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車·E電園
作者 | 王巍
編輯 | 蔡欣宇
今天試駕的車型,是「起售價」26.39萬元的東風本田CR-V e:HEV至尊版。
第六代CR-V e:HEV全系中唯一的四驅獨苗。
至於起售價,是因為今天的試駕車選裝了赤焰紅色車漆,是需要額外加錢的,選裝價格暫時不清楚,所以只能說起售價。
拋開價格,CR-V e:HEV是一台把油電混動技術的各個部分提升到一定境界的車型,自主品牌很難趕超;但加上價格因素,綜合素質比肩CR-V e:HEV,但便宜很多的車型多如牛毛,CR-V e:HEV想要突破還是很不容易。
[ · 第四代i-MMD,一雪前恥,為本田爭口大氣 · ]
2021款CR-V 銳·混動雙擎e+(也就是插混版),產品表現差強人意。為了放置大電池,後備箱不得不做成階梯狀。
大電池不僅擠占了後備箱空間,還大大壓縮了原本屬於的油箱的空間。
堂堂CR-V銳·混動雙擎e+,油箱容量只有可憐的26L,比飛度都小(41L),實際續航能力不足500km,還不如純燃油版車型。
古人云,知恥而後勇,在最新一代CR-V e:PHEV上,技術本田幾乎把上代車型推倒重做:
發動機功率提高3kW(現110kW)、扭矩提高8Nm(現183Nm),最大熱效率提高至41%,大幅降低尾氣中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的排放量,使其滿足國6b排放標準。
用上了缸內直噴,空燃比領域提升30%
驅動電機峰值扭矩提升20Nm(現335Nm)。
煩人的大電池包,體積縮小54%(減小123L),重量降低53%,動力電池包瘦身成功,容量還提升了9%,來到了17.7度電。
布局大改。動力電池小型化後,扁平放置在車底,不占用後排座椅下方的寶貴空間。空出來的空間,全部還給油箱。
在布局的變更下,油箱容積較上代車型增加20L,總續航里程增加409km,綜合續航里程900km+。
標準狀態下容積522L
後備箱恢復平坦,空間表現與燃油SUV車型齊平。
你看,別總以為合資品牌認不清現實,實際上他們對自己的產品有著清晰的認知,解決起問題來,也就換個代的功夫。
[ · 第四代i-MMD加持下的e:HEV車型,油耗表現令人嘆服 · ]
前面聊了聊羈絆頗深的e:PHEV的改進,現在說回今天試駕的主角,CR-V e:HEV車型。
第四代i-MMD混動系統把混動三大件改了個遍。
發動機方面,全新2.0L DI缸內直噴阿特金森循環發動在高壓多段直噴技術的加持下,熱效率提升至41%。
變速箱方面,E-CVT 2AT——全新E-CVT雙電機改為平行軸布局,實現小型輕量化的同時,新增了發動機低速檔直連,可以實現市區緩加速行駛時的發動機直連驅動(約35~45km/h),燃油經濟性進一步提升,原有70km/h左右介入的發動機高速檔直連也得意保留,極速
電動機方面,驅動電機峰值扭矩提升至335N·m,整車加速性能進一步提升。
實際開起來的感受,也對得起上面那些改變。
無論何種動力模式下,CR-V e:PHEV的起步和初段加速都是輕靈迅捷的,此時車輛動力完全來自鋰電池和電動機,發動機無需啟動,整車靜謐,行駛質感很高級,無限趨近EV。
在車速進入約35~45km/h區間,油門踏板穩住時,發動機低速直驅擋離合器閉合,車輛無感無頓挫地進入直驅模式。
從電驅到發動機直驅的體感很微弱,且CR-V e:HEV沒有轉速表,最好的判斷方法是看中控屏中的能量流顯示。
如果螢幕中前軸出現了小齒輪,那便是發動機直驅模式的標緻。
低速直驅模式的觸發條件很苛刻,車速必須控制在35~45km/h之間,且必須穩住油門踏板,不能加速,也不能減速,刻意踩出來並不容易。
繼續深踩油門,來到50~80km/h左右的市區巡航速度區間,此時車輛以串聯式電驅為主。
