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EO:「像牲口一樣活下去」(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編輯|凱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209 篇原創
威馬汽車終於有望上市了。
1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發公告,擬以20.23億美元(近158.54億港元) 100%收購威馬汽車子公司。
威馬汽車也並非就是完全「賣身」,而是有望反向操作:借殼上市。
有意思的是,如此好消息之下,威馬汽車的CEO當天卻在某社交平台分享了一張電影截屏,台詞是:「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對威馬汽車如今的處境似乎並不滿意。
即將上岸的威馬汽車,還有望重回造車新勢力的一線陣營嗎?
01
首先來看威馬欲進行的「借殼」上市操作,頗為精彩。
此次收購的買方為APOLLO出行的全資附屬公司;賣方為威馬控股有限公司(蓋曼群島註冊成立)。
標的是威馬一家全資附屬公司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的全部已發行股本,價格擬為20.23億美元(約合近136億元人民幣)。
截至1月13日收盤,APOLLO出行的股價為0.234港元/股,完全是一隻仙股,其總市值為22.49億港元,而收購的擬交易價是其總市值的7倍左右。
公告稱,買方將透過以每股0.5港元的發行價配發及發行代價股的方式進行結算。
收購的錢從哪裡來?
據公告披露,此次收購之前,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及CEO沈暉就是APOLLO出行的非執行董事及主要股東,賣方持有APOLLO出行23.67%的股份。
APOLLO出行稱,公司將於收購完成後,根據特別授權配發及發行約288.25億股代價股予賣方,代價股相當於公告日期APOLLO出行全部已發行股本約299.85%。
APOLLO出行還建議配售,預計總額約為39.18億港元。
還建議威馬臨時融資,公告披露威馬已臨時融資約7.2億元,其中:
一筆來自澳門一家主要商業銀行,金額為2.5億港元;
一筆來自深圳正威實業有限公司,金額為5億元人民幣。
此外,還有承諾常備融資,「買單」的是雅居樂的子公司及Danvin Limited,合計貸款金15億港元,年利率8%,該融資可於今年底前提取。
如收購及相關配售完成後,威馬汽車將持有APOLLO出行約68.26%股份,「借殼」上市之意也由此來。
02
2022年對威馬汽車來說,相當難過。
2022年6月,威馬汽車遞表港交所,最終招股書失效沒有下文。此前,它也曾衝擊A股科創板上市無果。
不過,招股書讓大眾更加了解威馬了。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威馬的營收分別為17.62億元、26.71億元和47.42億元,3年累積營收為91.75億元,2020—2021年增速為51.6%和77.5%,表現不錯。
但同期,其虧損也在快速擴大。
2019-2021年,威馬的經營虧損分別為38.08億元、47.75億元、66.75億元;同期其年內虧損分別達41.45億元、50.84億元、82.06億元,3年累積虧損174.35億元。
相比虧損,更讓威馬頭痛的是:掉隊。
造車新勢力幾乎都面臨「燒錢」造車、搶市場的困境,平均賣一輛車虧損個八萬十萬都常見,但只要業績增長快,有想像空間和前景,就有資本「買單」。
威馬汽車難題在於,相比同行自己無法再給資本市場一個有巨大想像空間的前景。
威馬汽車成立較早,2019年在造車新勢力的銷量中還排名第2位。但到了2021 年,威馬全年銷量為4.4萬輛,儘管相比前一年也大幅增長了,但卻僅為同時期蔚小理的銷量一半左右,大幅落後了。
2022年情況更糟。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威馬汽車的累計銷量不足3萬輛,月銷售額約2700輛。而不少造車新勢力已實現月銷量上萬輛。
03
2022下半年,威馬汽車的危機更加凸顯:高管降薪、裁員,被媒體曝出財務問題嚴重。而危機似乎還在繼續。
半導體行業專業第三方諮詢服務機構CINNO文章披露,近期,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馬上海銷售公司」)新增 5 個財產保全裁定書。
原因是數家公司請求法院查封、凍結威馬公司共計約價值 1.3 億元財產,且法院已裁定執行。
除了陷入危機,威馬此前已經歷了12輪融資,投資方眾多。如果威馬不能順利渡過危機,投資方們的損失可想而知。
圖片來源|天眼查(特此感謝!)
此次披露的收購內容,因收購目標公司約占威馬總股本的80.93%,大致推算其估值約為2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0億元)。儘管相比其巔峰時期的估值大幅縮水,但只要能順利「借殼」上市,將迎來轉機。
客觀來說,威馬曾經有過站在造車新勢力的第一陣營的經營的經驗,儘管掉隊了,如果有資金跟進,雖然短期難言彎道超車,但至少還有在市場中繼續玩耍的資格。
對於想要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企業、投資方來說,如今投資威馬也不失為一個機會。
尤其是此前數十家投資方大概還指望著威馬汽車能重返巔峰。
但威馬的「借殼」上市並非板上釘釘,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公告中也提示了,涉及公司非常重大收購事項、反收購行動以及構成關聯交易等原因,還需要等待上市委員會批准,及股東大會投票表決。
希望這一次威馬能真的渡劫。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