08-29     市井覓食記

原標題:七月半,鬼亂竄,中元節牢記:忌3樣,做2事,吃1肉,為家人祈福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它與清明節、十月一下元節合稱為「三大傳統祭祖」節日,也被稱為「三大鬼節」。

【本文對中元節相關民俗文化進行介紹,多數為傳統的民俗傳說,不涉及封建迷信內容】

相傳中元節的習俗源於「三元說」中的「地官中元赦罪」,也就是說每到中元節這天,地官所管轄的地府之門會打開,裡面的鬼魂會通過地府之門離開冥界,來到人間的家中,而那些沒有家的孤魂野鬼就會遊蕩在人們,尋找錢財或吃食,所有的鬼魂等到地府關門之前在回去,因為民間也有「七月半,鬼亂竄」一說。

關於七月十五中元節的傳說,聽起來讓人心生畏懼,但卻是人們為了敬祖盡孝,表達對親人的哀思,只要尊重老傳統、以敬畏之心看待就行。給大家分享一些中元節的習俗,特別是「忌3樣,做2事,吃1肉」要牢記,為家人祈福

要忌做這3樣事

一、忌夜遊

民間有「七月半,鬼門開」之說,古人認為到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鬼門會打開,已故的人們的鬼魂會回到凡間,有家的會回到凡間的家中,看看自己的親人、後輩,而孤魂野鬼會四處亂竄,每到這天家中的老人會告誡晚輩,放學或下班後儘量趕回家中,無事不要深夜出行。

二、燒紙時忌半途而走

中元節燒紙是一項傳統的祭祀活動,人們為了紀念已經去世的親人,會在這天給已故的親人「燒紙錢」,表達人們對先人的哀思和孝心。不過在燒紙時要注意,不能半途而走,需要看著紙錢全部化為灰燼才好,古人認為這樣已故的親人才能完整的收到,如果沒有燒完,那紙幣就是殘缺的,是對已故親人的不尊重。

其實這樣的說法雖然有些迷信,但也是人們為了安全考慮,因為燒紙時人們半途而走,火種可能隨風飄蕩而引發火災,而人們看著紙錢完全燒完後再走,更安全一點,避免引發火災。

三、吃飯時將筷子立起來

在餐桌禮儀中,筷子的使用是有一定的規矩的,其中一項規矩是不能將筷子插立在飯中,這不僅是沒教養、不禮貌的體現,也是不吉利的,因為筷子插在飯中,就好像香插在香爐中在上香祭祀,不僅會招來「不好的東西」來分享食物,還有咒罵的寓意,特別是中元節這天更要注意,如果家中有不懂事的孩子要特別留意,別因無心之失而招來霉運。

記得做這兩件事

一、祭祖

七月十五中元節誕生之初,並沒有與「鬼節」有什麼聯繫,而是源於上古時期人們對祖先神靈的敬畏與崇拜,是一個專門祭祖的節日。通常農曆七月十五已經進入了初秋,農作物都相繼成熟迎來豐收,人們為了慶祝莊稼豐收,會在這天舉行祭祖儀式向祖先展示秋收的喜悅,同時也是感謝祖先的保佑。

後來逐漸加入了祭奠親人的習俗,在這天人們會提前一天晚上準備好貢品,在中元節當天早上將貢品擺上供桌,並焚香點燭,供奉先人。

二、燒紙

中元節有一個最典型的傳統習俗,就是燒紙,相傳人們為了逝去的親人在冥界能吃飽穿暖有錢花,會在中元節的前幾天,準備一些用金色或者銀色錫箔紙疊成元寶的形狀,等到了七月十五這天,來到先人的墓碑前祭拜並燒給他們,等到這些紙燒成灰燼後方可離開。

如果沒有條件去墓地的,人們則會在晚上來到十字路口,畫一個圈並留一個缺口朝著墓地的方向,將紙錢全部堆放在圈內點燃,燒給逝去的親人,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能不缺錢花。雖然這項活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卻表達了人們對去世的親人的懷念之情。

要記得吃鴨肉

中元節除了以上所講的習俗,還有一個食俗就是吃鴨肉,人們認為白色的鴨子在水中游著,猶如明燈一樣,有「河燈普渡」之意。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鴨與「壓」同音,因為中元節鬼門打開,不少孤魂野鬼在外面遊蕩,吃了鴨肉便有壓住厄運的意思,而且鴨子常年以水生物為食,不僅營養價值高還是秋季滋補的佳品,總之很多地方都是有中元節吃鴨肉的習俗,給大家分享一道啤酒鴨的做法,好吃營養不油膩。

啤酒鴨

準備食材:半隻鴨、啤酒、青椒和紅椒。

1、半隻鴨剁塊洗凈,放入冷水鍋中,加入薑片、小蔥和料酒,大火燒開後焯水2分鐘撈出。

2、重新起鍋燒油,油熱後加入薑片、大蒜、蔥段、八角、香葉和干辣椒,炒香後倒入鴨塊,翻炒均勻。

3、加入一勺豆瓣醬炒出紅油,倒入一瓶啤酒、2勺生抽和1勺老抽,半勺醋,燉煮30分鐘。

4、青椒和紅椒切好,倒入鍋中炒至斷生,加入適量的鹽和雞精即可。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065cbeaa040236bd8a4ff1f7fb45a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