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一盆火,產後一塊冰!
大家都知道,產婦不能受半點寒。產後新媽咪身體非常虛弱,抗寒能力也差,在冬天坐月子有許多地方需要注意。
新媽媽分娩後身體虛,容易手足冰冷,如果不及時加以預防,
會導致精神不佳、
身體畏寒的反應、
嚴重的還可引起下肢的靜脈曲張
……
而冬天坐月子最重要的就是保暖,若產後遭遇寒氣入體,不僅容易感冒,影響喂奶及照料寶寶,還可能因此落下月子病,久久不能痊癒。
月子裡的小事: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會成為她們的情緒。而月子裡的情緒,永遠會發酵發酵再發酵,成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委屈。
不管在任何季節,坐月子對於產婦來講都是一件大事件。尤其是從冬季開始,天氣也會逐漸轉涼,這時候坐月子的媽媽們更要注意保暖了。
很多新手媽媽沒有經驗,只能跟著老一輩的婆婆的意思走,整天窩在房間了,穿得非常臃腫,不能開窗吹風。這是傳統觀念,很多時候是不科學的。
對於新媽媽來說,冬季坐月子,保溫是大計。那麼,冬天坐月子媽媽們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讓每位新媽媽都身體暖暖,心裡暖暖,日子暖暖,才能完成這一生中重要的時刻。趕緊把冬季坐月子保暖大全收入囊中吧~
其實,冬天坐月子保暖最主要的就是這四大要點:穿衣要暖,睡覺要暖,洗澡要暖,飲食也要暖。
穿衣要暖
穿衣要暖這是基本,很多媽媽都能做到,需要稍加註意的就是起身活動和晚上哺乳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勿讓寒氣入體。
產後褥汗多,穿衣保暖要吸汗
產婦衣著以選擇棉、麻、毛、絲、羽絨等製品為宜,柔軟舒適,透氣性好,吸濕、保暖。
內衣內褲適宜穿著吸水性強的棉織品,外衣長褲要注意寬鬆柔軟,易於散熱;起身走動要穿棉襪、厚底軟鞋,避免「寒從腳起」。
睡覺要暖
現在大部分新媽媽產後很長一段時間還是需要在床上呆著的,所以在床上的時間一定也是重點保暖時刻。
室內溫度要適宜,保持在20-25℃
在冬季坐月子,保暖是關鍵。房間溫度最好保持在20-25℃之間,空調電暖氣這時候可以發揮其作用了。
如果覺得室內乾燥,那麼可以放上一個加濕器(帶有除菌功能)來保持室內濕度(55%-65%)。
如果沒有加濕器,可以放一盆水在房間。室內最好能見光,這樣媽媽心情也會更舒暢,還可以順便曬曬太陽。
視覺上的溫暖,改變室內的燈光顏色
有光就會有溫度,暖色相的光自然會比冷色相的光更能讓人感覺到溫暖。
所以在滿足閱讀需求的光線之外,為房間的不同地點設置一些「曖昧」的光線,就能為家帶來濃濃的暖意。
保暖舒適的床品是冬天坐月子的硬體
睡眠中最需要保暖,擁有一床輕盈且保暖性好的冬被是寒冷的季節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算窗外北風勁吹,只要被子給力,一樣可以舒適又溫暖地安享甜美的睡眠。
洗澡要暖
寒冬時節,洗澡可是一大問題,特別是對於產後身體虛弱、禁忌頗多的新媽媽來說,更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產後洗澡,忌冷水
寒冷冬季,產婦洗澡時千萬不要著涼,可提前開啟浴霸等浴室取暖設備,將室內溫度調整至20℃後再進入;
水溫要控制在37℃左右或是稍微熱點,浴室最好不要太封閉,洗浴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就可以了。
沐浴後及時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洗浴必須淋浴,不能坐浴。沐浴後,要儘快擦乾身體且吹乾頭髮,穿好衣服再出浴室,以免著涼或是被風吹著。
