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維生素類保健品,你真的吃對了嗎?這4類人群不宜服用

2020-03-28   問上醫

對於每天吃維生素到底能不能預防疾病醫學界尚存在爭論,但現實狀況是有很多人每天堅持吃某種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來維持健康。

你真的能搞清楚自己是不是需要補充維生素,哪些類型的維生素更好你又清楚嗎?

下面, 「問上醫」告訴您美國家庭醫生選擇維生素補充劑的注意事項。

維生素有7種形態,哪種產品效果最好?

維生素補充劑有多種形態:

  • 滴劑;
  • 咀嚼片;
  • 口服液;
  • 注射液;
  • 藥丸;
  • 軟膠囊;
  • 粉。

選擇哪種形態的產品,取決於在你體內發揮效果最好的是哪種,以及你個人的喜好。例如,有些人只有服用膠囊、藥丸才有效,而另一些人服用液體營養劑效果更好。

此外,有些補充劑必須製成藥丸狀,否則有效成分直接接觸胃酸可能失去作用甚至變成危險品。又如,有些人吞咽膠囊或片劑比較困難,需要喝液態營養品。每個人情況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你不知道該選哪種,可以諮詢醫生。

2個方法提高維生素食用的安全性

保健品、膳食補充劑的監管不如藥品嚴格,營養品保健品生產商跟製藥商不同,無需提供產品有效性的確切證明。

在美國,如果保健品存在安全隱患,會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退市。除了購買通過官方認證的產品保證安全,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手段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 通過日常飲食保障營養均衡、儘可能少吃營養品,多吃全穀物食品、水果、蔬菜來保障每日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 避免過量攝入,儘管維生素是我們身體必須要素,但過度攝入可能對身體有害,尤其要避免過度增補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攝入過量可能導致其在體內堆積,成為毒素。

不是誰都適合長期使用保健品,這4類人群更需注意

身體有某些病症或處於特殊時期的人,不宜服用特定的保健品,否則容易造成所服用的藥物失效或造成其他身體損傷。因此,請切記:在決定定期吃營養保健品之前,務必要和醫生確認你是否適合吃該種保健品。

以下人群尤其應該避免亂用保健品:

1、懷孕或哺乳期婦女,某些維生素保健品可能危害胎兒/嬰兒健康,但產前維生素片如葉酸等醫生推薦的產品是可以吃的,能夠避免神經管損傷等先天疾病;

2、服用心臟病藥物、利尿劑、血液稀釋劑、阿司匹林藥物抑制免疫系統或激素系統藥物的患者,上述任何一種藥物都有可能與維生素保健品存在交互作用,很危險;

3、即將做手術的病人,某些維生素保健品會導致失血以及其他複雜狀況;

4、患上癌症或者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人,有些維生素保健品會促進癌細胞生長,這會使治療失去效果甚至會加快癌症擴散。

購買維生素保健品3點注意事項

如果你準備買營養保健品,記住以下要點:

1、從可信賴的渠道購買,尋找證明這種營養品有效的依據,如檢查保健品上的許可證明和功效聲明;

2、如果產品包裝上寫明它能夠「治癒」某種疾病或者是「純天然」、或者「退款保障」等需要格外注意,這類「美好」的宣傳可能是假的,比如能夠治癒某種疾病的產品就屬於藥品了絕不會出現在保健品貨架上;

3、查看相關認證標籤或有第三方檢測機構給出的成分證明(下圖為通過我國官方認證的保健品「藍帽」商標)。

儲存維生素的3點建議

維生素保健品不宜存放太久,為了保持其功效需要注意:

1、將它們存放在乾燥、黑暗、溫度適宜的地方,注意遮陽,尤其避免放在洗手間的櫥櫃中;

2、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3、定期進行清理,將過保質期的產品及時處理掉。

好知識,更健康,快分享給身邊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