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間,蔚來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從江淮收購第一先進位造基地和第二先進位造基地的生產設備和資產,不含稅總價約為31.6億元。這則公告被視為蔚來汽車即將開始獨立造車的信號。
對此,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如果蔚來的汽車全部由自己生產,成本將下降10%。」
蔚來的獨立造車時代要來了?
蔚來汽車的獨立造車計劃即將落地。
蔚來拿到獨立造車資質
12月5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已將江淮汽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等資產按照三個資產包的形式掛牌交易。本次交易價格總計45.76億元,其中,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為資產一包和資產三包的受讓方,交易價格合計31.58億元;合肥恆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資產二包的受讓方,交易價格為14.18億元。
12月4日,在工信部的車輛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出現了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的名字,這意味著蔚來汽車已獲得獨立生產資質。工信部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的註冊地址為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宿松路3963號恆創智能科技園F幢,生產地址為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白塔路299號。據了解,該地址系蔚來F2工廠所在地。
2016年,蔚來汽車與江淮汽車達成合作協議,蔚來汽車旗下車型由江淮汽車代工生產,尾部需貼有「江淮汽車」的標識。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本次蔚來汽車收購的江淮汽車第一先進位造基地和第二先進位造基地就是蔚來汽車的F1和F2工廠,目前這兩家工廠負責生產蔚來汽車的所有產品。
蔚來計劃獨立造車,或許早有預兆。10月,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江淮汽車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部分資產,涉及包括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等在內的三個資產包,擬掛牌價格為近45億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企業如果想要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既需要滿足國家發改委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還需要滿足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車准入規定》,即需要滿足「雙資質」。在尚未申請到生產資質的情況下,不少新能源車企採用代工模式生產汽車。例如蔚來汽車與江淮汽車、理想汽車與力帆公司、小鵬汽車與海馬汽車展開合作等。但在過去幾年,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均獲得獨立的生產資質,蔚來成為少數仍在採用代工模式生產汽車的新能源車企。「目前來看,蔚來汽車應該是已經獲得了生產資質,未來要結束由江淮汽車代工的模式,改由企業自己獨立生產汽車。」該名業內人士表示。
針對獲得獨立造車資質的具體細節,中國商報記者聯繫蔚來汽車,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第四季度表現待觀望
在此次公告中,蔚來還披露了2023年第三季度的業績情況。公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蔚來汽車的交付量為55432輛,包括37585輛高端智能電動SUV以及17847輛高端智能電動轎車,環比增長135.7%,同比增長75.4%。
在營收方面,今年第三季度,蔚來汽車的收入總額為190.7億元,較2022年第三季度增長46.6%,較今年第二季度增長117.4%,營收和交付量均創歷史新高。
同時,蔚來汽車第三季度的研發投入為30.4億元,連續4個季度突破30億元;凈虧損收窄,環比下降24.8%;現金儲備為452億元,較上一季度增加137億元。
儘管第三季度的銷量表現整體平穩,但蔚來汽車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
11月3日,李斌發布內部信稱,蔚來計劃減少約10%的崗位,通過組織提效,合併重複建設的部門與崗位,變革低效的內部工作流程與分工,取消低效崗位;通過資源提效,推遲和削減3年內不能提升公司財務表現的項目投入。
李斌此前表示,蔚來汽車的2023年全年銷量目標要做到同比翻番,結合2022年12.25萬輛的全年銷量,2023年蔚來汽車的年銷售目標為24.5萬輛。蔚來汽車最新的產銷數據顯示,11月,蔚來汽車共交付新車15959輛,同比增長12.6%,環比下降0.7%。1—11月,蔚來汽車累計銷量為14.2萬輛,與全年銷量目標相比還有不小的距離。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蔚來汽車累計虧損153.5億元,已經超過了2022年全年的144.4億元虧損。
對於第四季度車輛交付量,蔚來汽車預計數量將在47000至49000輛之間,同比增長17.3%到22.3%;預計第四季度營收在160.79億至167.01億元之間,同比增長0.1%至4%。
「我們會保持耐心,不會用降低毛利率、降價的方式來換取銷量。從長期來講,我們認為這是不健康的。」李斌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記者 雷珂馨 文/圖)
來源: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