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電量給到驅動電機,有餘電或者設置在強制保電模式時,發電機還會給電池充電。
此時發動機會啟機,你會聽到來到發動機的轟鳴聲,和燃油車類似;但車輛的動力和發動機轉速高低關係不大,所以行駛質感和加速體驗接近於電車,只是多了一些發動機的聲音。
車速繼續增加,來到80-120km/h,根據踩油門深度和持續時間不同,動力模式會在發動機高速直驅擋和串聯混動模式之間來回切換。
收油時,車輛支持動能回收,可讓車輛在制動或減速時將部分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也可以通過方向盤後面的撥片調節回收強度,從而實現類似單踏板的效果。
簡單總結一下:
平順性方面,CR-V e:HEV動力源切換無感順滑,非常nice。
響應速度方面,以電為主的驅動邏輯使得其動力輸出很跟腳,響應速度快,很合心意。
靜謐性方面,CR-V e:HEV發動機啟機、一檔升二檔時的聲音顆粒感還是有,深踩下去,還是會像油車一樣怒吼,靜謐性中等。
絕對動力方面,CR-V e:HEV的動力性能偏弱,全油門輸出加速度體感上不如大多數搭載150kW/300Nm左右單電機的緊湊型SUV,百公里加速和急加速不是它的強項。
對了,CR-V e:HEV是有四驅版的,本次試駕的這台就是,四驅的實現方式非常硬核,軸傳四驅。
如果是自主品牌,我相信60%的廠商會考慮在這裡放一個P4電機。
那麼CR-V e:HEV為啥選擇這種原始笨拙的方法呢?答案很簡單,CR-V的燃油四驅版就是這麼做的,如此一來零件可以復用,節省了一大筆開發費用。
油耗方面更是逆天改命一般的存在。
由於上午是節油挑戰賽,4.4L/100km的油耗不具有參考意義;下午的市區自由試駕,小編隨隨便便就跑出了5.3L/100km的好成績。
2AT+E-CVT的功力,真心不是蓋的。
[ · 中國太卷,CR-V e:HEV要想致勝,恐怕不容易 · ]
CR-V e:HEV的長板很長,空間、濾震、油耗、可靠性、品牌力、舒適、配置,該給的都給了。
短板很短,售價很貴。今天試駕的四驅頂配車型售價26.39萬元人民幣。
這個價格換算成美元(約3.6萬美元)在美國本土市場賣很無解,畢竟在美國買一輛普銳斯差不多就是3.7萬美元。
但在中國,CR-V e:HEV兩驅入門版賣19.99萬元,約等於買一輛頂配純電續航150km的宋PLUS DM-i冠軍版(18.99萬),外加一部512GB的iPhone 15 Pro。
所以,CR-V e:HEV要想致勝,絕非易事。
[ · 簡單回顧外觀、內飾 · ]
這一代CR-V上市快一個季度了,相信大家或許或少在馬路上見過它。
在這一代車型中,CR-V燃油版、混動版、插混版保持了完全相同的設計語言,整體造型比上代車型精神許多,大燈組、中網線條刀劈斧砍,雙色車身也配合得恰到好處,高級感和運動感得到了很好地統一。
尾燈造型很漂亮,側面線條十分挺拔,前輪眉還加入了美規車型常見的示廓燈,19英寸輪圈只有頂配才有,其餘幾款車型都是18英寸輪圈。
內飾與思域基本保持一致,這一代本田車型內飾格調提升不少,看上去、摸上去、用起來都是二線豪華品牌的感覺。唯獨在科技感上欠缺一些。
其實我也在想,如果某一天,日系車用上中國新勢力愛用的豎向超大屏,會如何延續易用、上手難度低的HMI設計。
後排地台平坦,車門開啟角度巨大,上車非常便利。
即便明知HEV高壓電池包就在後排座椅斜後方下面,但後排的空間表現已經坐墊的承托性依舊很優秀,坐墊長度足夠,靠背調節幅度巨大,中高配車型甚至為後排座椅配備了座椅加熱。
後備箱平坦,下方由於要掛大油箱,所以沒有設計備胎坑;標準狀態下為522L,放倒後排座椅後可擴展至1084L,能滿足日常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