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甩「刀片」出來
再一甩就回去了
這種彩色塑料的玩具刀
就是最近突然爆紅網絡的
蘿蔔刀
很多小學生、中學生都會購買玩耍
有的成人也玩
還稱其為解壓玩具
在購物平台上
蘿蔔刀的銷量驚人
蘿蔔刀究竟有什麼「魔力」
這種玩具適合中小學生玩嗎
號稱「解壓神器」月銷超10萬單
本質上
孩子們玩的蘿蔔刀是一款塑料仿刀玩具
因為是藉助自身重力實現刀體滑動
所以也叫重力蘿蔔刀
大多數學校周邊的小店都售賣有蘿蔔刀
價格在5元上下
在電商平台上價格更低
單價在2-3元一把
在短視頻平台上
蘿蔔刀有多種玩法
最基本的玩法就是將小刀垂下後收回;
第二種是通過手指打開一個小縫,然後快速甩出刀;
第三種玩法是將刀倒過來,打開一條小縫後迅速捏緊,然後等待刀落回手中;
第四種玩法是將出鞘的刀收回手掌中。
在多家購物網站上發現
蘿蔔刀的銷量驚人
很多款商品單月銷量已經賣到10萬+
少的也有幾萬件
有些短視頻平台,在銷售的同時還教購買者如何去玩,還教怎麼去刺、扎別人。雖然對於成人來說,這是開玩笑,但是對孩子來說,潛移默化就會受到影響。
它由3D列印塑料製成,刀片不鋒利,不必擔心它會割傷手指。不使用時刀片隱藏在刀鞘中,使用時只需輕輕一彈,即可依靠重力和慣性將刀片甩出。這種玩具也是緩解焦慮和壓力的玩具,可以用一隻手玩,另一隻手做其他事情。
但不少家長也提出了質疑
這玩具真的適合孩子玩嗎
有人通過試驗發現
有幾款蘿蔔刀雖然是塑料材質
但是尖頭處很硬
稍微用力便能插破白紙,扎入蘋果
教育學專家提醒
「蘿蔔刀」可能激發孩子暴力傾向
針對家長的質疑和擔憂,記者採訪了重慶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教育學教授楊思帆。
楊思帆表示,「蘿蔔刀」確實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其玩具頂部有些堅硬,孩子們在玩耍時如果不注意力道,或者奔跑追逐時不慎摔倒,很容易傷及眼睛等身體脆弱部位。
「玩『蘿蔔刀』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楊思帆分析,孩子們喜歡模仿影視劇里的畫面來舞弄玩具刀、玩具槍等。其中,拿著玩具刀做刺、捅、戳等動作,就可能會從潛意識裡激發孩子的暴力傾向。
「玩具刀不同於玩具槍,真刀是現實中很容易獲得的工具。玩『蘿蔔刀』的一系列危險舉動,可能會增加孩子使用真刀時做出同樣舉動的風險。」楊思帆強調。
他據此提醒廣大家長和老師,如果孩子喜歡「蘿蔔刀」此類玩具,應在家長的監護下玩耍,不應讓孩子將此類玩具帶進學校。
此外,楊思帆認為,「蘿蔔刀」的流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當前一些孩子的學習可能有些枯燥辛苦,建議學校增加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讓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更加輕鬆愉快。
選購文具產品時
應注意以下幾點
在日常生活中
哪些文具容易「踩坑」
有可能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
在選購文具產品的時候
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慎選色彩鮮艷、氣味濃重的文具
在買筆、橡皮擦、修正液這些文具時,首先要看標籤。標籤中至少應包含有產品名稱、生產廠名、廠址、產品標準編號、產品使用說明、適用年齡範圍、安全警示等。
然後還要聞氣味,慎選色彩鮮艷、氣味濃重的文具。儘量購買異味小的產品,同時,也儘量避免買有軟質PVC塑料護手的筆類和塑料橡皮擦。
重視使用安全
要考慮文具的使用安全問題,手工剪刀、刀片應為圓弧頂端,不應為銳利尖端,筆類商品應注意筆帽安全,筆帽直徑應大於16毫米,筆帽體上要有一條連續至少6.8平方毫米的空氣通道。
拒絕「三無」產品
文具用品均有最佳使用期限,對無生產日期、生產廠家和生產地址不清楚的產品要慎買慎用。「三無」產品容易出現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情況,學生長期接觸這類產品,可能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1
往期回顧
西安住房交易政策調整詳細解讀來了
🥇🥇陝西健兒已獲兩金!繼續為他們加油
來源:綜合人民網科普、深圳市場監管、新快報、華龍網、南方日報
責編 | 龍 軼
編輯 | 劉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