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央指導組委派,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邱海波教授26日從武漢奔赴黑龍江,指導當地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另外,無錫市人民醫院陳靜瑜教授團隊仍奮戰在武漢臨床救治一線。
留守武漢的國家衛健委專家組中的8位專家中,邱海波(圖中)、童朝暉(圖左)、杜斌(圖右)「重症三劍客」現在一起轉戰黑龍江。 本文圖片 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武漢重症病例「清零」後,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邱海波教授離開戰鬥了99天的武漢,奔赴黑龍江繼續戰鬥。
江蘇媒體交匯點客戶端4月26日消息:4月26日16:17,堅守武漢至今的國家級專家團隊9名江蘇專家,乘坐高鐵抵達南京南站,平安返回江蘇。在留守武漢的20名國家級專家團隊成員中,江蘇共有10名。
自4月13日起,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江蘇10名專家作為國家級專家團隊成員留守武漢,轉戰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同濟醫院中法院區、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等重症患者救治醫院,與當地專家一道,每天逐一查房,根據患者病情實施精準治療。4月24日,隨著武漢最後一例重症患者新冠肺炎治癒,武漢重症病例實現了「清零」。
交匯點客戶端消息特別提到:受中央指導組委派,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邱海波教授26日從武漢奔赴黑龍江,指導當地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另外,無錫市人民醫院陳靜瑜教授團隊仍奮戰在武漢臨床救治一線。
邱海波
「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27日報道也提到:湖北抗疫前線的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邱海波教授,也在4月26日離開了他戰鬥了99天的武漢,但邱海波教授沒有回家,而是接到新的指令,飛往吉林長春,再轉道奔赴黑龍江繼續戰鬥!
中國之聲介紹:邱海波1月19日就到達抗疫前線,在武漢連續奮戰了99天,科學地提出全國馳援、增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創建方艙醫院、俯臥位通氣治療等應對策略,為穩定抗疫形勢、扭轉被動局面作出突出貢獻。邱海波和同事們制定了多個版本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主導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治療路徑。因為在前線十分辛苦,邱海波日漸消瘦、頭髮變白,人們發現他到武漢一個多月就明顯蒼老了很多。
邱海波一個多月頭髮變白。
新華每日電訊4月24日曾刊文《「一月白頭」的他,仍留守武漢——記國內首位重症醫學博士邱海波與他的重症攻堅團隊》介紹邱海波的抗疫經歷。
報道介紹:4月初,有組照片在網上「火」了。媒體刊發了邱海波2月20日和3月30日的對比照片,稱「抗疫專家一月白頭」。「沒那麼誇張。我到武漢只帶了唯一一件外套,你看對比照里外套顏色都變了,明顯是曝光度問題。」邱海波在電話里一再跟記者解釋。
另一張照片在中大醫院的群里傳得很「火」。第三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晁亞麗2月18日悄悄「偷拍」了一張合影:左邊是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專家杜斌、右邊是邱海波,一人手上拿著一片麵包。照片背後的故事是,某日杜斌和邱海波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結束查房已是下午一點,因為趕著去下一家醫院查房,兩人顧不上吃午飯,隨手拿了片麵包匆匆離去。
新華每日電訊的報道還介紹:沒能回家的除了邱海波,還有很多才下一線又開始轉場的醫生。疫情發生以來,邱海波的重症醫學團隊成員分別在江蘇、湖北黃石、湖北武漢奮戰。其中,作為江蘇省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的楊毅,疫情期間往返江蘇各市,車程近5萬公里。在楊毅等醫護人員共同努力下,江蘇實現631例本土病例全治癒、零死亡。4月14日,她又趕往黑龍江支援醫療救治。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