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爾離隊之前,中超對手們就已經開始了研究對付魯能的辦法。江蘇蘇寧在聯賽與魯能的交手中,派出李昂寸步不離地盯著佩萊,並擺出三中衛陣型,利用人數優勢破壞魯能圍繞佩萊的二點接應,在濟南帶走了一分,算是給各支中超球隊打了個樣。
吉爾離隊之後,魯能的對手們又增加了外援前鋒衝擊的內容,最成功的的是河南建業,他們幾乎把所有的資源全部分配到球場的兩端,並由此取得了一場勝利。面對球隊比較糟糕的傷病情況,施密特也想借鑑類似的戰術,以密集防守+鋒線衝擊的方式對付魯能。
不過李霄鵬也不是沒有對策,從對陣天津天海的比賽開始,球隊就增加了地面傳控的內容,把第四外援的名額留給莫伊塞斯也是出於地面傳控的考慮。北京國安這種強隊使出密集防守的套路,恰恰成了檢驗李霄鵬體系改造的試金石。
見招拆招,魯能上半場占據完全主動
很多北京球迷說擺5後衛是施密特未戰先怯、提前投降。這一句話有兩處錯誤:第一,5後衛只是表象,施密特擺的實際是703,甚至是901;第二,施密特絕不是提前投降,,而且在雙方最近三年的交手中,這場比賽是施密特部署得最好的一場比賽。
一支主打傳控的球隊擺起大巴,只能說是傷病潮之下的英雄氣短,但國安畢竟是老牌強隊,雷騰龍、于洋等人都是當年的球隊主力,即便是換了打法也沒有多少不適應之處。頂在最前端的巴坎布除了臨門一腳,沒有其他的毛病。民主剛果前鋒一直盯著魯能的進攻,哪一路壓得靠上,他便移動到哪一路等待反擊,再加上他的跑動能力,讓國安的反擊效率極高。
國安主打防守反擊,把控球權讓給了魯能,李霄鵬也對此做出了針對性部署。格德斯出現在左路,吸引國安防線的注意力;段劉愚出現在右路,由於格德斯在左路的吸引,他在比賽中獲得了不少的活動空間;蒿俊閔、費萊尼、金敬道組成三中場,其中金敬道的位置相對靈活,有時會在右路補上段劉愚的位置,有時在中路穿插接應佩萊。
這一部署比以往變化不小,估計是李霄鵬在拿到國安首發名單後臨時做出的,魯能中前場球員大部分都能打多個位置,平日也做過多次演練,根據對手的出場名單做出臨時調整並不稀奇。可以說,李霄鵬做出的變化,是魯能上半場占據主動的關鍵。
百密一疏,施密特給魯能留出「後門」
對付三中衛體系,必須要利用好場地寬度,如果格德斯像對陣河南建業那樣出現在中路,那麼極有可能會陷入重圍之中,所以李霄鵬將格德斯和佩萊分散開,從左路和中路吸引住對方的精力,將右路形成弱側。而國安的左邊後衛劉歡狀態一般,在魯能的橫向撕扯下,國安左翼肋部的防線出現了不少漏洞。
上圖中,雖然金敬道指揮張弛和段劉愚向縱深位置連線,但身處危險位置的金敬道本身也是無人盯防。類似的情況在比賽中多次出現,魯能的兩個進球以及多次危險進攻皆是從國安的左肋發動。
對左肋的保護不力是施密特最大的失誤,魯能甚至能多次通過地面直接傳到禁區,這個問題一直到加時賽施密特都沒能解決,讓球隊的軟肋一直暴露在魯能面前。這一失誤等於送給了魯能取勝之匙,在炎熱的天氣下,魯能也很難形成連續進攻,一旦攻擊受阻,便會圍繞國安的左肋做文章,而且總能得到一些驚喜,勝利也是從這個方向所獲得。
絕地反擊,下半場對魯能的鍛鍊價值極大
如果不考慮左肋漏洞,那麼施密特本場比賽的戰術安排並無可指摘之處。上半場讓魯能占據主動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自己派上場的大部分都是防守型球員,很難打出擅長的傳控風格。看上去發揮不佳的朴成,其實也是被陣容所拖累,因為從作用來看,朴成幾乎是國安場上唯一的純中場球員,孤掌難鳴下,失誤較多也算是正常情況。
不過在無法打出傳控的情況下,國安在下半場還是扭轉了被動局面,將比賽局勢變成五五開。施密特擴大了張玉寧的活動範圍,U23中鋒在前場的積極接應,有力地支援了巴坎布,國安扳平比分的角球,就是張玉寧在禁區前沿接應後所贏得的。
從主動的局面轉為五五開,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魯能的中後衛。上半場巴坎布在與戴琳以及劉軍帥的對位中雖然占據了很大優勢,但兵力是在太少,而河南建業之所以能贏魯能,是前場三叉戟共同衝擊得來的。所以,當下半場張玉寧也開始活躍起來後,魯能後衛線的壓力陡然增大,只能讓出中場控制權來保護後防線。
讓出中場控制權後,國安也沒有力量能占據中場,在炎熱的天氣下,雙方只能就此進入了開放式的比賽節奏。拼的是經驗、意志以及誰能更少犯錯誤,在這幾項比拼中,已拼盡全力的國安還是落了下風,最終讓周海濱再次從左肋找到空當,策動了魯能的制勝進球。
國安這個對手,是檢驗李霄鵬近期體系改造的試金石。面對對手的密集防守,魯能並未像以前那樣過於依賴佩萊,進攻手段非常豐富,格德斯、金敬道、段劉愚等人均有很不錯的表現;在下半場的開放式比賽中,魯能同樣打出多次威脅反擊,並憑藉頑強意志拿下了最後勝利,這樣的表現值得球迷滿意,也說明到目前為止,李霄鵬的體系改造是比較成功的。
但中後衛還是得想辦法解決,在球隊壓到前場時,戴琳和劉軍帥這對組合面對突襲外援前鋒時,經常出現被強吃的情況。在第四外援名額用在中場的情況下,剩餘的比賽中魯能這條後防線不會再像之前那樣穩固,這個賽季魯能的主要任務已經只剩足協杯,或許這條後衛線尚能應付,但如果下賽季想要尋求突破,對中後衛的調整、補強計劃,李指導現在就應開始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