在洗完澡之後可以喝杯熱水,等身體完全乾透再睡覺。產婦洗澡也可以試試生薑,將生薑洗乾淨,用它來洗澡,這樣也能祛寒。
飲食要暖
飲食要暖,也是我們通常都能做到的,在這裡我們需要分享一下坐月子期間不僅能夠暖身、而且還有助於身體恢復的食補方。
多吃含鐵食物,促進熱量產生
四神豬肝粥——新媽媽產後容易缺鐵,如果體內缺鐵,各種營養成分不能充分氧化而產生熱量,是冬季畏寒的一個重要原因。
補氣補血為主,保暖身體收縮子宮
補氣三元湯——龍眼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質等,含鐵量也比較高,可在提高熱能、補充營養的同時促進血紅蛋白再生,從而達到補血的效果。
補充維生素,增強耐寒能力
琥珀冬瓜——冬天也最好多吃些水果蔬菜,這樣可以補充體內的維生素C與纖維素,同時還能激發食慾、促消化、預防便秘等。
如果覺得涼可以將水果切成塊,用水煮一下,連渣帶水一起喝。
多吃健脾暖胃食物,溫補腸胃
鯽魚豆腐湯——鯽魚湯是產後媽咪催奶必備食譜,不僅能夠幫助媽媽快速下奶,常食還可增強抗病能力。
多吃溫熱性食物,暖身滋養身心
玉米面粥——玉米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較多,宜多吃。胡蘿蔔能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激活內臟功能和血液運行,從而達到調理內臟、暖身、滋養的功效。
喂奶要暖
天氣越來越冷,喂奶對哺乳媽媽和寶寶來說成了一種考驗。
掀起衣服已經夠冷的了,還要親喂至少半個小時,想想都咪咪涼;氣溫低,剛沖好的奶很快就冷了,寶寶喝了肚子不舒服,簡直坑娃。
特別是夜奶的時候,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著涼感冒了。咋辦?保暖措施走起!
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分不清晝夜,餓了就要吃奶,才不管白天黑夜冷不冷呢。但媽媽們可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不僅寶寶不能著涼,自己也不能受凍。
方法1:小毯子防跑風著涼
很多媽媽因為天氣冷會選擇躺著喂奶,儘管有被褥,也不可避免會時不時裸露肩膀,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小毯子來幫忙了,塞好被角,再在肩部蓋上小毯子,就不怕跑風著涼了。
但千萬要注意的是,躺著喂奶的媽媽可別睡著了,因為乳房可能會堵住寶寶的口鼻引起窒息,這樣的「事故」可經常發生,一定要清醒清醒再清醒。
如果是坐起來抱著喂,也可以用小毛毯包裹寶寶,防止寶寶一時間離開溫暖被窩不適應。
方法2:多穿衣服是首選
如果習慣坐著喂奶的媽媽,建議一定要多穿衣服,特別是在哺喂過程中,時間特別長,千萬不能讓自己凍著。可以選擇加厚的保暖哺乳衣,有隱形哺乳口,這樣喂奶奶的時候腰跟背部就不會覺的冷了。
人工喂養的寶寶,夜間起來沖調奶粉,喂著喂著奶就涼了,臨時加熱家長麻煩,寶寶也不願意等,而繼續吃涼奶,寶寶腹部又容易受涼引發腹瀉,確實是個麻煩事。
方法1:使用保溫奶瓶
半夜醒時,保溫奶瓶中的水在保存四小時以上水溫依舊達到40攝氏度以上,正好適宜沖泡奶粉,沖完即飲,既避免了半夜沖泡奶粉試水溫的麻煩,也保證了營養。
方法2:推薦溫奶器
暖奶器可以讓奶保持恆溫,寶寶要吃的時候,大人只要從暖奶器里將奶拿出來就可以了,很方便。並且儲存的母乳和奶粉都可以用。
建議:給寶寶準備兩個奶瓶,各裝半份沖調好的配方奶,一份先給寶寶喂,另一份繼續在溫奶器中保溫,以免寶寶喝到一半奶就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