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首列車
在成都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
正式對外亮相
全自動運行
高智能化、高舒適性、高安全性
……
咱「新朋友」科技感、舒適度拉滿
一起看看吧!
舒適
乘車體驗再升級
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採用8A編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40km/h,是國內首創時速140公里的市域全自動運行列車。
列車全長186米,定員載客量2164人,最大載客量3054人。
列車外觀以金色為主,車身塗裝設計靈感來源於三星堆黃金面具,融入地域特色古蜀文化,充滿科技感與未來感。
走進室內,寬敞的空間,硬核的配置,直接把大家的幸福感拉滿!
在溫度控制方面,列車空調系統採用了變頻壓縮機和變頻通風機,設置了空氣品質監測模塊,能夠根據車廂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和載客量變化精準調控通風量,讓乘客出行更加舒適。
在硬體設備方面,客室內配置了43寸電子地圖導乘屏、28寸LCD顯示屏、27寸電子顯示屏,全方位滿足列車內乘客信息查看需求。
同時,基於人機工程學,全新設計了客室座椅結構,優化了座椅背部曲線,為乘客提供更舒適的環境。
隔音
噪音控制更有效
該列車採取了多項隔音降噪措施,有效降低列車在運行過程中的噪音。
例如,列車採用了雙層鋁合金車體、隔音性能優異的酚醛地板、氣密性塞拉門及輔助鎖緊裝置、填充氬氣的雙層車窗玻璃、填充在車頂及側牆車體型腔的納米吸音材料、經過優化的空調迴風結構等。
整車設計製造從細節入手,提升硬體性能,優化結構設計,最大限度降低車內噪聲,進一步提升乘客乘車舒適度。
智慧
性能提升更顯著
除了顏值、「軟裝」過硬,咱們的「新朋友」還搭載一身黑科技,馭風呼嘯而來。
為進一步提升全自動線路列車智能化水平,該列車配置了弓網智能監測裝置、軌道巡檢智能監測裝置、走行部智能監測裝置、蓄電池智能監測裝置等,並在受電弓位置設置了視頻監視設備,能夠對車輛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幫助維保人員更有針對性、更高效地對故障進行分析處置。
此外,該列車的乘客信息系統採用行業領先的圖像識別技術,能夠實現遺留物品檢測和車廂擁擠度分析,實現了實時傳遞檢測和分析結果。
「黑科技」的加持,也讓列車安全運營更有保障。
該列車按照全自動駕駛最高等級GOA4進行整車設計,搭建了全自動駕駛的高壓系統控制平台,實現對故障部件的智能診斷、自動復位或隔離,能夠更好地適應全自動運行工況。
車頭還設置了被動式障礙物檢測及脫軌檢測裝置,當列車檢測到軌道有障礙物或列車遇到脫軌危險時,會自動觸發緊急制動,最大程度保證列車運行安全。
節能
低碳降耗更環保
該列車採用了流線型車頭設計,著力改善列車氣動性能,從而降低風阻;在車體、空調機組、設備箱蓋等方面採用輕量化的鋁合金材質,降低車輛重量,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13號線列車空調系統採用了變頻技術,能效比得以進一步提高、更加節約電能。
同時,客室燈管照明升級為可自動調節亮度的LED照明,能夠通過車廂外界自然光與車內亮度的對比自動調節亮度,進一步降低照明能耗。
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開通初期運營後,將加強龍泉驛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繫,並在城區內部與其他線路形成多次換乘,連接杜甫草堂、青羊宮、幸福梅林、三聖花鄉等景點,串聯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四川師大(獅子山校區)等高校,有效提高區域網絡的通達性。
目前,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全線21座車站中16座已封頂,5座主體結構正在施工,盾構累計完成掘進設計總量的77.9%,同時13號線首列車已完成靜態和動態調試,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
成都地鐵13號線一期線路規劃圖
後續
成都軌道集團將結合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
一期線路及客流特點
緊密圍繞全自動駕駛安全性
高品質特色服務等方面
高效高質量推進新線籌備工作
讓我們一起期待!
來源 | 成都地鐵
編輯 | 張雪嬋
成都這座「城」,最新進展!
全球首個,川大研發!
注意!上班時間有變
「空中街區」 ,國內首個!
約2小時,直達!
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